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2020-05-25陈锦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出血量

陈锦铭

胆道系统结石临床发病率提高,好发部位位于胆总管中下段,胆总管结石来源分两个: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时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寄生虫存在密切相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多因胆囊结石因胆囊管扩张至胆总管;临床胆总管结石属常见肝胆外科病种,尤以胆总管结石占比较高。常以传统开术为主,但该种治疗方式的恢复周期长,且易发生感染。胆总管结石近来呈增长的态势,发病原因较复杂,胆总管结石临床上短时间内有腹痛、高热、黄疸等症诱发休克。传统采取开腹手术会对患者局部造成较大创伤性伤害(术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所需时间长、恢复较慢[1]。目前随着国内的微创技术及知识的不断改进,很快的引入至医学外科领域;也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完善及成熟,不断加深对微创手术的认识,使腹腔镜手术不断在疾病诊疗中推广,可大大降低手术创伤。临床研究显示,应用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疗效,且已引起极大关注[2]。常规检查手段使部分不典型症体征患者无法得到确诊,从而错过有效治疗时机,但随医学腹腔镜技术的产生,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够确定患者病因,且具有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在镜下经较小切口就能探查整体腹部,有助于诊断观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根治术为首选之一,能广泛用于治疗。在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已不断普及应用,也成为了近来研究热点,甚至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腹腔镜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对病灶部位定位明确,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精度高、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疼痛度高及顺应性高等多种优势。因此,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也使患者不良反应呈降低趋势。多数研究者一致认为,早期对疾病应用腹腔镜疗效肯定,手术相对安全有效,且带有微创的特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在胆总管结石中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9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男33 例,女12 例;年龄24~72 岁,平均年龄(39.50±10.90)岁。治疗组男29 例,女16 例;年龄27~75 岁,平均年龄(40.20±10.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检查、病理检查,再行手术治疗;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其确诊依据按病历记载、临床表现及体征等;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插胃管、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预防患者感染,术前1 h 内静脉滴注抗生素,腹部常规备皮,气管内麻醉,取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部位至入腹后以顺或逆式切除胆囊,直至取出结石,再留置T 管及腹腔引流管至引流。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取头高脚低位,全身麻醉成功后用四孔法建立常规气腹,再建立气腹维持气压为14 mm Hg(1 mm Hg=0.133 kPa),操作时孔为剑突下约2 cm 或改良为剑突偏左肋缘下与左锁骨中线的交汇。置腹腔镜器械(德国腹腔镜配套设备)。腹腔镜下分离组织显露胆囊管、胆囊动脉,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后解剖并穿刺胆总管前壁。在无血管区沿胆总管纵向切开后置胆道镜(奥林巴斯胆道镜器械设备)完全将结石去除,再查胆总管、左右肝管有无残留,冲洗胆道后放T 型引流管,后缝合胆总管前壁,再切除胆囊,将 T 管引流从右肋缘下锁骨中线穿刺引出后顺利固定,置腹腔引流管1 根,冲洗后逐层缝合[3-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胆漏、皮下气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在临床中胆总管结石是最为常见的胆道疾病,手术治疗使患者承受更多痛苦且术后并发症多。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有效提高生存率,但因受术中视野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切除病灶不彻底、切口的愈合速度慢等,本身存在缺点较多,且耐受程度低,致治疗效果不理想[6-8]。患者若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将极大威胁身体健康,若护理未能引重视,后期存在复发率高的特点,也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等,因此需早期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此阶段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作为一种常用方式,具有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因此,合理有效选择治疗方案是关键。需及时接受医治、干预进而改善不良症状。医治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结石、临床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9-11]。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操作具有相对较简单,技术较成熟,对病部定位明确等多种优势,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正确方法,常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身体尽快恢复[12]。

本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7±4.1)h、住院时间(5.4±2.8)d 均短于对照组的(24.9±5.5)h、(8.5±3.6)d,术中出血量(53.9±20.1)ml少于对照组的(160.9±14.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疗效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下降。

综上所述,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可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行。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