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青年工作与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

2020-05-25陈雷刚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比较习近平

陈雷刚

[摘  要]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青年培养思想及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一脉相承,两者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关系,后者为前者奠定了理论和历史基础。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对于我们用历史思维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相关论述,进一步做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大有裨益。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工作;习近平;青年培养;重要论述;比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青年培育工作,把青年的成长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时期,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革,中共领导的青年培养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中心工作,对青年培养工作进行了积极思考和实践探索。在理论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语境下的崭新发展;在实践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尊重青年的特点,注重实际锻炼,强化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青年培养工作成效明显,广大青年综合素质迅速提高,为国民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深刻地回答了“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如何培养青年”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是一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的青年培养工作实践与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一脉相承,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实践为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和历史基础,两者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关系。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的历史和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用历史思维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作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大有裨益。

一、突出思想引领,坚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培养工作的第一条共同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青年的思想之魂。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构新的社会秩序显得尤为迫切。这一时期,中国青年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个体意识不断发展,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成长环境影响,易流于空想,存在政治信仰迷惘和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他们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实现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革新的召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当时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强化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引导其正确认清形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争当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为无产阶级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形势任务教育等,主要方式有召开会议、颁布文件、组织编写教材等,主要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思想不成熟、政治不坚定,易受错误思潮影响的情况,毛泽东曾强调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邓小平在1955年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最深刻的、最尖锐复杂的斗争……这个斗争要求青年成为是非分明和意志坚强的人。”[2]青年要成为红透专深、意志坚定的后备军,必须强化政治引領,通过学习时事政治夯实思想根基。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就要求各高校设立政治理论课,1952年进一步要求各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950年,在开展抗美援朝的形势任务教育中,团中央要求进一步将爱国主义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倡导“要把青年的爱国热忱建立在正确认识坚强意志锻炼的基础上,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时事学习,而是要从学校教育各方面、各学科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3]。1951年,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向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要求青年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保持革命朝气。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作用。刘少奇曾号召全国广大青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的觉悟程度”[4]。1952年,西北地区中高等学校马列主义师资培养计划中,规定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以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为主。1950年和1952年,毛泽东重新修订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对两篇文章进行了解读,发表出版了《<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这两部解说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青年学习、宣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本。

广州是当时青年培养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尤其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广州解放后,青年学生思想迷茫,对中共及其政策了解甚少,由此,学习中共的相关政策成为了政治教育的重点。1950年,广州市众多私立国民大学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毕业生就业需要,举办了寒假政治学习班,对学生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5]朝鲜战争爆发初期,广州部分青年学生对抗美援朝运动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崇美”“亲美”“恐美”“恐战”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广州市委通过组织宣传队伍、开展控诉大会、举办时事报告会以及出版杂志等方式,及时地消除青年学生对美国的崇拜心理,达到强化爱国主义和培育民族自信心的目的。经过教育,岭南大学学生“一致要求铲除美帝在岭南大学的一切侵略痕迹”[6],岭南大学学生范长娥在文章中写道:“过去以为做一个中国人是可怜的、痛苦的,现在才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光荣的,是值得骄傲的了。”[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做法和论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相通之处,后者为前者奠定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工作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政治性极强的工作”。立德树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青年培养工作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自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青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国梦信心,要爱国、有担当。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首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我们,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必须强化底线思维,积极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青年头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果青年一代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接好我们的班,那无数革命先辈换来的成就就可能付之东流!打牢青年的思想基础属于“木桶原理”中加固短板的问题,属于防范和化解“有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的范畴。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开放多元、且意识形态斗争又非常激烈的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面临前所未有的的挑战、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采用多元化手段,积极打造思政课、党课、网上学习等优质平台,帮助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突出主体地位,坚持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青年培养工作的第二条基本经验就是充分尊敬青年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青年的特点,按照青年的成长规律进行培养。

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因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时代发展主题的转变,青年相对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特点,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培养工作上切实做到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1953年,毛泽东提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对青年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主要工作任务作出适当的规定。他还要求青年培养工作“要照顾多数,同时注意先进青年”,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树立了郝建秀、雷锋、丁佑君、黄继光、罗盛教、“南京路上好八连”等青年英雄人物和先进青年集体,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使得青年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还特别注重结合青年的特点和需要开展青年培养工作,充分关爱青年成长。毛泽东从青年的特点出发,要求遵循自然规律,重视青年的身体健康。他向全国青年发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8]的要求,并强调指出,青年处于长身体阶段,劳动强度不能过重,要睡眠充足,保证身体健康,实现全面发展。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致函教育部长马叙伦,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必须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1年秋,毛泽东在与友人周世钊等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了青年培养的目标。他说:“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既是有文化,又会劳动;既用脑,又用手;既能文,又能武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男的决不要学贾宝玉,女的决不要学林黛玉!”[9]

新时代以来,青年的心理特点随着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而转变,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独立与主体意识增强,民主意识逐渐觉醒。对于这一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用发展的眼光及时捕捉,时刻关注青年新变化,充分理解青年新观念。他在青年培养工作上对青年特点的关注和认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青年培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培养相关论述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培养工作要从时代背景、青年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全面具体地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与处境,及时作好服务青年工作。“当代青年遇到了很多我们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10]因此,青年培养工作要由“教育引导青年”转变为“教育引导、服务维权”并重,将青年发展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发展规划。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了“青年优先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在发展青年就业服务、志愿服务,维护青年权益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工作规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想真切地代表青年、赢得青年,就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青年培养工作的源动力和落脚点,准确把握青年的特点,坚持青年主体地位,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青年的身边,从青年最紧迫的需求入手、从最需要帮助的青年群体着手,切实帮助青年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三、突出实践锻炼,坚持在实际工作中促进青年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青年培养工作的第三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锻炼和培育青年。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如何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向实践学习,积极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着重思考的问题。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扩大)全会上,许昌地委书记赵天锡将第15期《互助合作》通过中央农工部副部长廖鲁言转呈到毛泽东手中,毛泽东看到《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后非常重视,并作了如下批示:“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1]毛泽东还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农村扫盲工作,要求青年团负责把农村学习技术与扫除文盲相结合地管起来。毛泽东甚至把是否在实践中坚持工农群众结合作为衡量青年革命的标准,明确提出青年革命“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12]。邓小平鼓励青年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他在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指出:“你们一定不要骄傲,一定要虚心向有经验有学问的老一辈学习,向群众学习。”[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后,为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强青年的实践锻炼,发动团员青年投身生产建设、努力建功立业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培养的工作中采取社会群体运动的方式。在共青团的组织和带领下,青年扫盲队、青年科技攻关小组、青年生产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队成为当时青年中最普遍最活跃的群体社会活动形式。“青年突击队”成为这一时期表现最突出并引起社会关注和赞赏的青年群体。1955年,毛泽东提到“青年‘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四最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亮丽特色”。“四最精神”由此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大胆创造、勇于探索的“指路明灯”。广州市为发挥青年工人参与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生产,从青年的特点出发建立了青年班组,并率先在基建部门以青工为核心建立了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成为当时建设广州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发挥了突击作用,而且注重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相互学习,大大提高了组员的技术水平,成为培养先进生产者的“小高地”。到1955年,广州市建立了青年突击队共504支,队员共13684人。[14]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育人这一培养教育青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坚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向人民群众学习。青年培养的实践形式有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锻炼、博士服务团等多种。这些做法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青年培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组建青年突击队等培养锻炼青年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的基层实践,认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必须用好基層实践这个“助推剂”。他多次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他还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这些重要论述,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道路标注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和基层导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如下:一是拓展青年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是作好青年培养工作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想要依靠青年,培养合格有能力的接班人,就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为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促进青年在实践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二是“组织化”和成熟的动员机制是动员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武器。三是青年主体必须深入基层实践、勇于创新,才能“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绽放光彩。

四、突出“党管青年”,坚持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中共开展青年培养工作的第四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我们党对青年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我们党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党管青年”是我们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原则,共青团是青年工作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实现“党管青年”和引领青年思想的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有两个特别明显的特征:一是政治性,二是统战性。所谓“党管青年”就是坚持党的青年工作的政治性,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不断加强对青年工作的指导,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要求共青团“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团的独立活动和加强团的系统领导”,并注意加强自身组织建设。1956年9月,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对党团关系作了新的阐释——各级党组织必须密切关注共青团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毛泽东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分管共青团工作的邓小平也分别就党和团的关系、共青团的作用以及共青团如何开展工作等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毛泽东在1950年10月提出,要将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建立的“有效的对青年群众团结和教育的组织”不断巩固地向前发展。1952年8月23日、30日,毛泽东两次主持党中央会议,讨论共青团工作,在会上他给团中央“出了两个题目”:一是党如何领导团的工作;二是团如何做工作。[15]1952年11月,毛泽东又具体地向团中央书记处谈了工作方法问题,要求“既要埋头做切实的工作,又要学会写有内容的文章和做有意义的报告,与广大青年见面”[16]。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管青年工作的邓小平曾十分形象地指出,“共青团和党是‘穿连裆裤子的,党应该更好地运用共青团这个力量”[17],“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助手,青年团员必须学会团结广大青年群众一道前进”[1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教育引导青年、管理青年事务、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动员青年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共青团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开展增产节约及干部培养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干部和急需人才;抗美援朝时期,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向全国青年发出踊跃参军号召;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共青团注重引导青年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带领青年参加了一系列社会改造运动,全国各地涌现了“赵国有小组”“郝建秀小组”等先进生产班组和祁建华等大批青年标兵。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管青年”、坚持培养好时代新人关系党的根基,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管青年”最重要的体现和抓手就是抓好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欲求治世,必赖能臣。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共青团的工作,指导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和《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的出台,明确了共青团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他要求共青团“坚持以青年为本,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在同广大青年的密切交往中提高工作本领”[19]。要多关心青年的现实问题,“积极围绕青年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为青年提供有效服务”[20]。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正确道路和路径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实践证明了两点。一是坚持“党管青年”是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发展的根本前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实现青年培养目标的始终。广大青年只有坚定步伐跟党走,才能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展鸿鹄之志赢未来天下。二是共青团必须做好紧密联系我们党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培养工作偏离了服务青年满足青年的轨道,突出的表现是共青团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共青团的工作和发挥的作用相比差距很大。新时代,我们要做好青年培养工作,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对青年培养工作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共青团的职责定位推进改革,强化青年工作部门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丰富青年动员方式。

五、结语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新时代党的领导人青年培养思想及工作实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一脉相承,有许多相通之处。坚持“党管青年”是青年培养工作的根本原则,强化思想引领和政治统领是青年培养工作的中心环节,注重青年的特点和全面发展是青年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实践锻炼是青年培养工作的路径方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是青年培养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关键着力点。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的有机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新时代,新站位,我们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开展青年培养工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既要以先进思想理论引领青年成长,又要以火热的社会实践锤炼青年成才;既要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绝对领导,又要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在改革创新中服务好青年;既要发挥好青年组织的纽带作用,又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共青团先进性不足、机关化行政化、脫离青年等老大难问题,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

[3]继续开展与深入学校教育中抗美援朝的思想政治教育[J].人民教育,1950(8).

[4]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5.

[5]民大举办政治学习班[N].南方日报,1950-02-03.

[6]岭南大学全体员生千多人控诉美帝文化侵略反对美帝重新武装日本[N].南方日报,1951-04-03.

[7]章洛,路平.领大的变迁[N].南方日报,1951-09-30.

[8][12][13][15]共青团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96—98.129.134.96.

[9]周世钊.毛泽东青少年时期锻炼身体的故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76—78.

[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30/c64094-31059998.html.

[11]中央文献研究室.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527.

[14]关于目前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团的工作上的几个问题的意见(1956年1月22日)[A].广州市档案馆馆藏,93-永久-129.

[16]中央团校青年团工作教研室.中国青年运动历史文件选编[M].内部发行,1979:167.

[17]邓小平文集: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3.

[1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7.

[19]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3-06/20/content_2430671.htm

[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10/c64387-27282531.html.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比较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标题党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