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情绪瘟疫感染了
2020-05-25
我表妹是妇产科护士,一个人在外地上班,今年春节需值班所以没回老家过年,值班结束后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直独居在家,偶尔到岗支援。表妹有医学常识,她所在的城市至今未有一例确诊患者,更没接触过确诊患者、疑似病例和武汉归来人员。可奇怪的是,她却莫名奇妙地开始恐慌,觉得只要踏出家门,就处在疫情中心,甚至出现了呼吸不畅、胸闷、想流泪、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应激反应,担心被隔离而拒绝外出和上班。我们都觉得她的这些举动实在反常,却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了。
颜朗
聂宏斌 心理咨询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与普通人相较,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感染病人之间,加之疫情初期确诊病例数的急剧增加、医用物资持续性匮乏等信息扑面而来,你的表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出现心理恐慌和生理情绪反应就再正常不过了。
抗击疫情期间,从我所接诊的几个患者来看,他们也都普遍出现了“替代性创伤”,即在接收到各类负面信息后,对身处一线的人产生同情、怜悯,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就会出现内疚、焦虑等情绪。
心理恐慌会持续多久?是否即便疫情已结束,但每当看到“封城”“口罩断货”“隔离”等字眼时,还会心有余悸呢?有可能会。一方面,因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存在很多感染风险,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全国性的情绪高压下,大众产生恐慌在所难免。
此外,各类谣言、虚假信息乘虚而入,如“钟南山院士被感染”“肺炎患者逃离医院”“拒绝武汉旅客入境”等均会对大众心理产生影响,成为产生各种心理、情绪应激反应的催化剂。从数项认知心理学针对流言的研究结果看,无论个体是否拥有被教育的经历,就算谣言得到纠正,最终也都将被整合到个体对该事件的总体认知当中。也就是说,虽然很多关于疫情的虚假信息被辟谣,但谣言对人们所产生的阴影是不会完全消失的。
在SARS疫情、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社会创伤性事件中,就有很多人出现失眠、作息异常、头晕胸闷等生理反应。在生理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压力应激反应,即当个体身处压力性环境时,肾上腺素分泌的皮质醇会越来越多,随后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也会被打破,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摧毁,就会造成饮食、睡眠等多方面的生理不适反应。
那么,面对此类社会创伤性事件,大众又该如何避免陷入过度的心理恐慌中呢?
首先,应当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生活作息习惯,从而寻求对生活的掌控感。因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大多数普通人是无能为力的,容易自乱阵脚,让生活失去稳定性。
其次,从官方渠道获取适量的信息,减少过载信息给心理带来的负担。具体的做法为:每天固定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专门用来获取信息,并且尽量避免在睡前、起床等时间段浏览相关信息。
最后,采取正向思维方式看待社会创伤性事件,即合理认识自身能力及事件信息后,以客观、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同时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坚信即使在最艰难时刻,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美好事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