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卷者说:避开这些误区,作文高分不难
——从审题、立意、论证、语言谈高考作文

2020-05-25策划执行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5期

@策划 执行/

从历年高考作文阅卷者的反馈来看:当下考生写高考作文普遍采用“抓关键词+画靶心证明”的模式。不管是面对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作文,大部分考生只是把文题当作一个“关键词”。选好“关键词”后,再用大量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缺乏必要的论证、推理,没有实在的辩证、逻辑。为了证明而证明,不但使得观点生硬,文章模板化,而且让作文论述肤浅幼稚,经不起推敲。也正因如此,当前作文存在一个怪现状:鸡汤故事打包堆砌,煽情文字肆意卖弄,名言警句装饰点缀,华丽辞藻整体包装,一篇作文就炮制出来了。这造成了当前高考作文均分为40分左右的现状。要解决这一问题,须从审题、立意、论证、语言多方面入手。听听阅卷者怎么说,我们写作时会少走很多误区。

审题篇

高考作文审题常见误区

@江苏徐 飞

审题是考场写作的第一能力。为什么说是第一能力?因为作文题既有规定性,又有开放性。规定性是防止套作,你必须依题写作,而不能自说自话;开放性是为你的写作才情提供空间,你可以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尽情发挥。所以,考场写作的前提是“写对”,只有在“写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写好”。

误区一:剥离语境,泛泛而谈。

考生在审题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殊不知,水草一旦离开了水就不再是水草。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材料如下: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面对这道作文题,有考生就从船主或修船工的角度提炼出“学会感恩”或“拥有职业操守”,为话题来写,而脱离了材料语境。在那年的阅卷报告中,明确写道:“若考生只是在文中泛泛而谈‘感恩’‘责任’‘职业操守’‘细节决定成败’等,则均应视作偏离题意。比如,谈‘感恩’,考生只能谈对关心、爱、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而不能泛泛地去谈对自然、社会、祖国、挫折等的‘感恩’。”

阅卷者说:你要避免从材料中抽取话题泛泛而谈,而要将水草放还水中,在材料语境中把握关键词的语义。如果写“拥有职业操守”,不能写成商人不缺斤短两、不掺假货等。在这则材料中,修船工的职业操守体现出主动而为、行善而不宣扬的特点。

误区二:勉强沾边,若即若离。

审题时完全跑题的情况毕竟很少,很多情况下是勉强沾边,与题意若即若离,就像射靶一样,不能击中九环、十环,往往射在三环、四环的区域。以下面这道作文题的审题为例: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写“笑对人生”“用诗意行走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等。你不能说这些立意不对,但又确实与材料的核心意蕴有距离,不够精准。材料中众人面对的境况是“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如果延展到人生,应该是人生中的逆境、困境,因此上面所列的立意不如“笑对苦难”“以诗意化解困境”“改变心态,化苦为乐”来得精准。

阅卷者说:建议你学会运用“复眼”审题法。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会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审题,就不会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能够整体把握,抓取多个要素作精准表述。

误区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材料作文可以选取一个角度来写,于是有些考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而只就局部进行立意。且看下面这道作文题材料: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考生在审题立意中常犯的错误有:由老人不满意得到的是半碗红薯干而立论“知足才能常乐”“感恩心理不可缺”。由莫言对老人的气急败坏让老人滚而立论“冷漠是可耻的”“给别人一个微小的帮助”。由莫言母亲把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而立论“愿温情常在”“生活有爱才美好”。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照,所抓取的材料枝节处与材料整体意蕴毫无关联。

阅卷者说:建议你审读材料时,先整体观照,再选取角度。上面这则材料从整体思考,我们会发现材料的核心范畴是“行善”:富贵中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行善更值得尊敬;有人格的尊敬,行善弥足珍贵。在此基础上,再从莫言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从莫言母亲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助人应发自内心的真诚”等。抓住材料的核心范畴,执大御小,选取合适的角度,就不易犯盲人摸象类的低级错误了。

误区四:近义混淆,概念偷换。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读题时,有些考生容易将相近的概念混淆,以至于偷梁换柱,另起炉灶。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可怕的是写作者全不知晓。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接受。人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昂、奋进,充满期待。

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很明显——“未完成状态”,但不少考生在作文中大谈残缺美,举维纳斯、史铁生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还原这些考生的思维链条:未完成——完不成——不完满——残缺——残缺美。表面看来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问题恰恰隐藏其中。“未完成”不等于“完不成”,“未完成”只是过程和状态,有完成的可能性,而“完不成”却是结果,已然成为现实。两者虽有相近处,却有明显不同,而某些考生混为一谈,致使偏离题意。

阅卷者说:建议你在审题立意时,能借用材料关键词表述的就尽量用材料原词;如果需要你进行转述的,也尽可能要符合材料原意。

误区五:先入为主,经验误导。

有一年南京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是: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不少考生看到熟悉的关键词“细节”,立刻产生经验式的条件反射,迅速联想到“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而忽视了这道作文题中“细节”的特有内涵: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等。此细节非彼细节!而犯这类错误的考生,显然是受到经验的误导。

阅卷者说: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十二个字提醒你:“熟悉题陌生化,陌生题熟悉化。”遇到熟悉题,要格外谨慎冷静,当作陌生题来处理;遇到陌生题也不要心慌,而要耐心寻找与熟题的关联。

立意篇

高考作文立意常见误区

1.反弹琵琶,过犹不及。“反弹琵琶”指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但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2.赞美灾难,不顾实际。“灾难的唯一意义,就是灾难。”面对灾难,总有些文章为灾难大唱赞歌。随着“冠状君”一词的流行,我们也领教了有人赞美起灾难来是多么令人发指,这种人性全无的文字确实是另一种“瘟疫”。

3.赞美时代,大而无当。以2018年高考作文“世纪宝宝”写文章装“时光瓶”为例,阅卷归来的老师流泪吐槽:从奥运会到大地震到太空课到村村通,八成考生都在一边扩写“大事年表”,一边狂喊“我骄傲!我自豪!”的口号,浮华虚妄,大而无当,“读得人二便失禁,双目含粪”。(阅卷语文老师原话)。为了让自己显得道德高尚、思虑深远,许多考生会刻意拔高文章的主题,动辄言情怀、天下、梦想,而这些宏大而空洞的词语,并不能有效展现写作者真实的所思所想。

4.赞美生活,浮言滥语。“真诚、深刻”是好文的标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多是既丧失“真诚”又丧失“深刻”的“双丧文”。你让他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他会不假思索地踢开自己的母亲,直接讴歌“祖国母亲”,他永远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母亲无暇欣赏明月,明月有暇欣赏母亲。”一上来就是“虽远必诛”。他以为他这样写是讨巧的,会让阅卷老师龙颜大悦,实则让人反感至极。

阅卷者说:作文“反弹琶琶”的安全边界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陈 婧

刻意反弹琵琶以求出挑的文章,很容易被当作偏题甚至跑题,最后落进超低分卷子中。跳出雷同不难,同时还能“安全地”着落,这才是高考作文。

一句话,“反弹琶琶”,一定要确保文章的安全性。确保反弹琵琶的安全性,我们就有必要落实“反弹琶琶”的三个边界。

一、“反弹琵琶”,须合“理”。

反弹要合“理”。这才是写作最基本的安全。我们知道,“反弹琵琶”是创新的思维品质,是敢于质疑、怀疑的人文精神。但是,对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思想观点,要敢于质疑,敢于大胆设想,标新立异,这些只是基本前提。提出并阐发与众不同的合“理”的观点和见解,才是目的。

我们先来两组“反弹琶琶”的例子:“班门弄斧/弄斧就要到班门”,“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它们成立吗?成立。因为后者合“理”。甚至是对常规更“深刻”的思考。“弄斧就要到班门”,因为想要在某一领域登堂入室,当然要找行家才行。“胆大人艺高”,因为胆大的艺人更敢于向高难动作挑战,有胆儿,才能创出新境界。

“反弹琵琶”时“理”的成立,是关键和核心。来,问一下,“青年人要自强自立,不应该拼爹啃老”。反弹琵琶,就是“青年人要拼爹啃老,不必自强自立”。这就错上天了。不合“理”,且违背了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自然不安全。

二、“反弹琵琶”,应遵“情”。

“反弹琶琶”应遵“情”,符合基本的人性人情。尤其不得违背写作材料本身的情感主旨。

“其实您很过分,您总是发成堆成堆高质量的卷子,美其名曰享受;您还会占别的老师的课……感谢曾遇见过您,在我们最好的青春里。”

这位考生与一般的考生落笔不同,他观照“小林漫画”里老师的“毕业”,反弹琵琶,另辟蹊径。语言真实,风趣。“反弹琶琶”应遵循材料的“师生情”情感主旨,这很重要。当然,这位同学也做到了。

面对疫情,同学们的作文基本是清一色的“最美逆行人”。这情感本身设定没有错。但是,为了主题的感人和正确,很多同学不惜“歌颂灾难”。很多网友说,“这次疫情幸亏发生在中国”。“幸亏”?苦难和牺牲,就是苦难,就是牺牲。情感设定,不可违背人性人情。“错误首先是错误。承认它们是它们,我们才有可能是别的。”为了主题,歌颂牺牲,就有悖于人情。

奔赴武汉出征的女性医护人员“自愿剃光头”,为什么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反感?这里面就有拿“付出和牺牲”制造表演的意味。写作情感要明确,但是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还应层次分明。若情感的维度,始终设定单一,反而是很荒谬和不可取的。

三、“反弹琵琶”,当“辨”论。

“反弹琶琶”写作,要求学生敢于深入自我思辨,敢于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只有这样,才能从自我的偏狭的立意局限中主动走出,才能防止文章陷入无理的狡辩、诡辩。

“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菲茨杰拉德说。有智慧的人,必然能够兼容下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念。笔者的课堂,经常会让辩论高手参与“自己辩自己”的环节,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思维的升级。

“作文即做人”“以公民的姿态,做理性的表达”。这是我们平日要保持的思维品格。网络上缺少批判理性的口水文为什么汪洋恣肆?就是很多人都缺乏理性表达、质疑自己的环节。

对于一个人而言,理性的思考,避免思考问题极端化,同时兼容多元的观念,保持思辨的表达习惯,方可拥有写作上的真正安全。

论证篇

高考作文论证常见误区

1.举例论证,罗列素材。所谓“举例论证”,指的是列举诸多相似事例,来证明论点成立。考生作文中的举例论证,缺乏论证过程,往往只是罗列素材,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例,可谓“先有弹孔后有靶心”。最典型的“举例论证”,莫过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举了六个出身苦难而终成大人物的例子——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进而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一个结论。这种“举例论证”的错误在于,孟子举出一万个出身底层饱尝苦难的成功者,他人亦可举出一万个出身显赫未逢苦难的成功者。对多数人而言,苦难只是纯粹的苦难,显赫的家世却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更宽阔的眼界、更多的机会。

2.对比论证,缺乏逻辑。比如,有考生作文写道:“当醉酒的司机碾压了一个孩子时,我们追究的是这个醉驾的司机,而不是他所驾驶的汽车。当有人用枪射杀了一个孩子,我们追究的则是这把枪。我们难道不应该去追究用枪杀人的人,而不是枪本身吗?”这种类比,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被车撞死、被枪打死,固然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私人汽车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私人枪支却不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两个相似性100%(或接近100%)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所以,对比论证,往往只能提供某种逻辑上的“偶然性”。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的论证错误还有:泛泛空谈,抽象含糊;生搬硬套,片面绝对;偷换概念,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硬贴标签;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一篇作文写道:“幸福来自于是否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坚持。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隐逸,‘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放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不羁,都源于他对诗歌的无限热爱,李白是幸福的。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不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的不忍,都源于他对宋词的热爱,柳永是幸福的。”但作者忽略了李白和柳永的生活轨迹真就是他们一心所愿?那些曾经匍匐在权位面前的熟悉身影你可看见?

阅卷者说:在追问中构建论证严谨思维

@杨仕威 郭 平

议论文写作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讲逻辑就是讲推理,那些不分主次、先后,不辨真假、正伪,不明整体与局部、原因与结果,不懂演绎或归纳等情况就成为了议论文写作的大忌,也成为考生议论文写作的思维瓶颈。

我们该如何突破这些思维瓶颈?可采用连续性追问法,并在追问中优化思维路径,思维推进都是依赖“追问”来完成的。问哪类问题就朝哪个方向思考,问题即方向。在某个方向上思考的程度又将引发新问题的产生,即形成新的追问。有了问题指向,在问题的引导下,思考就能不断深入。

观点追问

1.追问概念。要理解别人的观点,首先要把握别人观点里的关键词。观点里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关键词有限定吗?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跟通常意义上的这个词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好几个关键词,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些关键词的关系里,有没有隐含的条件和特殊的语境?这些都需要进行概念上的追问,直至把它们思考明白。比如,2017浙江卷作文题目中作家的观点“人要读三本书”,“书”是关键词。对这个关键词有限定:“有字”“无字”“心灵”。但这个限定还不是很明确,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应该都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它们应该还有许多隐含的条件和特殊的语境。比如“有字”可以指向的是文化,“无字”可以指向的是社会生活,“心灵”可以指向个体自我,这样“三本书”的范围就具体化、明确化了。另外,作家所说的“有字之书”,还有隐含的条件,那就是“有字之书”并非包括所有的读物,它更应该趋向于人类文化经典,在丰富人生阅历、滋养人类心灵、提高人生价值等方面有积极意义的书。有一篇高分作文就能抓住这一点,在行文中对“有字之书”进行补充限定,这样写道:有字之书是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在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的书,是“融入前人经验和智慧的书”。

另外,“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在作家观点里没有明说。实质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也可能各有侧重。比如,作家把三者递进起来,从通常意义的“书”即“有字即为书”说起,再扩大到社会生活,再反观到人之内心。要评说,就要学会追问概念,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问题。这是理解别人观点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出自己观点的前提。

2.追问结论。主要结论是什么?这个说法对吗?我能接受这个观点吗?如果要接受这个观点,有没有附加的条件?这个附加的条件可以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结论可以来替代它?如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行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背离。

材料包含有两种观点:“文品如人品”和“文品与人品背离”。观点要成立必须是附加有条件的,正如某考生在《且以作品论英雄》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这时才可以说“文如其人”。但“高尚作品背后不一定是脱俗之人”,因此“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背离”。同时,也需要追问己见。我的主要结论是什么?这个说法对吗?别人能接受吗?有没有更好的可以来替代它?

论证追问

1.追问理由。有没有理由证明或证实这个观点?若有,是怎样的理由?若没有,可能的理由或隐藏的理由是什么?比如,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你若认同这个观点,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或证实这个观点?有考生就顺着作家的观点列出了三条理由:一是“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二是“从有字之书中获得的思想体悟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三是“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所以人要读这三本大书。

2.追问过程。这些理由是不是可以一一接受?这些理由充分吗?它能说服我吗?是否有其他相关的原因可以强化这个观点?有没有其他的相关原因弱化这个观点?其论据是否还有其他可以补充的?或者说完全可以用其他论据来替代?还有没有什么漏洞?等等。所以考生在论述过程中,要就每一条理由再做深入分析,为理由的成立寻求普遍性的规律,从而获得理由成立的保证,也就是通过大家普遍认同的带有规律性的判断来让理由成立。同时,还需要一些用于支撑的事实材料。

对观点和论证的不断追问过程,也是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据此展开思维,即可成文。当然,如果在追问对方观点和论证的过程中,发现漏洞或问题,就需要反驳对方,形成己见和自己的论证。同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是否成立,是否经得起别人的推敲,首先得需要自己先推敲一番。

语言篇

高考作文语言常见误区

为了让文章显得有才华,许多考生会刻意运用修辞,譬如排比、比拟、引用,但单纯为了好看而忽视了内涵,则得不偿失。高考作文要求语言优美,但“语言优美”不等于“语言炫耀”。过分追求语言文字的优美,成了“语言炫耀”,这样的考生犹如“书橱”“书包”“书房”,充其量,他们只不过是书的管理员,而不是真正的运用者,他们不能从书中概括出自己的思想,缺乏深度领悟,这样的作文得不到高分。如果你的作文还是以下这种无法说明任何道理,纯粹铺陈文采的句子,一定要当心了。

阅读便是生活,是一种关于诗意与远方的生活。我们一路走来,经由溪泉一般清澈的童年,花海一般靓丽的青春,路上的点点私语都会是行囊里最珍贵的记忆。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孟德那样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或许有一天,我们感激曾经恰考生少年,风华正茂;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岁月如此静好……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

不要向往大海的汹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反顾勇向前!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误区还有语言艰涩难懂,文白夹杂,中英混杂,充满网络用语。高考大纲对于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表达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规范的语言来写作。

阅卷者说:抒情化语言无助于高考作文

@孙绍振

我见过有些考生抒情散文语言写得非常有才气,但是不管多么有才华的文章,都暴露出一个弱点,那就是耽于抒情,没有自己的思想,主题不严密,缺乏思考层次。比如,我看过一篇考生作文,主题是“热忱”。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将“青春的年华”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逻辑的。“人生态度”和“青春年华”不属于同一范畴,构不成矛盾,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何谈得上转化呢?可是作者根本不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复讲“青春的热忱”。一会儿讲“青春的热忱是知识的渴求”,一会儿讲是“渴望与奋斗的决心”,是“修养自身”,是“成功渗透了的奋斗的血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是“未来的希望”,是“不会被绝望所掌握”。最后说“青春的热忱是永远前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勇气”,结论是“不应该以热忱突破时间的藩篱,来感叹青春的泛黄”。

这是很典型的语言“混乱抒情”。文章中存在的主题片面、概念转移、观点与材料脱节等缺点,可以说是比较低级的。要主题全面、概念一贯、观念与材料统一,就要符合逻辑思维基本概念内涵统一的准则。由此可见,抒情散文写不好,原因却在缺乏议论文的起码基础。抒情可以片面取胜,满足于抒情就肤浅了。作议论的基础就是全面(至少是正反两面)分析,这本是常识,可是在我们的作文写作当中,好像不存在。

我当然也见过写得好的作文。张家港中学考生黄冷千就是一位,他对樊於期的死提出了和司马迁不同的看法:

荆轲要带上他的人头见秦王以复仇,於期也不啰唆,既如此,人头只管拿去!真正豪迈极了。但若我们理性地想一想,这不过闹戏而已。秦燕之间的政治军事矛盾重重,岂是一刺即可化解的?即使匕首刺到了秦王,也刺不灭秦国,反倒可能引发对燕国的反击。如此看来,樊於期的死是不是很不必要,或者有些幼稚?

这个考生,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把樊於期当成完美的英雄去抒情,而是在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英雄的视死如归变成了“幼稚”“闹戏”。在考生作文中,这种揭示问题、展开矛盾的思维方式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作者在对立面中展开分析:“当时樊於期对秦国的购赏,虽计不知所出,但料想凭自己的身份复仇绝不可能。”加上他对燕太子丹又“太冲动又重情”。在正面分析了樊於期从容献头缘由之后,又从反面说明他别无选择:“从武、生猛,使他不能为屈原;冲动、直爽,使他不能为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被英雄”,在历史上留下无奈的一笔。不管作者对樊於期的死的阐释是不是正确,由于从樊於期本身揭示了矛盾,又在外部,拿屈原、韩信树立了对立面,进行了内外两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了,就是独立思考的成果了。而且他的语言不是套话,反而带着某种调侃意味:“秦王要悬赏砍掉他的脑袋,干脆就把脑袋给你,就算成全你了。”“古今重义之人不可胜数,樊於期有幸在《史记》中留一笔,算是不错的了。”最后,调侃的意味变成了反讽:“樊於期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反倒为他套上光环,既满足了荆轲之计,又能较为畅快地离开。”描写死亡,不用庄重的“献身”,也不用口语的“送命”,而用“畅快地离开”,显得多么潇洒。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作者不但有头脑,而且有语言才华,实在不可多得。

★结语★

从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我们今天的文题更强调思辨,可以用“三多”来概括当前思辨作文的命题特点:一是多主体,材料中涉及的主体越多,考生的选择余地就越大;二是多元,材料往往具有很大的讨论性,且材料本身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性,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三是多项组合,给出一定的选择权限,让考生自由选择其中感受深刻的选项,自由组合主题。

不论哪一种命题方式,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让材料的价值取向具备多元性或多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考生的个性,以便让其在真实的语境中相对自由地展开辩证说理,让各种价值有了碰撞的可能,从而为思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本期的阅卷者说,无论审题、立意还是语言、论证,其核心指向也是“思辨”二字。高考命题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写作也应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