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研究

2020-05-23周建华

中国园林 2020年4期
关键词:遗存城市公园共生

周建华

邹顺兰

周晓成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是指在公园红线范围内含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这类公园既具备城市公园的基本功能,又能够传承城市文脉、体现公园特色。因此,在其改造与更新中既要传承与保护历史遗存,又要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如何平衡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改造与更新的关键!共生理论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强调的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多层次、多领域去缓和各种事物矛盾对立的状态,寻求一种共生关系[1]。这为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综述

针对不同类型公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城市公园作为由多个景观因子构成的“有机体”,其改造与更新必须遵循整体性、阶段性、延续性和适宜性的原则,同时建立集新建、改造、保护于一体的整体更新措施体系[2],调整布局结构、更新场地功能、优化景观细节、兼顾公园整体[3];也可通过设置基底层、保护层和拓展层的方式对城市公园进行统筹规划和有机更新[4]。基于城市双修理论,公园应从修缮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环境、完善道路结构、整合功能空间、增强开放性及丰富精神文化内涵方面进行改造与更新[5]。

城市公园是城市地域文化、传统精神品格和现代居民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在改造与更新中,应充分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场所精神的传承,注重多种文化空间协调平衡及独立文化空间再现提升,采用保留、维护和提升的方法完成对公园历史文化景点的改造与更新[6-9]。而从生态视角出发,学者们从近自然的植物配置、中水及雨水的合理利用、自然及乡土材料的应用、土壤污染的生态治理与恢复、水体的生态净化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10-13]。

共生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及工业遗产的改造与更新中应用较为广泛,学者们分别提出了时空、文化、功能和空间共生的策略措施[14-18]。共生理论在城市公园的改造与更新中应用较少,但其核心思想适于指导解决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中的关键问题。

2 共生理论的解读

共生理论最早作为生物学概念由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1879年提出,刘威斯等生物学家相继对“共生”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共生、寄生和互惠共生等方式。20世纪中期,诸多学者在不同领域对共生理论进行了研究,使其得到了扩展和推广[19],其中社会学和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与本研究密切相关。

图1 本文共生理论基础

2.1 社会学领域的共生理论

社会学领域的共生理论主要是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探讨系统共生属性的建立、发展与调整,以期实现系统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1)共生单元:指构建共生体或者共生关系间进行能量交换的基本单位,是构建共生系统的基础。

2)共生环境:指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分为正向环境、中性环境和反向环境。

3)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或结合的形式。对称互惠共生是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能够产生最大的共生能量,推动各共生单元不断进化[20]。

在共生系统三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任何共生关系都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1]。

图2 本文共生理论框架

2.2 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

黑川纪章创新性地把生物学中的“共栖”和佛教中的“共存”引入建筑和规划之中[22]。他认为共生是在包括对立与矛盾在内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尊重个性和圣域,并扩展相互的共通领域的关系[23]。

1)圣域理论:圣域是由于存在着自我禁忌的根源和称之为文化自尊心的根源而形成的神秘领域,也称之为不可理解的领域。

2)中间领域理论:所谓中间领域,就是形成共生关系的双方,在保持对立、竞争的时候,大多会在时间上延迟冲突,在空间上设置缓冲地带,这里的延迟和缓冲就是中间领域[24]。

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强调各种不同领域的共生,承认并尊重对立双方的“圣域”;其次,在对立双方之间寻找其共通之处作为“中间领域”,来缓解对立双方的矛盾,从而达到共生。

3 共生理论与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

3.1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共生理论基础

社会学与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分别构成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图1)。

3.2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共生理论框架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自身就是一个共生系统。“圣域”为共生单元,即历史遗存领域和非历史遗存领域;“中间过渡领域”为共生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共生模式;确定公园为对称型互利共生模式(图2)。

3.3 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共生策略

3.3.1 文化方面

1)梳理文化脉络:充分调查整理公园历史遗存,对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进行分析定位,确定公园文化的主次,奠定全园的文化基调,建立公园文化体系。

2)保护历史遗存:充分保护公园历史遗存,对其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使公园文化脉络得以延续。

3)平衡异质文化:充分尊重不同类型历史文化遗存的“圣域”,基于公园文化基调平衡各类异质文化的表现力,使多元文化在公园中和谐共生;同时积极应对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3.2 功能方面

1)调整遗存功能:基于历史遗存的类型、功能现状、全园功能布局等因素适当调整历史遗存的功能。

2)更新公园功能: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在历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更新后,其功能也需要更新与调整,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3)优化功能分区: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构建有秩序的活动形式,带来舒适的游览体验,应依据历史遗存的类型和地形地貌等因素优化公园的功能分区。

3.3.3 空间方面

1)延续空间肌理:对历史遗存空间应最大限度保护和延续原有空间的形态与肌理,对局部不协调的部分可进行最小干预的优化调整,以实现历史遗存空间的原真性保护;非历史遗存空间及新增过渡空间应尽量与历史遗存空间有机协调,以实现公园空间肌理的延续。

2)并置新旧空间:公园中的新旧空间可采取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都协调并置的手法,使空间一脉相承、和谐共生;也可在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上采取不同的并置手法,使新旧空间既相互联系,又能突出旧空间的历史感与新空间的时代感,体现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新旧空间的共生。

3)完善空间秩序:在延续公园原有空间秩序的基础上,可应用景观要素进行空间再塑造,并通过交通体系和过渡空间将分散的景点空间连成整体,形成公园空间新秩序。

图3 已成寺庙的古南园

图4 荒废破败设施

4 实践案例——江西省南屏瀚峰文化公园改造与更新

4.1 公园概况

南屏瀚峰文化公园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建于1991年,是江西省最早的县级综合公园。公园地处县城南侧,北侧地势平坦,南部为陡坡林地,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绿化基础良好,有一定的景观服务设施。公园原占地面积约25.00hm2,规划面积约80.00hm2。

4.2 公园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基于现场勘查与问卷调查的公园主要问题分析

采用现场勘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共发放基于SD法①设计的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4份,回收率为94.67%,其中有效问卷268份,问卷有效率为89.33%。各调查因子分5个等级并赋值:很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很不满意(0分)。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及平均分值计算[25-26](表1)表明:公园功能分区混乱,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缺乏过渡空间、林下空间及群体活动空间;公园文化脉络不清晰;历史遗存缺乏有效保护,且功能单一;公园外部车行交通不畅,园内交通不成体系;植物景观缺乏层次及季相变化;建筑及小品设施破旧,景观效果不佳,且无法满足功能需求;公园红线不合理。

4.2.2 基于共生理论的公园具体问题分析

基于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共生理论的解读,分析提炼出公园在文化、功能与空间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表1 南屏瀚峰文化公园SD问卷调查与分析

1)文化方面。

(1)文化脉络不清晰:公园中存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后续增加的文化景点(表2)。分别代表着崇文、纪念、红色和宗教4种文化类型。但由于公园原红线划定不合理、后期建设与管理无序等原因,公园未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2)历史遗存缺乏保护:由于理念、经费和管理等原因,部分历史文化景点缺乏有效保护与维护,甚至已改变性质与功能(图3)。

2)功能方面。

(1)功能分区混乱:鉴于建园时的规划理念、投资限制和后期管控等原因,公园功能分区呈现“一锅粥”的混乱局面。

(2)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公园经过近30年的风雨,大部分基础设施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图4),现有功能也已与当下时代需求脱节。

(3)历史遗存功能单一: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和科学的功能定位,建成后又疏于维护管理,公园大部分历史文化景点仅存观赏功能,文化价值丧失。

3)空间方面。

(1)空间秩序混乱:公园原是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中心而展开的规整中轴式布局,但由于后期缺乏有序管理,整个公园空间秩序混乱,缺乏主次、疏密和收放变化。

(2)过渡空间缺失:受建园之初规划范围的限制,大部分历史遗存孤立存在于公园范围外,彼此间缺乏空间与交通上的联系。

图5 历史遗存的保护

图6 文化的聚集与同化(渊明纪念馆-渊明湖-崇文塔)

4.3 公园改造与更新的共生策略

4.3.1 文化方面

1)梳理文化脉络:梳理公园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革命烈士纪念碑-渊明纪念馆-崇文塔-岳王庙-将军墓-太子塔-古南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文化脉络体系,并确定“崇文”和“纪念”文化为公园的主体文化。

2)保护历史遗存:根据历史遗存的级别与现状,分别采取严格保护、适度修缮、优化布局、美化环境和恢复重建等措施进行保护与完善,以达到保护历史遗存、传承公园历史文脉的目标(图5)。

3)平衡异质文化:依据历史遗存的历史渊源、历史价值及空间位置,确定其平衡与共生的策略:崇文塔是全园历史价值最高的历史遗存,通过恢复历史记载中的状元坊、崇文寺等景点,进一步丰富与充实崇文文化内容;通过渊明湖的营造加强渊明纪念馆与崇文塔的视线与空间联系,达到同类文化的聚集,实现“崇文”文化内容的延展与同化(图6)。将孤立于山脚的岳飞雕像移至岳王庙的中轴线上,并增设精忠阁与牌坊,形成像-寺-阁-坊的空间布局形式,强化岳王庙的纪念功能;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公园北部的文化核心,红色文化主题突出,重点在于保护和延续其空间形态与空间肌理。公园总体上采用过渡空间的转换与链接、视线和交通的组织与联系实现公园异质文化的共生。

4.3.2 功能方面

1)调整遗存功能:综合考虑公园中历史遗存的现状功能及使用人群的需求,丰富、调整历史遗存的功能(表3),重点对崇文塔和岳王庙进行了功能调整,并对古南园做出功能调整建议。

2)更新公园功能:在保留公园现有部分功能的基础上,增设滨水绿道、林下空间(图7)、运动场地、山林健身步道及休憩景点;增设水体满足滨水休闲与观景;改造兰苑花圃,满足兰花、盆景、书画展览和品茗等功能,兼顾公园园务管理;淘汰儿童区原来破败、落后的设施,设置参与、体验、智力型的活动场地及游乐设施(图8);保留门球场,增设跳舞、太极拳、遛鸟的场地;实现公园的功能更新。

3)优化功能分区:以公园原有功能分区为基础,对功能区的位置、范围做出优化调整。同时增设体育活动区、山林文化游赏区、园务管理区及科普文化区,实现公园功能区的优化。

4.3.3 空间方面

1)延续空间肌理:在改造与更新中,对历史遗存空间最大限度地延续原有空间形态与肌理,只对局部做优化调整。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改造基本延续了原有空间肌理,碑前的假山水池改造为镜面水池,体现宁静肃穆的纪念氛围(图9),其他历史遗存的改造莫不如此。非历史遗存空间的改造及新设过渡空间也尽量与历史遗存的空间形态与肌理形成呼应与协调。

2)并置新旧空间:在延续公园规整中轴线式的总体空间格局基础上,新旧空间的并置主要体现在历史遗存空间与新增过渡空间的共生中,具体而言:(1)主入口广场与儿童活动空间之间采用疏林草地来过渡;(2)渊明纪念馆与崇文塔之间通过湖面来过渡(图10);(3)在中轴线衔接渊明纪念馆处,空间轴线发生了转折,运用广场来过渡(图11)。这些过渡空间尺度都较大,可以独立成为新的景观空间,并具备自身的功能,空间形态与肌理上与公园总体格局也有较强的呼应关系,从而弱化了新旧空间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空间的共生。

3)完善空间秩序:在分析梳理公园原有空间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塑造地形、梳理植物空间、改造原有景观空间及营造新建景观空间等手段,建立主次分明、收放有序、疏密有致的公园空间新秩序。

表2 南屏瀚峰文化公园历史遗存

5 结语

基于理论研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策略。

文化方面:保护历史遗存、梳理文化脉络,通过对遗存“圣域”的控制来平衡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强化公园主体文化,弱化次要文化;当历史遗存分布相对集中的时候,弱化“圣域”,而当历史遗存分布相对分散时,强化“圣域”。

功能方面: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历史遗存做出延续、融入和置换3种形式的功能调整;充分结合时代需求完成公园功能的更新;整理公园现状资源,优化公园功能分区。

空间方面:延续空间肌理,协调空间的形态或构成要素促进新旧空间的并置;通过过渡空间的营造来链接和转换相邻空间,强化公园空间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地形、植物等景观要素进行空间再塑造,建立与完善公园空间新秩序。

表3 南屏公园历史遗存功能调整

图7 林下空间

图8 儿童游戏区

图9 革命烈士纪念碑空间肌理的延续(9-1 改造前;9-2 改造后)

图10 渊明纪念馆与崇文塔的过渡空间——渊明湖(10-1 改造前;10-2 改造后)

图11 中轴线与渊明纪念馆转折处的过渡空间——广场(11-1 改造前;11-2 改造后)

将共生理论运用到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中,是对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今后的研究更加深入与全面。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

注释:

① 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简称SD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

猜你喜欢

遗存城市公园共生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藏传佛教觉囊派绘画遗存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