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2020-05-25李斌
李斌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语文课堂上,将学生带入课外阅读的殿堂,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打好阅读基础,而且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一些农村的学生来说,因为书源匮乏,阅读意识淡薄,导致阅读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此时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几种方法,以期在提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一定的貢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6-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34
一、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很多时间。因此,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中,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是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对于农村小学的一些班级来说,部分学生在完成课内外的阅读任务时,往往只是在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从心底里爱上阅读,去享受阅读文章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乐趣,更别提是自觉、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对阅读都没有充分的认识,不太明白阅读的好处,还由于阅读教学的方式不正确,使得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其二是阅读对象单一的问题。小学生很多喜欢故事书,所以,其他方面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籍和生活书籍等。虽然阅读故事书也是增加课外阅读的体现,但是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面来看,农村小学生有必要接触多种类型的书籍,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其三是阅读数量不够的问题。一些农村小学生因为缺乏课外阅读的条件以及重视的态度,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小学生数量较少,而且课外阅读文本的数量也远远不够。
其四是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一些农村小学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环境。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一)结合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课外的文本阅读数量有限,课文成了他们主要接触的阅读资料。小学的语文教材编排虽然会考虑趣味性这一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结合知识性科学性,在筛选文章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都以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因此,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阅读兴趣难以提高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要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就必须寻根溯源,从源头上进行改变,也就是说要增强他们接触的阅读文本的趣味性,增强阅读文本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但是,如果要从改变教材的内容开始着手,实现的难度较大,所以只能扩充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也就是说,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部分。与过去的环境不同,当前的农村地区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也接触到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在课外阅读这方面,虽然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不能迅速地增加,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偏向于叙事,所以在情节的描写以及语言的运用上往往会让小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以懈怠的态度去面对文章的学习。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来重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结合《孔雀之乡泼水节》《七彩云南泼水节》《小宝的泼水节》等文章和绘本,通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用具将书中的图片以及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作为教材内容学习的导入部分,学生体会到泼水节的乐趣所在,自然也就有兴趣去阅读课文的内容。
通过这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课外阅读带动课内阅读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能够实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进而增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创新教学,学会自主阅读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所以保持专注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这就意味着,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吸引小学生一时的注意力,让他们开始关注阅读文本、教材文章内容还不够,必须要让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注意力专注,完成整个文章阅读的学习。所以,教师不仅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小学生的兴趣能够长久地停留在阅读文本上。具体的教学方式包括规律性的阅读训练、小组式学习,阅读展示环节等。
以《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教材中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小说中的一部分节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情节。由于小说的情节丰富,想象大胆并且语言生动,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很快对内容产生兴趣,促使他们完成整个的阅读过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小说的其他的几个节选部分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由于这种小说式的课外阅读文本可读性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所以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课下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情节比较简单的课文放给学生自主阅读并且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过程进行引导。通过小组内学生互相之间的讨论,更能够保证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进行阅读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对于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简单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其他的小组对其进行纠正。而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式的课堂模式,不仅能够弱化课堂严肃的气氛,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阅读教学的内容更有兴趣。
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很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让教师避免重复讲解简单的部分,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通过小组分工讨论的自主学习方式也能够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去自主阅读,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在课外的自主阅读过程中也能够自然地进行运用。通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习惯于对阅读的长期关注,培养农村小学生对于阅读的长期兴趣。
(三)创造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体会是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对于一些农村的学生来说,周围地理环境非常美,这种环境让他们在理解一些文章的感情时有着独特的优势。
如《柳树醒了》《春雨的颜色》等,农村小学生对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但是对于一些内容与他们生活差别较大的文章时,他们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障碍,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体验,甚至让他们失去阅读的兴趣。不论是优势还是不足,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所造成的。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受能力都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这导致了他们对于感情的体会和了解大部分只能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这正是小学生阅读教学成为难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可以通过反向利用小学生特点的方法来实现。自身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不足虽然造成了小学生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但是也决定了小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乐趣,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创造文章情境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小學生对文章的兴趣,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过程体会到阅读的更多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雪孩子》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文章中的这个环境中。如果正好遇到下雪的天气,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参与堆雪人的游戏,然后让他们观察雪人在太阳下的变化情况,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雪人带回到温暖的环境里,观察雪人慢慢融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自然环境,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课文相关的卡通动画视频,或者是相关的记录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像是亲身体验了课文中的场景,就能够对课文中所表现的细节和感情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动画视频以及实践活动的这些教学形式都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逐渐爱上阅读。
三、结语
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不大等问题阻碍了农村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从拓展课外阅读,创新教学方式,创建阅读情境等方式来不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爱上阅读,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良松.匠心搭建阅读平台,助力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7(22).
[2]周昌菊.灵性课堂引领,无痕提升阅读兴——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10).
[3]黄锐.与生同读与书为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