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05-25韦鸿兆
韦鸿兆
(广西百色右江区四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百色 533013)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该工作的落实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产地检疫效果,为群众的人体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关于“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这一话题成为了动物卫生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动物产地检疫质量,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措施不到位
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由于缺少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仅仅处于维持现状的状态[1],基础设施过于落后陈旧,尽管成立了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但是,在动物检疫人员的配备方面也有欠缺,最终导致动物产地检疫服务质量严重不足。
1.2 乡镇检疫人员数量少,技能有待提高
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动物产地检疫的主要机构之一,除了要负责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牧技术宣传推广工作外,还要承担动物产地检疫责任,但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在乡镇检疫人员的需求方面供不应求,同时,乡镇检疫人员的技能比较薄弱[2],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动物检疫工作,动物检疫力量薄弱这一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动物产地检疫效果。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引起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足够重视。
1.3 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者的动物检疫意识不强
部分动物养殖户和屠杀动物商缺乏最基本的动物检疫意识,认为动物检疫只是走形式,可有可无,因此,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同时,没有将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上报和解决,为以后疫情问题的出现埋下了定时炸弹。
1.4 检疫申报制度落实不到位
部分检疫机构制定的检疫申报制度只是走形式,没有将制度内容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同时,由于个别检疫机构没有加大对检疫申报制度内容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导致部分动物养殖户和屠杀动物商对于动物产地检疫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不能完全理解[3],使他们无法认识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能积极主动地支持和配合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2 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对策
2.1 配备必需设备,加大硬件设施建设
通常情况下,建设和配备硬件设施和必需设备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首要环节,只有硬件设施齐全,才能更好地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首先,要采用先进的动物检疫手段[4],不断修正、优化和完善实验室体系,实现对动物产地检疫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其次,根据检疫监督执法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需求,配备与监督执法相关的交通设备、取证设备、办案设备等必需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产地检疫队伍装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强化检疫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相关部门必须强化检疫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首先,进一步地强化和完善基层队伍的建设水平,通过对人员编制进行不断地修正、优化和落实,以确保充分发挥出动物检疫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技能技巧[5],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其次,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检疫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力度,现在很多乡镇都成立动物防疫合作社,几乎各村都有由社员,可以通过合作社协助检疫,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与动物产地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并将相关操作技术灵活自如地应用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接着,还要有效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制,让执法人员能够真正地做到恪尽职守,奖罚分明,公正无私,从而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监督执法在规范行为、科学管理和高效工作等方面能够做得更好,最后,还要成立动物防疫合作社,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在检疫方面的协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2.3 多管齐下,强化各环节监管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各个环节的监管水平,相关部门必须树立双管齐下的思想,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打击违法犯纪行为。首先,相关部门要做好对动物饲养、动物屠杀、动物产品加工、动物产品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6],同时,还要不断修正、优化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落实到位。其次,还要对那些违法犯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常而言,涉及违法犯纪的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对动物的免疫工作;第二,忽视对免疫档案的建立。
2.4 强化责任,落实机制
在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作内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对责任和机制的强化和落实。首先,要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乡镇畜牧兽医检疫机构、动物检疫人员等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一旦动物产地检疫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地追究到个人责任,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其次,要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避免空喊口号,走形式,通过让相关动物检疫人员明确自身的检疫任务和责任区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最后,为了充分发挥操作机制在检疫工作中的指导作用,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标准性、规范性。
2.5 加大动物产地检疫法制宣传,加强社会监督
为了让养殖专业户和经营商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做好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宣传和推广,通过采用广播、新闻、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向殖专业户和经营商普及动物产地检疫知识,并将动物产地检疫宣传资料发放到他们的手中[7],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配合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养殖专业户和经营商的主动报检意识,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加强社会在动物产地检疫方面的监督力度,从而为保证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顺利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 结语
动物产地检疫质量的提高是保证人们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而在此基础上,人们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水平,首先,要通过配备必需设备,不断加强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其次,还要进一步提高检疫队伍建设水平,实现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再次,还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地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接着,还要强化检疫申报责任,落实检疫申报机制,最后,还要加大动物产地检疫法制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推动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