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风家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20-05-25李芋坪磨桂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

李芋坪 磨桂芳

摘 要:优良的家风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当代大学生在家风家训文化的熏陶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优良的家庭风尚培育下,如何把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将优良的家风家训融入到大学生信息化教育、校园文明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在优良的家庭文化底蕴下,培养青年大学生优良的价值观对弘扬传统文化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风家训;价值观;大学生

家风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表现在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价值取向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爱国友善、富强民主等价值观念,传承了古朴优良的传统文化精髓。这种优良的价值观念必须通过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中,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良好的家风家训对青年学生学习和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风家训文化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面临的挑战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道兴旺的表现,家道兴旺有利于家庭和谐,家庭和谐有利于国家和谐,国家和谐有利于国家兴盛。正如《礼记·大学》(第四十二章)先贤们倡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他们把“修身、齐家”放在首要位置。优良的个人品德和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可见优秀的传统美德滋养着无数的华夏儿女。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根植于家风家训文化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突显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一)传统家风家训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碰撞

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地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地转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样化。

在传统优良家风的熏陶和新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培养下,青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文章严于律己。他们笃实、明德、勤学,对当今时代各种复杂问题应对自如,无惧困难和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稳步地走进新时代。

部分大学生在新思潮的洗礼下,由于缺失优良的家风培养,经受不住社会的各种诱惑,而引发社会问题。他们盲目攀比穿名牌衣服和鞋子,用高端奢侈品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这些非理性的超前消费使他们向网上借贷平台借贷,如“花呗”、“零首付”“零利息”“分期付”等,让大学生陷入网贷的困境。对于贫困大学生家庭,大学生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学业,辍学还贷,严重的甚至倾家荡产。有些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大的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充满了负能量,对社会充满敌意。一些些富裕家庭子弟由于父母忙着挣钱而忽视了教育孩子,这些青年学生为了寻求刺激和关注,在社会各种诱惑下走上吸毒暴力的歧途。正是因为这些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的环境中成长,缺失优良的家庭教育,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使价值观出现了扭曲,而引发利己主义和自我意识过强的人格特点。

(二)传统家风家训与青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突显的问题

《颜氏家训》云:“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传统家风家训与当代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对培育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古训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冲击,受时代洪流冲击较大的青年大学生,无视家风家训的培育,在个人品德等问题上存在突出的问题。如理想存在偏差、享乐主义盛行、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的家风家教已经过时,他们抵制学习传统道德文化,盲目的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优于本民族,他们盲目的效仿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如“金钱”、“权利”、“爱情”,促使他们容易陷入“拜金主义”、“权利至上”的个人利己主义,从而精神空虚。他们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这些大学生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诚实守信、爱国友善的人生价值方面呈现出问题。

二、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说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谐和睦的根本,对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去践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优良中华传统文化

优良的家庭文化是中华民族傳承的文明风尚,把家风家训精神渗透进青年大学生思政教学领域,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自古英雄多才俊,人才是国之栋梁,家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他们的才干得力于优良的家庭教育的培养。如“孟母三迁”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陶母退鱼”成就了陶侃的清正廉明;欧阳母的深明大义,成就了文坛欧阳修;岳母的爱国情怀,成就了岳飞的“精忠报国”之志。优良的家风对培养优秀人才起着不可下觑的作用。

“文明和谐,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传统优良家风家训一脉相承。教育需从源头抓起,传承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友善爱国,以家风为导向,以德育为根本,培养四有青年,把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价值观念,与传统优良家庭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引领时代精神风尚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环境对培养青年一代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培养青年的大学生有理想有担当,以古朴优良的家庭风尚为基根,努力践行新时代新思想理念,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下,青年大学生肩负使命传承历史古朴的优良美德。习近平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望、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青年责任重大,更应该肩负使命传承中华美德,引领时代风尚,争做文明时代的领航者,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三)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俭持家”“忠孝节义”“廉洁正身”的优良家风元素贯穿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利于培育青年有理想有担当,紧跟时代步伐,筑牢理想信念,不忘责任初心,加强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党的指导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念,回望千年之前的丝绸之路,用勤劳和智慧抒写“大写意”, 共创“一带一路”和谐美好未来。

青年大学生通过融汇古今中外多元化的优良家风文化,借鉴并吸收优良家风传统元素,把艰苦奋斗,醇正家风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拓展思想理念,开阔视野,探寻符合自身发展模式。天道酬勤,正如习近平书记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因此,青年大学生应不忘使命,努力拼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加强学习,用智慧和才干诠释家国情怀。

青年大学生学习优良家风,有助于把传统优秀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核心价值融合,领会新的时代思想,爱国爱家,传承一带一路精神风尚,体会传统爱国情怀,承载民族复兴期望, 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胸怀祖国,心系国家,争做追梦青年,认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家风家训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实现的方式

优良的家风家训是先辈们给后辈们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最大程度的把优良的家庭道德风尚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观念融合,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良的家风家训融入现代化信息教育

每个时代都具有它独特的时代特征,优良的家风是每个时代所唱响的时代之歌,弘扬时代之歌的方式也各具特色。信息是唱响时代之歌的重要传递方式,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他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依赖于网络信息。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需要在网络平台上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

当今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学习方式包括很多,如微信、QQ、微博、网页、易班、学习通、智慧树、学习强国等。他们容易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喜欢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新潮思想,伴随着互联网+进入校园,高校可以加强校园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和监督,把优秀的传统家庭美德推送到网络平台,以一种网络传播的形式发散在大学生的学习中,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有关家风推文,QQ群发送家风相关学习文件,大学生校园易班网站的优良家风文化,大学生学习通和智慧树相关家风家训百家讲坛视频,最新时代思想学习强国中的理论和文化板块融入了家风家训的学习,积极传递优良家风和新时代新思想。这些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对传统优良的家庭风尚和社会主义新思想和新时代精神的学习,强化大学生优良思想价值观的养成。

(二)优良的家风家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的文化价值理念是校园的精神力量之源,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优良的家庭风尚走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大学生的新时代新思想价值体系的学习生活领域,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以优良家庭风尚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里开展优良的传统家庭风尚活动,如通过家庭美德教育校园海报、校园文艺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学风建设月、观看优良家风及爱国影片、开展相关讲座活动等,让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优良的家庭家风教育理念中,掀起学习优良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热潮,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接受优良家庭美德的熏陶和洗礼,使传统优良的家风文化与校园文化思想教育融入到现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新思想和价值观培育中,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优良的家风家训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良的家风家训传统文化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当今大学生大部分生活环境优越,从小养尊处优,受家人悉心照顾,个人主义思想浓厚,奉献意识薄弱。为了改变大学生这种不良思想,在社会领域里积极开展大学生良好家庭风尚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学校应积极开展系列优良传统家庭风尚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寒暑期发动高校大学生自觉参与家乡优良家风调研活动,并收集当地相关家风家训材料,撰写实践心得体会;发动大学生在暑假期间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做到百善孝为先;组织大学生在社区向社区人们传播优良传统的家风家训活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思想;带领大学生去养老院和孤儿院,践行尊老爱幼的思想观念,为当地孤寡老人和孤儿送去温暖,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思想;组织当代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缅怀先烈,牢记使命,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爱国精神。

通过开展系列优良家庭风尚文明进社区的活动,传播优良的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的价值理念,激励青年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优良的家风家训视域下,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实践下,需要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地学习优良古朴的家庭风尚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思想和新的时代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214/c64094-29824618.html,2018-02-14.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cps.gov.cn/xtt/201904/t20190430_131417.shtml,2019-04-30.

[3] 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王文锦译解.禮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9.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家训家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LSZ016。

作者简介:李芋坪(1987.03- ),女,广西桂林人,研究生,助教,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磨桂芳(1991.07- ),女,广西崇左人,研究生,助教,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观大学生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