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说《红与黑》看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2020-05-25孙汉玉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特征

孙汉玉

摘 要: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并在19世纪中后期日趋完善和盛行的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之地的法国,活跃在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时期的作家司汤达,被后人追认为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标志。文章试图透过这部最初实践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与创作原则的文学经典,站在小说所勾勒出的世界里,以作者生活的时代为背景,分析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从16、17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的艺术创作渐渐摆脱了中世纪教会和神权的束缚。在人文主义旗帜的引领下,以人性和社会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渐渐成为主流。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更是将理性主义作为人性光辉的象征,反对愚昧无知,从而取代上帝成为人和自然的主宰。然而理性主义虽然驱散着欧洲封建宗教和神权的阴霾,却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过于机械的理性权威很可能会取代宗教成为压制人性情感合理释放的教条。于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浪漫主义诞生,人的精神与意志宣泄达到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高度。随着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在给欧洲带去财富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人们对资本利益的追逐最大化,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理念都发生着改变,社会浮华背后隐藏的是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里民主、自由、博爱的理性光环和浪漫主义下超脱现实的理想境界需要去被冷静地反思。

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在经历了拿破仑时代自由而激情的革命辉煌后,又一次被笼罩在波旁王朝保守与昏暗的统治氛围里。在这个视金钱为“上帝”而充斥着虚伪和堕落人性的现实世界里,对社会泛濫的拜金主义和种种罪恶现象进行淋漓尽致揭露与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法国这片抗争的土壤上孕育而生。司汤达,这位经历法国大革命洗礼,对拿破仑自由英雄主义有着无限向往的传记小说家,这位对卢梭启蒙思想情有独钟,以“不自由,毋宁死”为人生格言的自由作家通过他那亘古不朽的传奇小说《红与黑》,为我们阐释了19世纪西方世界,尤其是在近代法国这片传奇而特定的土地上现实主义文学所展现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一、注重还原和刻画“后拿破仑时代”的社会现实与细节

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不需要像浪漫主义那样追求理想中虚无飘渺的境界,不需要纯粹的象征和雕饰,也不需要抽象的逻辑理念。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不同侧面细节的观察和真实反映。在此基础上,作家通过合理的逻辑思维,将这些现实中的情节通过主观的叙述连接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源于现实,但却高度凝练现实的世界。

小说《红与黑》取材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桩刑事案件。作者司汤达留意到这个生活中微小的细节,并结合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将这个现实的故事刻意地扩大,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小说中那位在波旁王朝复辟期间,具有个人英雄情节的平民青年于连·索黑尔爱恨交织,跌宕起伏的奋斗经历。出生在法国维立叶尔城的于连从小就因为身体孱弱而受到父兄们的排斥,他与这个家庭甚至这个小城里四处弥漫着的金钱和利益气息格格不入。他崇拜拿破仑时代的自由,他向往那种凭借才能就可以出人头地的社会,向往做一名拿破仑麾下拥有自由意志的披着红袍的将军(小说题名中“红”的含义),但最终却因为生不逢时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从小说开始后于连的这段经历中,或多或少看到了司汤达的影子。作者的父亲是位拥护波旁王朝,思想保守,信仰宗教的律师,性格严厉而沉默寡言,司汤达从小受到父亲的冷遇,恨透了父亲的自私、顽固和贪婪。成年后的司汤达怀揣着梦想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并在军队中谋到了一个职位,然而1815年拿破仑的失败却迫使司汤达离开了军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理想以拿破仑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为纽带同小说主人公于连联系在一起,将现实巧妙地融合于小说之中。同时,于连的人生经历也始终定格在大革命后波旁王朝复辟的时代背景下,这使得小说的情节富有了浓厚的历史现实气息。作者不仅通过主人公于连的奋斗历程再现了一个个客观的现实场景,更将自己对现实的感知与理解注入其中,这便是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生活惺惺相惜的特征体现。

二、突出对尖锐复杂的社会政治矛盾的揭露与批判

现实主义并不像浪漫主义那样幻想抛弃现实,再造一个个人情感和理想自由奔放的世界,它的基础仍然来源于理性。现实主义作家一方面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深刻批判和揭露着社会的黑暗面,对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等金钱关系下的道德沦丧进行严厉抨击;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者们也深受启蒙思想的熏染,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流露出一种宣扬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并从现实出发,对那些遭受社会不公、迫害和凌辱的平民阶层给予深切同情,试图通过某种医治方案来治愈现实的痼疾。在以小说为代表的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那些小人物同社会抗争及妥协的奋斗故事便是这一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体现。

小说《红与黑》中,作者司汤达通过对主人公所经历的几个人生场景的深刻描述,透过于连这个小人物的短暂人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和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真实面目。

在于连生活的维利叶尔城,他的家庭和德·瑞那市长的家庭只是这个社会两个缩影,于连的父兄们和那位道貌岸然的德·瑞那市长则是粗鄙庸俗,唯利是图的社会形象的化身。于连人生的第二个场景是贝尚松神学院,这里神秘而阴森恐怖的氛围暗讽着那个时代尚未驱散殆尽的宗教阴霾。而神学院中披着黑袍的教徒们(小说题名中“黑”的含义)并非是虔诚而循规蹈矩的苦行者,这里充塞着尔虞我诈,于连在处处提防的小心与谨慎中,目睹着教派间的相互倾轧和斗争,抗争着世态的炎凉。小说最后为于连设置的现实场景是巴黎木尔侯爵府,这里则象征着腐朽和阴谋的权力中心。木尔侯爵和众多保王党们,与拿破仑时代留下的自由开放的精神格格不入,他们是复辟王朝的统治者,他们是作者司汤达所要批判的虚伪腐败的黑暗势力。《红与黑》对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尖锐复杂的社会政治矛盾的揭示正是对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这一特征的诠释。

三、强调在变化的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与形象

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生活的特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小说为主的法国近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有很多形象也会在典型的环境中流露出个人主义的情绪。人永远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应该在烘托现实环境变迁的同时,抓住人物内心世界的自我塑造,突出人物性格在典型环境下的演变。

上文已经提到过《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所生活的三个主要环境,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中,于连的性格也因同现实的对抗与妥协而发生着微妙的反复和转变。他由一名平民阶层的普通青年逐渐进入上层社会之中,他一面排斥和憎恨上层贵族们的贪婪和虚伪,另一面又在人生体验和心理欲望中自我调节地适应着一切。小说将于连的爱情同他短暂的奋斗经历交织在一起,共同经纬着故事的发展脉络。然而,司汤达在特定的环境中,也将于连的感情纠葛打上了社会和政治的烙印。于连起初对德·瑞那夫人的爱是出于一种报复德·瑞那歧视、压迫自己的复仇心理,突显出一种强烈的自我观念和反抗意识。后来在木尔侯爵府中,于连与马蒂尔小姐的感情也始终摆脱不了现实环境下自尊与自卑、正直与虚伪、雄心与野心的多重心理矛盾。当故事里马蒂尔第一次约会于连时,他始终担心这是一次设计好的阴谋,这表现出一种小人物对贵族阶层的戒心。之后,当于连感受到他和马蒂尔之间真爱的存在并得到木尔侯爵的信赖时,他性格中原有的抗争性渐渐妥协于内心跻身社会上层的个人欲望。然而,德·瑞那夫人的揭发信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于连此时也失去了理智,小说的批判和讽刺性自此达到顶峰。故事的最后,当于连在法庭和监狱中目睹着贵族们真实的嘴脸,他顿时意识到不合理的社会绝不会容忍一个正直的青年去实现崇高的志愿和雄心,绝不会容忍保持着自己自尊的平民跻身到上流社会之列。是的,于连是社会现实的牺牲品,他在监狱中反思着自己的人生,在性格的自我救赎后成为永远的记忆。司汤达通过他对人物形象内心世界极富感染力地刻画,将这个时代下小人物的性格变化和抗争命运生动再现,这种创作手法为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悲剧英雄式的丰碑。

四、结语

“红”与“黑”无疑是社会现实的浓缩,是两颗源于时代的内心。一颗心有着火一般向往追随拿破仑时代扬名沙场的热情与洋溢,一颗心则在复辟王朝黑暗的神权和浓郁的政治氛围下谨慎地窥视着世界。司汤达的这部《红与黑》在批判和揭示现实的同时,也将法国乃至西方文学由浪漫主义带入了一片新的天地。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和创作原则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次得到诠释。自此以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高潮,正悄然向世人走来。

参考文献

[1] [法].司汤达著,闻家驷,译.红与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 柳鸣九.法国文学大师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M].华中科技的大学出版社,2007.

[4]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智曉静.论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异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猜你喜欢

司汤达红与黑特征
四枚硬币识人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从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