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米品种筛选及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的探索
2020-05-25陈广刚江瑞柏曹露李青王善荣
陈广刚?江瑞柏?曹露?李青?王善荣
摘 要:本文通过20个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找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通过示范种植,实施简约化无公害的栽培模式,实现现代机械化生产稻米集成技术。
关键词:无公害;栽培技术;稻米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主食中大米的需求由量向质的转变,对大米品质、口感标准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必须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对稻米生产品种结构进行调整,我们通过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从中筛选出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并探索无公害配套栽培管理模式。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目的
滨海县地处淮河沿线入海口处,横跨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度间气候变幅较大,对水稻品种引进推广要求较严。根据滨海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选择新品种及市场销售品种20个,品种分别为华粳5号、盐粳15、盐丰47、圣稻22、常农粳5号、南粳505、南粳2728、临稻16、光灿1号、苏秀867、苏垦118、淮稻5号、淮粳1309、徐稻9号、津稻372、连粳15、津稻565、镇稻21、五粳04136、新稻69。示范品种3个,分别为南粳505、南粳2728、淮粳1309。实施地点:在滨海县陈涛镇条洋村刘必富家庭农场和八巨镇八巨村滨海县雄大家庭农场。实施栽培方式:20个试验品种采用旱直播模式,3个示范品种采用机插秧模式。通过本试验,筛选出适应滨海县生态环境的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并探索适应滨海县无公害简约化的机插秧栽培模式。
(二)示范设计
试验品种共设20个处理,即每个品种设为一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667㎡。3个示范品种,每个实施地点每个品种面积均为66700㎡。
(三)试验过程
1.实施简约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播种前种子统一进行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mL+50mL水混匀拌4kg拌种处理技术,预防苗期病虫害,并达到壮苗效果,实现播后直播田50天、移栽田70天不用药目标。分蘖末期、破口前期,看天气、查进程、据病虫情,确定防治病虫用药时期。667㎡分别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mL+1.8%阿维菌素乳油20mL,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g喷雾防治。
2.栽培技术。示范田5月25日播种,选用塑盘基质育苗,6月22日移栽,行距25cm,平均株距13cm,10月28日收获。直播试验播种期6月22日播种。大田前茬为小麦,桔杆全量还田,基肥选用37%黄腐酸复合肥375kg/hm2+尿素150kg/hm2,示范田移栽15天左右施用尿素225kg/hm2,直播田二叶一心,施用尿素75kg/hm2,三叶一心,施用尿素300kg/hm2。根据各品种拨节期情况确定施用拨节孕穗肥40%(25-7-8)复合肥225kg/hm2。直播试验田6月23日播种,播种量150kg/hm2。
3.水浆管理技术。示范田,实施深水活棵、浅水分蘖、适时搁田,湿润抽穗,干湿交替灌浆,活熟到老。试验直播田,实施播后干湿交替灌溉,利于直播发芽,保证一播全苗,三叶期后水浆管理与移栽田同步。
(四)气候因素
2019年夏秋气候表现,6月份雨水偏少,光照较充足,因上游水量偏少,河水水位偏低,播种和移栽期略有推迟,6月20~25日出现集中播种移栽。7~8月份气候正常,8月11~12日虽受到台风“利奇马”影响,但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小。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间断性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水稻穗颈瘟发生,9月中下旬至10月底气温偏高、光照充足,特别有利于试验田直播稻后期灌浆结实。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据表1表2综合分析如下:华粳5号、常农粳1号、光灿1号、镇稻21等品种熟期较早,抗倒性一般,株高偏矮,灌浆快,结实率较高,分蘖性一般,产量较高,品质一般,这类品种在滨海县适宜直播种植,安全性较好,栽培过程前期除草剂用量较大,无公害生产要调减直播面积。
据试验示范田考察,南粳505、南粳2728、徐稻9号三个品种品质优食味好,分蘖性强、成穗率较高。但南粳系列品种易感稻瘟病,推广过程中注意绿色防控,实现丰产。徐稻9号发芽势弱、苗期生长势弱,推广过程中注意提高播种质量和苗期管理,稳定基本苗,保证有效穗数,实现丰产。这三个品种适应水稻品种供给侧结构需要,提高了优质稻米市场竞争力,作为今后几年机插秧栽培主推品种。
连粳15、盐粳15、淮稻5号、淮粳1309四个品质较优、产量高、生育期較长、分蘖性强、抗性好等特征特性,较适宜滨海县机插秧栽培,搭配种植。
苏秀867株高最矮、生育长、抽穗期晚、结实率低、出糙率高,大米品质、口感差,津稻372抗倒性差、大米品质、口感差、产量较低。盐丰47、临稻16、圣稻22产量低、综合性状一般。这五个品种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应予淘汰。
苏垦118、五粳04136、津稻565、新稻69等品种产量中等特征特性各有特色,可以作为市场销售搭配利用品种。
(二)综合利用结论
大力推广优质食味稻米南粳505及南粳2728、徐稻9号品种,配套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挥连粳15、盐粳15、淮稻5号、淮粳1309产量优势,大力推广机插秧栽培技术。淘汰一批品质差、产量低,或个别性状有明显缺陷且生产上防控困难的品种,苏秀867、盐丰47、临稻16、圣稻22等。搭配种植市场上仍有利用价值的苏垦118、五粳04136、津稻565、新稻69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