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诠释马克思哲学观
2020-05-25聂孟维
摘 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阿基米德点、始点和基点,通过以实践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诠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第二,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产生的原则;第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
马克思明确地以实践作为他的新唯物主义学说区别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学说的标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没有直接的提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但是无论是在《提纲》还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实践”这一词被频繁的使用,而且在《形态》中也出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这一概念。因此,马克思的新的唯物主义在当时已可以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一)马克思的实践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实践
《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在费尔巴哈那里,实践并不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的,主体只能消极地被动反映客体的活动,费尔巴哈没有正确认识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消极地对待人的实践能力,所以导致他的哲学仍然是一种抽象的、忽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则相反,它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实践。主体主观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而客体客观则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人通过大脑和人的实践活动去不断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也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为只有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统一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也能更加深刻的反映客观事物。
(二)马克思的实践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和物的实践
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他们自觉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并不是像费尔巴哈那样的,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直观的个人。马克思在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中理解到,单个的人或单个的物体是可以直观到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却不是从直观方面去认识到的,在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来借以搭建联系,而这个桥梁无疑就是实践。在《提纲》中也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社会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他却没有认识、理解到社会并不是由单个人简单的构成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发生关系和联系的总和,这样的联系是以实践为媒介的。所以,人类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实践的人的关系总和,而实践则指的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和物的实践。
(三)马克思的实践是历史性的实践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历史性的,指实践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如果实践离开其所处的现实关系则不能存在。因为,实践并不是一个简单抽象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实践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只有处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才能發挥实践本身所具有的能力。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也就是说,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自己的历史,人的历史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存在着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实践重于历史或者是凌驾于历史之上,而是实践在不断创造历史的时候开始就已经离不开历史的束缚。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立足于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实践是历史性的实践,如果抛开历史理解的实践只能是得到像费尔巴哈那样的抽象的实践,抛开实践理解的历史只能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历史,是一种无实际意义上的历史。
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产生的原则
(一)哲学必须彻底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反宗教的批判依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马克思从来都是反对以“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方式的,他也提到过要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人间”,这正表明他的哲学观思想已是与十八世纪之前的哲学家们不同,在这之前的哲学家们都是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思考的,但是,“到了十八世纪,随着各门实证科学相继独立,并确定了自己研究范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开始“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形而上学”就失去了积极意义,“变得枯燥乏味了”,并“在理论上威信扫地”。 而马克思正是以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将它与人的自身发展集合起来,不仅扬弃了“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方式,而且也批判了像费尔巴哈那样的直观唯物主义。
(二)哲学必须从“实践”出发
马克思认为旧唯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不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唯心主义是否定了能动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可见,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主要缺点就是,二者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所以马克思认识到了这两者所面对的共同缺点,并全面地探讨了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实践唯物主义则正是马克思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理解人类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去去把握人类世界。
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马克思的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哲学,马克思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而奋斗,他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革命的变革。
(一) “思维与存在”的两极结构进入到“思维、实践、存在”的三级结构
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之前的哲学是“思维与存在”两者谁为第一性的结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哲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这样的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一直贯穿于马克思以前的所有哲学体系中,而马克思则是在这两极结构中加入了“实践”,并且指出“实践”是人认识、理解、把握世界的桥梁和媒介,如果去掉了“实践”,唯心主义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观,而唯物主义则仍然是一种朴素的、机械的唯物主义,所以,因为“实践”在思维与存在的两极结构中加入了,所以才使得哲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实现了哲学结构的彻底变革。
(二)由“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化到“改变世界”的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都是试图从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旧唯物主义则是从客体出发,它的全部哲学都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哲学的世界观。所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只是在试图“解释世界”,而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则是以“改变世界”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宗旨,正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最后一条提到的那句著名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
[2] 陈志良文章杨耕.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学术界,1989(03):2.
[3] 陈志良文章杨耕.马俊峰,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聂孟维(1994- ),男,汉族,重庆人,哲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