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分析
2020-05-25时丕广
时丕广
(平阴县安城镇人民政府,山东 平阴 250409)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要,作为研究人员需要深层次的分析蔬菜的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出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技术不只是能够生产出反季节的蔬菜,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求量最大限度的得到了满足,而且蔬菜的整体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调查研究显示,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但是这项种植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因此要进行有效防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棚蔬菜的质量,促进大棚蔬菜种植的有序进行。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 品种的选择
首先,在选择蔬菜的品种时,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严格的按照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尽可能选择市场缺口量比较大的蔬菜品种;其次,蔬菜品种尽量选择非转基因性,其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的性能,最后,需要对当地的地质地貌以及土壤状况进行调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
1.2 大棚位置的选定
选定大棚的位置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厚度、地块的完整性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保证整块性,避免在其中掺杂生产地块,尽可能的节省成本投入。
1.3 栽培管理技术
在种植蔬菜时,需要对技术进行严格控制,这种技术能够确保完整性,和技术相对应的种植设施设备也要尽可能的完善。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灌溉,确保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蔬菜的浇灌要求存在有明显的差异,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1.4 做好施肥工作
合理的施加肥料提升蔬菜的产量,大棚蔬菜的种植环境是半封闭式的,所以肥料的吸收能力比较差,需要提升自热分解肥料的速度,提升肥料的利用率。在肥料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肥料的易吸收性,尽可能的选择小分子的肥料。同时还要确保肥料天然、无公害,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允许在过程中使用高化学成分的肥料。可以考虑综合利用动物的粪便或者是腐败的植物作为养料,将其富含的养料和微生物肥料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大棚蔬菜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施肥时,施肥的质量和速度也要严格控制,保证充足养分的基础之上,减少堆肥情况的发生。施肥时,需要联系蔬菜的营养需要,合理的选定品种,确定施肥料,并做好相应的追肥工作。
2 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手段
2.1 药物防治
大棚蔬菜的种植的主要特点是半封闭性,所以,当出现病虫害后,会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扩散,并给蔬菜造成极大的危害,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对此需要对大棚病虫害的防治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通常情况下,会选择药物进行防治,有着良好的成效。比如说,很多蔬菜种植户会在种植过程中喷洒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配合通用的杀虫剂,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杀虫剂的效果比较好,在喷药的过程中,需要联系蔬菜大棚的具体特点,选择合理的药剂喷洒,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对症下药,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施加的次数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避免喷洒农药太高给蔬菜造成了二次伤害。有机蔬菜在防虫时,不允许使用药物,主要选择的是生物治疗的方式达到驱除害虫的效果。
2.2 农业防治
在种植大棚蔬菜时,最为经济并且有效的防虫方式是农业防治。在开展防虫工作中,要确保作物生长在舒适的环境之下,天气过于潮湿很容易引起各种病虫害,光照或者是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病虫害会在短时间里迅速蔓延,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合理调整大棚的种植环境。第一,如果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虫害,但是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对温度和光照进行调节,达到消灭害虫的效果;第二,要做好换茬工作,如果在土壤中长时间的种植某种作物,土壤的耐受性会明显降低,免疫力大打折扣,农作物感染上病虫害的概率明显增加。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同一块土壤中进行轮流种植,或者是同一种农作物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最后,在选择种子时,要尽可能的选择抵抗力强的,定期对大棚进行全面的消杀,要明确种植作物的特点,确保蔬菜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生长。
2.3 物理防治
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物理防治也是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法,其应用较广,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而且其本身存在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治疗效果较为凸显。蔬菜上如果有蚜虫和青虫时,可以利用病虫害喜光的特点,安置杀虫灯,做好杀虫和驱虫的工作,避免病虫的进一步扩散。另外,蚜虫和菜蛾还可以通过臭氧结合微波的方式有效消除,这些方式都能够明显的提升大棚蔬菜的防虫效果。
3 结语
蔬菜大棚的种植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点话题,生产出来的蔬菜品质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种植过程中,如何保障蔬菜的安全和健康是工作人员关注的,绿色健康蔬菜是建立在先进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之上的,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得到提升,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