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打零工为就业做加法

2020-05-23李长安

环球时报 2020-05-23
关键词:零工市场主体失业率

李长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问题被置于特殊重要的位置。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压力骤然增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是该指标自公布以来的最高点。在重点群体方面,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用工需求减少和外出打工难度增加,农民工转移就业数量有所减少。此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也遭遇更多的困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就业工作,是必须守住的“红线”和“底线”。自去年两会首次提出就业优先政策后,中央及地方均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就业优先政策体系逐步形成。特别是疫情期间,就业优先政策的出台更为密集,力度更大,为守住就业“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就业首先要保发展。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报告也强调,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保就业就是要保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市场主体是吸纳劳动者就业最重要的载体,只有市场主体稳定,就业才能稳定。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加大了减税降费的力度,扩大稳岗补贴资金发放范围,不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保就业还要抓住重点群体。精准施策,确保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实现多方面就业是为扩大就业“做加法”的有效途径。应大力发展和规范零工就业和灵活就业。目前,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疫情期间,“共享用工”模式得到发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此外,在线教育、网络直播、游戏娱乐等互联网产业逆势而上,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创造更多的新型就业岗位。同时,零工用人单位需规范用人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把吸引就业群体的巢筑好。

围绕上述工作,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各项政策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紧紧围绕着稳就业、保就业这个中心任务和目标展开,基本形成了各项政策聚力就业的局面,这是确保完成今年就业目标的重要保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就业目标相对往年均有所下调。比如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只要就业优先政策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和落地,上述这些就业目标就能够顺利完成。需要指出的是,鉴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的就业目标设定往往保留一定的空间,留有适当的余地。比如过去几年我国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度目标基本设定为1100万左右,但年底实际完成的均超过了1300万人。这也增加了我们顺利完成全年目标的底气。▲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零工市场主体失业率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零工经济面临哪些人力资源挑战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零工经济
超能零工战队
零工经济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