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方舱医院的32个日夜
2020-05-25康琴
康琴
3月20日下午,一架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迎接机上第四批援鄂(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72名队员的,是英雄凯旋般的礼遇。家乡人民热情欢迎过后,他们直接被送往眉山市黑龙滩一家酒店,按照规定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队员钱树森因此错过了与母亲最后的道别。
2月3日晚,作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援队队员的钱树森,接到紧急通知后,来不及与当天上午因恶性肿瘤病重入院的母亲告别,便挥泪奔赴武汉。没想到,在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归来后的第二天,母亲不幸因病去世。“姐姐说母亲在弥留之际,牵挂的还是我这个不孝的儿子有没有安全回来,一直顽强地努力着,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当母亲得知他平安回到成都后,才放心地“离开”。
“您等来了儿子平安回来,却没等到见儿子最后一面,妈妈对不起,特殊时期儿子不能送您最后一程,自古忠孝难两全,希望您能原谅儿子的不孝,能为儿子感到骄傲。”这是钱树森含泪写给妈妈的信。
救援队队员在方舱内合影,有时大家会在一起开玩笑缓解紧张的情绪。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英雄本身也只是普通人,作为独一无二的父母、子女、爱人。只是在危难之时,他们扛起了责任,逆行而上,因为这份坚守而平安活着的人,一定要对这份热血衷肠心存感恩。
恍若隔世的武汉时间
“此时此刻,恍若隔世,45天,武汉今日(确诊人数)归零,踏上回家路程,待来日,再赏武汉美景。”
3月20日上午,结束休舱后的隔离观察期,救援队离开驻地酒店启程前往武汉天河机场,一起奋战了一个月时间的“战友”们——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拉起了“感谢四川”的横幅泪别队友。从驻地到机场大约有40分钟的车程,一路上依然冷清的武汉街头,交警在前方为他们开道。这是武汉人对恩人的敬意。
从45天前来到空城武汉时新冠肺炎单日确诊人数过千,到两天前新增确诊人数归零,穿过病毒肆虐的战场,经历长达一个多月的鏖战,此时他们终于无愧地踏上归途,来时的生死未知,化作此时“使命达成,平安回家”的感慨,此情此景,救援队副队长黄雷在朋友圈发了开头的那段话。
“武汉保住了,后方就保住了。”自从2012年加入四川国家救援队后,经历过数次大灾救援,这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也是灾情最“险”的一次,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救援队医生丁少夔感慨。
在武汉的日子,除了救人、治疗方案,几乎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不知道明天多少号,星期几,还有多少人(患者),还有多少事。”
回望45天,像从深不见底的水底浮出水面,此间的时间概念变成了一个个细碎的节点。
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立春,下午5点过,一趟绿皮火车载着救援队驶往武汉。这支参与过芦山地震、长宁地震、尼泊尔地震等多次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精锐之师,再一次在危难之时奔赴前线。
此前,四川省已先后派出三批共414名医疗队员援助湖北,分别于1月25日、1月28日、2月2日启程。
从成都北站开出时,退役之年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丁少夔还在微信上向同为医护人员的爱人交代防护措施。作为四川国家队初创时的元老级队员,他被队员们称为“丁二哥”,但饶是作战经验丰富,他也深感此次跟以往以地质灾害为主的救援大不相同。国难之际能奔赴前线的光荣与使命感以外,他和队友们也有了作为战士的觉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同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前路凶险,生死未卜。此时已有同行牺牲在战场。
隔空拥抱
作为当地最大规模的方舱医院,汉阳方舱对于众多急切盼望得到及时救治的新冠确诊患者而言是一个福音,但是对于救援队而言却是一份嚴峻的考验。
首先是面对数量庞大集中的病人所面临的工作量和风险。
进仓需要经过洗手—口罩—护目镜—帽子—手术衣—手术手套—鞋套—防护服—手套—靴套—鞋套—面屏……13道工序,穿的过程需要30-40分钟时间,穿好后还需要队友检查有没有破裂或者缝隙,帮忙用胶布粘上。
穿上这严实的一套后,根本分不出谁是谁,为了方便辨别,队员们互相用笔在防护服上写上单位、名字。更难的是与患者交流,时不时需要深呼吸一下来补充氧气,本来一口气能讲完的话要中断好几次,一会儿工夫,护目镜就开始起雾……穿在最里面的手术服湿透是常有的事情,脸上被口罩勒出伤痕也是见惯不怪。
穿上防护服进入方舱之后,为了避免上厕所,队员们都不吃不喝,有的用纸尿布,综合考虑了队员体力与人员分配以后,最终轮班时间从8小时/4小时调整到了6小时。
出舱脱掉防护服则被称为“排雷”“脱炸弹”,因为此时防护服的外表是被污染的,要避免把病毒带出去,队员们需要依次单独通过一条消杀走廊,从脱掉防护服到消毒,需要一个小时。
不吃不喝连续穿着防护服工作的6个小时足以让队员们筋疲力尽。而交接班好比打完上一拔冲锋的战士退下来,后头一拨又顶上去。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不是必须靠身上写的名字才能找到自己的队友,很想给疲惫的队友一个拥抱。”救援队护士刘婷在战疫日记中这样写交接班时看到队友的感想。
在武汉,救援队发明了“隔空拥抱”——张开手臂,隔空做一个拥抱的姿势,以此表达安慰与鼓励。
“埋头做事,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丁少夔所在的影像组主要负责给患者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CT),这个环节的检查结果,与核酸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一样,都是新冠肺炎病例诊断和出院的重要判断标准。这意味着每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最低要做两次CT。他不记得经手的“1095人次的患者胸片”具体做了多少次检查。
为避免高辐射对身体的损害,影像组的队员们除了穿上厚厚的隔离衣和防护服以外,还要加一件沉重的防辐射铅衣,这一身“铠甲”下来,单是从更衣室走到工作机房的三分钟路程已开始出汗。
实在太累了太困了,在椅子上眯会儿。
四川援鄂(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回川受到热烈欢迎。
考虑到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影像组每4小时轮换一班,遇到突发情况则需要临时调度,最多时一天排了三班。拍摄胸片后当天出具报告,后续还要负责跟临床医生对接,协商诊治方案,与专家组讨论等,只有3名诊断医生与15名技师的放射科跟其他科室一样,“满负荷运转”。因为比平时状态的工作量大出了很多倍,“没空想别的”,这种状态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一种保护。因为到3月8日救援队负责的汉阳方舱医院休舱后,“绷紧的”神经突然松下来,很多队员反而感到茫然了。
“方舱居委会”
在一座上千人的方舱医院里,相比较治疗,管理上千号病人,才是最大的难题。
“感觉自己更像是居委会大妈”,黄雷说,因为方舱医院住的都是轻症患者,他们在舱内完全自由活动,各种自主需求意识更加强烈,但是大规模的人群聚居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以及会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要求。比如有患者想让他帮忙买两包烟,他就只能耐心地告诉其患病期间不能抽烟。
“当一名患者的情绪乘以一千倍,就不仅仅是给病人看病这么简单的事情。”秩序管理、后勤保障体系、灾难环境下的心理干预等都缺一不可。
黃雷一再提到一句话: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
“方舱居委会”曾遇到发放物资的混乱,甚至在发放新鲜水果时发生过哄抢。后来救援队总结这一教训,以每20-30人划分为一个单元,分出49个单元,从每个单元中选出一名党小组组长,负责物资的领取和发放,以及沟通协调,如此也拉近了本不熟悉的患者们的心理距离。
此外,舱内都有无线网络,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阅读区域,以及一个公共活动区域,以方便患者在接受治疗之余可以通过玩手机、看书、跳舞等方式打发时间。
汉阳方舱“作战”指挥部里,每个人都对每个细节一丝不苟。
不止一名患者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帮我们,太感谢了!”这些质朴而简单的话给了他们力量,在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病人的情绪也渐渐得到安抚。
严格的管理机制以外,温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四川的24种美食,24个著名景点都以图片的形式作为“地标”被贴在不同的区域,医护人员就在“大熊猫基地”工作,左右两边则是“宽巷子”和“窄巷子”。黄雷在朋友圈里说:“特别希望出现更多的痊愈病人,以后能真正地在九寨沟吃回锅肉,在宽窄巷子吃肥肠粉。”
家乡人民的热情也始终在激励着救援队的每一个成员。不断收到来自四川的特产,方便火锅、酸辣粉、麻辣牛肉干、水果……孩子们也在老师家长的带动下,录制了为他们加油的视频……
离开时,救援队交出了满分答卷:汉阳方舱医院医务人员0感染,住院病人0死亡。
丁少夔说:“我接触的武汉医务工作者、志愿者,都在拼命,每个武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是最有付出精神的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验到。武汉的贡献是平凡的伟大。”
经验刷出来的“国家队”
“我们有底气说,四川队是22支救援队中最有经验的一支,规模和战斗力都很强。”黄雷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而在2012年成立时,救援队还是一张白纸,现在已经是一支应急体系完善成熟的成建制部队了。
作为四川派出的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72名队员,囊括了内科、外科、儿科、老年心血管科、重症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医护、后勤保障人员。
这也是第一支携带多台专业医学装备的医疗队,配备了水电一体工程车、手术车、宿营车、生活保障车等12台设备车辆,相当于将一座“移动医院”直接开到武汉,能随时在车上实施相关诊疗、检测和手术。
“应急之所以强调专业性,是因为它没有试错机会。”专业性体现在知道提前做哪些物资、系统准备,也知道如何有效开展救援,如何分工合作,更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自身的牺牲。
完善的指挥体系,保证命令的畅达、落实,救援队可以在接到命令的2个小时后出发,每名队员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每个人都是多面手,都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黄雷介绍,强调“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是因为在前线,只要有需要,外科医生也要看内科,医疗队员也要参与后勤,这就是救援队伍的特殊性。
救援队在长时间跨度、高工作强度下始终井然有序,还有一套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每次出发,救援队会成立临时党支部,而这次又创新组建了纪检小组。
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诊断影像科党支部书记敬勇在纪检小组中担任组长和纪检委员,据他介绍,纪检小组成员从救援队成员中选出,负责包括对队员防护、消毒流程的监督,方舱内秩序的监督,援助武汉的社会捐赠物品的登记管理,防护物品的领用、管理;生活物资采购时的监督管理,保证每一笔支出消费都登记入册。比如在负责后勤的三名营养师外出采购生活物资时,会有一名监督组成员随队了解物品价格、采购清单或进行随机抽查。
救援队的实战经验当中还有重要的一条:有体力才能打硬仗。对队员们的作息时间、营养配备都作了精细化管理。因为是轮班制,下班回来的队员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情,为此,救援队在酒店租了一个厨房,给队员们“开小灶”,作为营养补充,吃一口热乎乎的家乡味,足以慰藉一天的辛苦,缓解工作的压力。并设置了“小卖部”,领取方便面、饼干、牛奶等加餐。
在完善自身作战能力、应急体系的同时,救援队也在着力将建制模块化,致力于将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全国推广。
据统计,四川共派出10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计1463人。
这个春天,是每一点爝火微光,让希望到来。
据了解,目前救援队成员已经结束隔离,即将与亲朋见面,并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