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花鱼高密度池塘养殖技术

2020-05-25袁湖业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池水鱼苗鱼种

袁湖业

(横县陶圩镇农业站,广西 横县 530314)

引言:桂花鱼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基本上以捕食活鱼虾为生。为了进一步将低质鱼转化为优质鱼,笔者将采用“两段法” 对于桂花鱼高密度池塘养殖进行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试验条件

1.1 池塘选择

该试验一共准备了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334 平方米和2668 平方米,水深都为1.4m,池塘底质为沙土,淤泥厚度大概维持在12cm 左右,水源是池塘附近的河水引流而来,水质清澈,溶氧量10mg/ 升,PH >7.8,养殖池均为自流排灌。

1.2 鱼种投放

鱼种是本地人工繁育的翘嘴鳜,规格大小在3-4cm,于2019 年6 月15 日投放30000 尾,投放时以8g/m3的硫酸铜进行消毒。

2 饲养管理

2.1 塘口准备

在2019 年3 月,对于所准备的两口池塘进行了加固和清淤的处理,疏通排水进水的渠道,并且在进水口分别设置了两道拦鱼设施。在5 月20 日,采用80kg/667m2的生石灰对干池塘进行消毒,然后用150kg/667m2的鸡粪作为池塘的基肥,以此来培育第一阶段的桂花鱼所需要的的饲料鱼[1]。

2.2 桂花鱼的第一阶段(3cm-10cm)养殖

通过对以往养殖经验的分析,对于桂花鱼成活率造成严重威胁的原因在于饲料鱼的供给。因此,需要在这个阶段利用这两口鱼塘对于鲢、鳙鱼苗进行高密度放养,从而保证桂花鱼第一阶段的饲料的充足供应。于6 月3 日,在这两口池塘每667m2投放100 万尾。经过精心的饲养,直至6 月15 投放桂花鱼苗之时,鲢、鳙鱼苗已经成长到1.7-2.2cm。在经过桂花鱼一段时间的捕食之后,饵料鱼数量会大幅度的减少,养殖户可逐渐减少饵料鱼的喂养,这样可以保证饵料鱼的大小可以充分满足桂花鱼的胃口所需,让桂花鱼在一个月之内得到快速的成长。在7 月20 日进行抽样调查的时候发现,两口鱼塘的桂花鱼已经长到12-13.5cm[2]。

2.3 第二阶段养殖(成鳜阶段)

饵料鱼的来源:由于第一阶段的饲料鱼已经被桂花鱼捕食殆尽,所以需要准备第二阶段桂花鱼的饲料所需。可以单独开拓出一块1.5hm2的池塘进行鲢、鳙饵料鱼的培育,并外购9000kg 规格大小为5-12cm 的鲢、鳙鱼苗,来对于饵料鱼不足的情况进行及时补充。

饵料鱼的投喂:从7 月22 日开始在桂花鱼的养殖池塘投放5cm 以上的鲢、鳙鱼种,要求饵料鱼的规格大小应该是桂花鱼的1/3 至1/2,每日饲料鱼的投放量应当是池塘桂花鱼的数量与日投饵率之积,并依据投喂前池塘中饲料鱼的实际剩余量做具体的调整。在试验的过程中,选取了属于中上层鱼类的鲢、鳙鱼作为饵料鱼,由于桂花鱼具有浮水摄食的特点,所以可在每日的早晚投放少量的粉状料,这样可以有效的观察该池塘饵料鱼的具体数量。一般一次投饵量以桂花鱼3-4 天吃完为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桂花鱼将饵料鱼吃完了才进行投放。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保证池塘中适宜的饵料鱼密度以及保持池水比较高的含氧量[3]。

2.4 水质管理

在桂花鱼种投放鱼塘之时,池水透明度为28cm,池水深度为0.9m,水质较肥。在进行桂花鱼第一阶段的饲养过程中,应当逐步将池水升至1.5m 高,然后每日少量进行换水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饵料鱼生长所需要的的肥度,并且需要配置相应的增氧设备来提高水体的溶氧,保证水质的活性。在7 月中旬开始投放饵料鱼之后,应每天以微流水来更换旧的水质,要求日交换水量为整个池塘水容量的1/4,并且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0cm 上下。

3 鱼病防治

3.1 预防

在进行桂花鱼饲养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外购来的饵料鱼应该在喂食前用硫酸铜进行8g/m3的消毒处理。并且桂花鱼的养殖池塘应每月以20g/m3生石灰泼洒一次,每隔15 天交替使用1g/ 立方米漂白粉和0.7g/m3进行泼洒来调节水质,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3.2 治疗

对于鱼病除了进行有效的预防之外,还应该做到合理的治疗。当进入立秋之后的8 月上旬至10 月中旬之间,桂花鱼经常会间断性的出现车轮虫病以及出血病。

出血病的治疗:在8 月12 日,两口鱼塘中的大部分桂花鱼开始发病,在一周后,死亡量达到最高峰,平均每天死亡的桂花鱼在20 尾以上。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桂花鱼的发病症状为:眼部、头颅部、背鳍、鳃部、尾鳍和臀鳍有充血表现,背鳍基部鳞片脱落。尾鳍有蛀鳍现象,肠道有出血点。在8 月20日和8 月21 日在池塘中使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连续两天的泼洒处理,这两天的药物使用的剂量分别为0.8g/m3和1g/m3,在22日没有出现桂花鱼死亡的情况。此外,要注意的是,每次在进行泼洒药物后,要停水10 小时左右才可以恢复微流水,这样可以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

4 试验结果

在经过180 天的桂花鱼高密度池塘养殖之后,共收获了25500 条桂花鱼,总重量约15800kg,每667m2大概可以产出2633kg,平均每条桂花鱼的重量约为0.62kg,成活率为85%。其中规格在0.65kg 以下桂花鱼有5712 条,占总数的22.4%,规格在0.65kg 以上的有19788 条,占总数的77.6%。

5 结语

从总体来看,在水源水质清新,塘口条件好的地区,采用“两段法” 进行桂花鱼高密度池塘养殖还是可行的,特别是在小野杂鱼资源丰富的河流及湖区,饵料鱼成本比较低,更有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池水鱼苗鱼种
西瓜皮喂鱼种一举三得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出走的池水
鱼种引进投放须把好六关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谨防购买鱼苗计数中的骗术
溪流与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