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5-25杨景丽
杨景丽
在临床上,脑梗死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而引起,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有着较高的病残率及病死率[1]。引起脑梗死发病的因素比较多,患者通常还会伴发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如果在发病初期,临床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那么患者的脑神经就会因缺氧、缺血而受到不可逆的损害,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还会引起终身瘫痪及死亡[2,3]。目前,临床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通常采取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方法[4]。为探究不同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本院94 例脑梗死患者为例,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94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53.78±7.91)岁;合并疾病:冠心病21 例,高血压17 例,糖尿病15 例,高血脂6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22 例;年龄41~78 岁,平均年龄(53.94±8.02)岁;合并疾病:冠心病20 例,高血压16 例,糖尿病14 例,高血脂8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临床CT 等检查,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知晓实验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存在严重肺部感染、深度昏迷以及大面积脑梗死等患者。本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展开常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降颅内压、抗凝血以及调整血压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口服,100 mg/次,用药1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进行治疗,口服,75 mg/次,用药1 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 个月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意识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9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意识有所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为45%~9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在治疗前后,采用NIHSS 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同时采用Barthel 指数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0 分,得分≤41 分,表明患者的功能比较差,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分42~60 分,表明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得分>60 分,表明轻度功能障碍,部分生活能够自理;得分100 分,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良好。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及皮下瘀斑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自理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2 例,消化道出血1 例,牙龈出血1 例,皮下瘀斑1 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呕吐1 例,消化道出血1 例,牙龈出血1 例,皮下瘀斑1 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与对照组的8.51%(4/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饮食及作息习惯的改变等,脑梗死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并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5]。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疾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血流动力及通血管壁发生变化等因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该病也是引起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比较高。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其病情比较复杂,治疗难度也比较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那么其脑功能就会受到严重损害,脑神经细胞也会因脑部长时间缺氧而死亡[6]。
目前,临床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便是治疗脑梗死的两种常用药物。具体分析,阿司匹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一种,对环氧化酶-1 的活性可进行有效抑制,对花生四烯酸的转化也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止效果,通过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对脑梗死患者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但是,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且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起到良好的逆转效果。因此,可考虑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进一步加强抗血小板疗效[7]。
氯吡格雷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对血小板膜的腺苷二磷酸(ADP)产生可选择性的、不可逆的阻断作用,对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 或ⅢA 受体的结合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发挥出阻断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一般来说,氯吡格雷起到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前提便是经生物转化。虽然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可起到抑制效果,对TXA2合成也能起到抑制作用,但对于已经受到损伤的血管小管,则无法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因此,临床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有效弥补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对部分血管损伤患者无效的情况,从而发挥出更好的协同及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增加用药不会加大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与相关的研究报道相吻合[8]。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患者,通过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获得确切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