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龄果园套种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2020-05-25陈巧玲祁宏灿王海波张海齐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行间切块块茎

陈巧玲,祁宏灿,王海波,张海齐

(河南省灵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灵宝 472500)

新建果园前2-3 年树苗小,树势生长弱,没有收益。且果树间距大,空间利用不足,致使土地资源浪费。幼龄果园套种早春马铃薯,既能获得667m2产3000kg 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又能获得667m2产6000kg 以上的马铃薯鲜茎作为树盘覆盖材料并逐渐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并且还能减少幼树行间空闲地使用除草剂灭草的次数,减轻污染,节约幼树期管理成本,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的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极为显著。现就该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以下探讨。

1 马铃薯生长特性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10CM 地温7 ~8℃,幼芽即可生长;幼苗可耐短时- 2℃气温,即使幼苗受到冻害,部分茎叶枯死、变黑,但在气温回升后还能从节部发出新的茎叶,继续生长;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1℃;地下部块茎形成与膨大最适宜温度17 ~18℃,超过20℃生长渐慢。

幼龄果园进行早春马铃薯套种栽培,可以适当提早播期,适当早收获,以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同时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凉爽、干燥、昼夜温差大的时间段,产量高,品质好。

2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果园树龄2年以内,未挂果或刚开始挂果。

将果树行间(距离果树基部50cm 以上)土地深翻,土块整碎,基施腐熟农家肥500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14-13-15)50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肥料集中条施于垄中间深处,覆土,视果树行间距宽窄起垄。果树种植行距为3M 的,栽果树行间起单垄,垄宽90-100cm;行距为4M 的,在果树行间起双垄,垄宽90cm, 垄间沟宽20cm,垄的边缘要求离果树基部100cm。垄高20cm,铺设地膜和滴灌管。

3 品种选择

应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高产、优质、抗病、适应市场需求的早熟品种,如荷兰15、鲁引1 号、荷兰7 号、费乌瑞它等。

4 种薯处理

4.1 拌种

通过药剂拌种可以很好的预防苗期黑痣病、干腐病、茎基病。同时能预防苗期蚜虫、以及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危害。保证出苗早、苗齐、苗壮。下面提供三种常用配方:

配方1:扑海因50ML+ 高巧20ML/100kg 种薯。即将50g扑海因50% 悬浮剂混合高巧60% 悬浮剂种衣剂20ML 加到1L水中摇匀后喷到100kg 种薯上,晾干后切块。

配方2:安泰生100g+ 高巧20ML/100kg 种薯。方法同上。

配方3:适乐时100ML+ 硫酸链霉素5-7g/100kg 种薯。方法同上。

4.2 切块

50g 以上的种薯应进行切块,以降低种植成本。切种前应严格剔除病薯、烂薯。切种时用75% 酒精或0.5%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刀具、切板消毒,防止病菌感染。切种原则: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保证每个切块有1-2 个芽眼,每个切块25g 左右,减少切口面积。具体切法如下:先从薯块的脐部横切,然后将切口贴于面板再切第2 块,循环下去,直至切完。

4.3 催芽

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18-20℃的阳畦内采用层积法催芽,保证全苗。可选择小拱棚进行催芽。地面铺干净湿沙(以手捏成团,手松便散为宜)厚约10cm, 床宽1m, 长度视种薯量而定。种薯切块晾干后均匀摊于苗床上,不能重叠。芽眼朝上,将沙土盖没薯块,照此放置2-3 层,最后拍紧床面,覆盖薄膜保温。催芽期间保持沙土湿润,以面沙不发白为好,芽长1-2cm 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5 播种

垄宽90-100cm 的,“品” 字形双行定植,株距20cm,

保证基肥在马铃薯播种行距中间。行距太大,马铃薯根系难以吸收到肥料;行距太小,薯块易接触到肥料造成烂种。播种深度不能低于施基肥深度,否则易烂种。

6 田间管理

6.1 水肥管理

结合土壤墒情以及马铃薯需水规律进行水分管理并冲施化肥。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如遇干旱及时浇水。现蕾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期,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成熟期,水分不能过多,否则易使土壤透气性变差,导致田间烂薯。收获前7-10 天停止浇水。冲施肥原则上“现蕾前以氮肥为主,现蕾期以钾肥为主”。选用速溶肥,每667m2每次用量10-15kg。同时在施结薯肥时,用200mg/kg 多效唑溶液100kg/667m2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结薯期还宜喷膨大素和叶面肥,促使生育转换,提早结薯和提高产量。

6.2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疫病、疮痂病、青枯病、环腐病。

虫害主要有蚜虫、螨虫、28 星瓢虫、地老虎等。可用72%g 露可湿性粉剂、80% 大生M-45、70% 代森锰锌、80% 喷g、25% 甲霜灵、64% 杀毒矾等药剂喷施,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3 次。防蚜虫可用70% 吡虫啉喷雾,其它虫害可用2.5%溴氰菊酯2500 倍液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在整地时667m2用3kg呋喃丹或毒死蜱撒施。

7 采收

6 月中旬选择晴天收获,或依据市场行情及时收获出售。收获前10天,先割去地上部茎叶,使块茎在土壤中后熟。收获时,刚出土的块茎外皮较嫩,应在地面晾1-2 小时,但要避免强光暴晒,待薯皮表面稍干后再收集到阴凉处。贮藏前应剔除有病变、损伤、虫咬、雨淋、过小、表皮有麻斑的块茎。收获后,茎叶可直接回田,改善果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猜你喜欢

行间切块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比萨切块
行间AANA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完全矩收敛性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线行间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