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倒伏成因及解决措施

2020-05-25崔丹丹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硅肥寒地茎秆

崔丹丹

(黑龙江省铁力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铁力 152500)

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倒伏的问题,尤其是在遇到狂风暴雨天气的情况下,更易使水稻的茎秆折断,发生大面积倒伏。由于水稻倒伏造成的减产率可达10% 左右,严重倒伏的情况下,减产率会达到30%--50%。水稻植株倒伏后,不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甚至会使植株死亡,导致水稻不能如期成熟,使产量明显降低。如果连日的大雨后形成田间积水,水稻倒伏后浸泡在水中,还会使水稻发生霉变,有的会导致稻穗发芽,严重影响稻米的品质。在水稻出现倒伏的问题之后,不仅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还会给水稻收获增加了难度。收获机械无法正常作业,人工收获会增加成本,而且收获时会出现比较大的损失。倒伏问题是阻碍水稻高产、优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积极总结水稻倒伏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水稻倒伏对水稻生产产生的危害。

1 寒地水稻倒伏的几种类型

水稻倒伏可根据发生改变的部位,分为根倒和茎倒两种类型。所谓根倒型,就是由于植株根部出现倾斜而发生的倒伏现象。所谓茎倒型,就是植株茎基部的茎节出现弯曲或折断引起的倒伏现象。还可以根据水稻倒伏的状态进行分类,大致分为挫折、弯曲和扭转等3 种类型。所谓挫折型倒伏,是指水稻植株茎秆发生折断而引起的倒伏。主要原因是茎秆过高过细,无法承受由稻穗、叶片等产生的过重的负荷,稍施加外力就会使茎秆发生折断,而引起的水稻出现倒伏。所谓弯曲型倒伏,是指水稻植株的茎秆并未折断,只是出现了超过90 度的弯曲而发生的倒伏现象。所谓扭转型倒伏,是指水稻植株根部被外力从土壤中拔出而发生的倒伏,外力即狂风暴雨。还有的根据倒伏的程度进行分类,分类是为了对水稻倒伏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防倒伏工作。总之,无论是何种倒伏类型,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应加强对水稻的抗倒伏管理,尽量避免水稻生产中的倒伏问题。

2 寒地水稻倒伏的主要成因

2.1 水稻品种的因素

寒地水稻品种自身不具备抗倒伏能力,是导致出现倒伏的主要因素之一。经对倒伏现象的分析,发现水稻植株高、节间长、 叶片大而弯曲的品种,是容易出现倒伏问题的品种。反之,植株高度合理、节间较短,茎秆直径大,叶片细长直立及扎根性好的品种,基本不会出现倒伏。栽培抗倒伏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从源头上预防水稻倒伏。

2.2 肥水施用不合理的因素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过多地施用氮肥,忽视了磷肥、钾肥、硅肥等肥料的施用,使水稻植株在营养期的生长过于旺盛,植株的节间过长,封行提前,叶片过宽过大。另外,田间灌水过多过深、灌水时间过长,水稻长时间处在浸水的状态,也会导致植株茎秆基部的节间徒长,茎秆组织不够坚韧,植株下部的叶片早衰,根系扎得不深不牢,水稻的抗倒伏能力降低。而且,水稻长期处于浸水过多的状态下,会使土壤通气性不佳,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正常释放,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更多地聚集,影响了根系的正常发育,根系的固壤及支撑能力下降,也是水稻倒伏几率增加的因素之一。

2.3 栽培密度过大的因素

水稻插秧时的密度不合理,每个穴位中的水稻苗数量过多,造成水稻田间的通风效果差、光照不良,使水稻植株根系无法正常发育,植株长势弱,茎秆细、节间长,易发生倒伏。

2.4 病虫害的因素

病虫害严重发生时,常会引起水稻倒伏。比如水稻田间经常发生的病虫害,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和三化螟等,都会对水稻植株的茎秆组织造成破坏,如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 易引起水稻植株倒伏。

2.5 耕层和插秧过浅的因素

在水稻田耕层过浅的条件下,水稻根系不发达无法深扎,无法稳固地支撑地上部的植株,常常会导致水稻大片倒伏。另外,插秧的深度不合理也会使水稻不能深扎根,易造成水稻倒伏。

2.6 自然灾害影响因素

在水稻生育后期突遇狂风暴雨的情况下,尤其在水稻进入成熟期以后,如果遭遇恶劣天气,极易发生水稻大面积倒伏现象。

3 寒地水稻防倒伏措施

3.1 选择抗倒伏品种

为防止水稻倒伏,应选择植株稍矮、茎结短粗、叶片收敛、株形紧凑、根系发达的水稻品种栽培。

3.2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要培育壮苗。壮苗是水稻抗倒伏的基础条件之一,壮苗的基本特征是茎秆粗壮、组织坚韧、抗逆性、抗病性、抗倒伏能力突出。二是要科学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应保证氮磷钾及硅肥和微肥均衡施用。应特别重视对硅肥的施用,硅肥可有效改善植株纤弱的问题,增加茎秆的坚韧度,使茎基部变得更粗壮,可起到壮秆、防病虫害的作用,有利于防止水稻倒伏。另外,钾肥在水稻的各生育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水稻的孕穗期,应重施钾肥。钾肥具有增强茎秆细胞组织纤维素积累,提高茎秆的坚韧度,不易造成折断。三是要管理好水层。灌水时要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做到间歇灌溉,浅湿交替,更多地保持浅水层。水稻在进入孕穗期后,可适当加深水层,但在水稻抽穗后,仍需进行浅水勤灌。还应适时进行晒田,增强田间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水稻扎根和有效分蘖。根系深扎有利于充分吸取水分,对茎秆组织有充实作用。晒田应在水稻分蘖末期到幼穗分化前进行,适时晒田还有利于水稻茎秆组织增加,使节间变短,增加水稻田的通风和透光能力,可防止水稻的抗倒伏。

3.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导致水稻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手段,及时消除病虫害对水稻的威胁。控制病虫害不仅可以防止水稻倒伏,还会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取得高产、稳产和优良的品质。

3.4 采取化控防倒措施

可采取喷施化学药剂的方式,控制水稻过快过旺生长,防止植株下部茎节长得过细过长,达到防止水稻倒伏的目的。可选用多效唑、烯效唑等药剂,兑水稀释至适宜的浓度进行喷施。

4 结语

寒地水稻倒伏问题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水稻栽培中必须重视防倒工作。采取选择抗倒品种、科学合理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控等措施,以减轻水稻倒伏问题的发生。

猜你喜欢

硅肥寒地茎秆
浅谈硅肥现状及应用前景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微纳米硅肥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水稻硅肥试验总结
基于离散元的柔性作物茎秆振动响应仿真
镉胁迫下硅肥对盐地碱蓬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