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产疾病的防治技术
2020-05-25李文华
李文华
(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北安 164035)
奶牛流产是影响现代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奶牛的单产和经济效益。奶牛流产的原因很复杂,而怀孕奶牛的词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饲喂营养不符合其生理需求或患有疾病,都会导致母牛和胎儿之间的生理性平衡紊乱,使正常的怀孕生理生产变为异常的病理变化过程,母牛出现流产,胎儿夭折,奶牛的泌乳量降低,生殖疾病导致奶牛的繁殖障碍或死亡。由此,应该注意奶牛营养的平衡;加强牧场环境的卫生监督和定期消毒、疾病预防工作;重视牧场系统性管理,减少奶牛的应激的措施预防奶牛流产。
1 流产的原因
传染和非传染性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流产,传染性的因素包括细菌、霉菌、病毒和原虫,传染性流产中感染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几率分别为50%~65%、20%~25%、15%~25%。据调查,45% 细菌引起的,31% 是由霉菌引起的,15% 是由病毒引起的。非传染性的因素包括日粮营养、药物、毒素、有毒植物和激素等。
1.1 传染性因素
1.1.1 细菌性感染
化脓性放线菌、杆菌以及链球菌和其它环境中存在的细菌,都能导致牛群零星发生流产。这些细菌通常能通过循环系统到达胎盘和胎儿,可能不会使奶牛致病,但胎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较为易感。随着细菌的繁殖导致胎儿的死亡、流产。
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病,对奶牛场繁殖影响很大。奶牛对布氏杆菌最为敏感,患病奶牛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流产或早产,多发于妊娠后 5~8 个月,并引起子宫炎。
1.1.2 病毒性感染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 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期胚胎的死亡、流产。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它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疱疹病毒疾病,表现为呼吸性疾病,常引发怀孕4 个月后的奶牛流产。
1.1.3 霉菌和寄生虫
霉菌导致的流产占奶牛流产的 10% ~20%。可在怀孕 60d左右出现流产,但主要集中在孕期最后 2 个月。通常发生在冬、春两季,由于奶牛经常采食发霉的干草和青贮饲料,霉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胎盘和胎儿所致。
牛胎儿毛滴虫可造成流产,其主要通过交配传播。在人工授精时, 则因公牛精液带虫或输精器械污染而传播。
1.2 非传染性因素
1.2.1 饲养管理
据调查,妊娠3 ~5 个月的奶牛流产率最高,妊娠前2 个月的流产率较低,是因为发生隐性流产而不易被发现。母牛长期饲料不足而过度瘦弱,饲料单一缺乏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饲料腐败或霉败;大量饮用冷水或带冰渣的水,饲喂不定时或者环境温度突然升高导致的流产。
1.2.3 损伤或药物
由于怀孕母牛突然急剧运动、摔倒、腹部受到顶撞、挤压等引起的流产。口服或注射某些药物、激素、疫苗等引起的流产。
1.2.4 疾病
流产奶牛中,有过生殖器官疾病史或异常,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发育不全、子宫颈炎、黄体发育不良等。大多是由于患病后治疗不彻底、子宫不洁净,配种受孕后,胎盘间发生炎症,使胎盘和胎儿受到侵害而流产。
1.2.5 空怀时间
据调查,空怀时间越长,流产发生的几率越高,空怀时间超过3 个月流产几率高达55.2%。主要原因是牛肥胖排卵数较少,不易受孕,即是受孕,由于奶牛体内脂肪过多,血脂浓度高,影响体内类固醇激素的代谢,妨碍子宫正常机能,使胚胎在体内存活受到阻碍而发生流产。
2 奶牛流产的预防措施
2.1 营养方面
供给奶牛营养全面丰富的富含 VA、VB2、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优质饲料,特别是在奶牛产前、产后应注意钙的添加,防止因其抵抗力下降和缺钙而引发疾病。禁止饲喂霉变、冰冻饲料。
2.2 饲养管理方面
做好防暑防寒工作,尽可能控制牛舍的环境温度。平常要注意畜体的卫生,认真刷拭奶牛的体表,尤其要注意保持孕牛腹部卫生,防止发生子宫炎、阴道炎。加强环境和畜群的卫生、消毒工作。
舍饲时应设立运动场,以保证母牛有充足的运动和光照,但在妊娠后期,怀孕牛的运动量不可过大。注意奶牛分娩前外阴部的清洁,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对胎衣不下、恶露不尽等情况的牛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待牛体康复后再次进行配种。
2.3 做好人工授精工作
应请专业人员进行人工授精操作,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做到先查胎,授精时要先对子宫体进行触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检查完毕后再配种。所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动作应严格遵循标准,防止在授精的过程中使器械伤害子宫。
2.4 防止因患疾病而导致流产
引种时,对可引发流产的布鲁菌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严格检疫,防止带入疫病。尽量从无病地区引种,并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检疫和饲养30 d 以上,确定无病后方可混群。对有流产病史的奶牛应进行药物预防,可根据其上次流产的孕期提前 14 ~21 d 肌肉注射黄体酮 50 ~100 mg/ 头,而后隔 1 d 注射 1 次,连用 3 ~5 次。
2.5 预防性治疗措施
对习惯性流产的奶牛,可进行预防性治疗,分别在怀孕后2、4、7 个月用全当归 45 克、川芎 5 克、菟丝子30 克、炒白芍 9 克、枳壳 12 克、炙甘草 9 克、焦杜仲 15 克、续断 30 克、补骨脂 24 克、生姜 15 克,研末灌服,隔 3 日 1 剂,连服 3 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