APP下载

如何抓住“新基建”的红利?

2020-05-25王萍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基建机遇基础设施

王萍

能否抓住“新基建”的红利,是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想要抓住机遇,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并进行技术落地。

最近,“新基建”成为广泛谈论的热词,“新基建”是什么?新在哪里?政府的引导力度体现在哪里?市场规模如何?未来发展着力点在哪里?企业应在这次热潮中抓住哪些机遇?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连串的问号,本文将作出一一解答。

“新基建”是什么?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確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随即,“新基建”迅速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热词,民众关注度也高涨不下。

其实,“新基建”并非今年才开始得到关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新基建”新在哪里?以往铁路、公路、机场、桥梁、水利工程等传统基础设施是人们所熟知的“旧基建”,“旧基建”主要在于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新基建”则立足于科技端,既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与“旧基建”重资产的特点相比,“新基建”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其涉及的领域大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

如同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以5G为首的新兴技术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已基本迈过满足社会经济基础运行的时期,进入以新兴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传统基建动能放缓之时,新型基础设施开始凸显活力,拉动和刺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支持 投融资规模巨大

近期,各大部委与各省市纷纷出台“新基建”政策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研究部署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0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的布局正密布开展。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20余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新基建”项目备受追捧。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新基建”投融资规模将会达到2万亿元至3万亿元。在政府的主导推动下,将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到“新基建”发展中,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找场景 抓机遇

能否抓住“新基建”的红利,是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想要抓住机遇,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并进行技术落地。

此次疫情下,人们宅在家里的“数字化生活”便蕴含了很多应用场景,如线上消费、远程办公、线上教育、线上直播等,因为有了需求,才产生了供应;因为有了实际的场景,线上的一系列产品与模式才得以应用;因为体会到了其中的便利与好处,这一系列的新模式才迎来了突破机遇与更长久的落地机会。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在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主导的数字战“疫”大咖谈直播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互联网首席研究员袁晓庆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已经从基础能力建设走向行业落地阶段,要分行业去抓业务落地的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就是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并以此为牵引,找到典型应用场景。

企业应看到“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并积极寻找对应的应用场景。例如,政务方面,运用云计算+政务大数据,可搭建政务云,确保信息安全和打破信息孤岛状态,用于“一号一窗一网”、在线服务等场景;交通出行方面,运用视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AI+5G技术,可用于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无人驾驶、预约出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置等场景;楼宇/社区方面,运用物联网/传感器+AI+云计算+5G技术,可用于能效管理、楼宇监控、社区服务等场景;产业服务方面,运用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技术,可用于产业大数据、分布式能源存储、能源调度中心优化能源供求等场景;服务机器人方面,运用物联网/传感器+边缘计算+AI+5G技术,可用于在服务行业替代部分客服人员的重复性服务工作、在高危工作地点执行操作等场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或许企业都想分得“新基建”的一杯羹,未来大型企业可能会占据牵头建设的地位,以其充分的能力、资源优势发挥带动作用。

然而,大型企业不可能包揽全局,势必需要在平台或生态中健全体系,在众多细分及垂直行业中,中小企业就有了参与的机会。这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N,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要找准定位,确定自身核心价值,找到差异化的服务优势,将自身强项与“新基建”发展趋势相结合,成为平台或生态中重要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新基建机遇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再见,机遇号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