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因素及排液点优选
2020-05-23马俊杰熊好羽马国光何金蓬尹晨阳
马俊杰,熊好羽,马国光,何金蓬,尹晨阳
(1.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2.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500)
煤层气压力低、产量小,开采过程中常含有大量的液态水,集输管道容易出现积液问题,使得集输管道摩阻增大、输气效率降低、腐蚀加剧、压力损失过大[1-3],给集输管道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减少集输管道压降,提高集输效率,对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位置进行预判并采取一定排液措施,对管道安全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排液时, 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的风险较高,管道持液率[4-6]对管道形成积液具有重要影响。 曾祥柱等[7-9]分析了凝析气管道、起伏湿天然气管道、水平管路中管道流量、管径、气体组分等对管道持液率的影响,发现了管道内持液率变化规律;有些研究者[10-15]分别用HYSYS软件、FLUENT软件、实验等方法,在持液率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积液严重管路进行预判, 分别采取控制外输气温度、增设分离器、绕管排水法、泡沫喷射表面活性剂来解决管道积液问题。
可见,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在于分析管道持液率对凝析气、湿气管道积液的影响并以此提出排液措施,而对于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问题以及相应排液措施的研究较少。
1 计算模型
1.1 软件选用
计算管道的流型、压力、持液率时,不同管道工艺模拟软件的精度不同[16]。 模拟软件可分为稳态和瞬态。 前者采用经验公式作为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在模拟时没有时间参数的设置;后者采用机理模型作为依据进行计算,模拟时有时间参数的设置[17]。常用的稳态、瞬态多相流模拟软件及其特点见表1[18]。
表1 多相流模拟软件分类及特点
经调研, 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OLGA是目前多相流领域使用频率较高,计算误差率较低的模拟软件, 同时OLGA软件在石油领域也获得了较好的认可,被诸多国际石油工程公司指定为多相流管线设计软件的依据。
本文利用模拟软件OLGA建立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计算双流体模型,分析了入口流量、管径、气液比和出口压力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的影响,得到了煤层气集输管道各管段持液率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比选了基于管道持液率、流型、压降和排液点个数的4种排液点设置方案。
1.2 双流体模型
OLGA软件采用双流体模型, 双流体模型主要由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组成, 可分别对气液两相建立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能较为准确地计算煤层气集输管道内积液相关参数[19]。
(1)质量守恒方程
气相质量守恒方程:
液膜质量守恒方程:
液滴质量守恒方程:
式中:ρ为密度,kg/m3;A为管线过流横截面积,m3;G为质量源,下标g、L、D分别表示气相、液膜、液滴,kg;φg、φe、φD分别为两相之间质量传递速度、液滴携带速度及沉积速度,m/s;Vg、VL、VD分别为气相、液膜、液滴的体积分数,%。
(2)动量守恒方程
气相与液相满足如下动量守恒方程:
液膜满足如下动量守恒方程:
式中:p为压力,kPa;vr为相对速度,m/s;a为管线轴线与垂线的夹角,°;下标i表示气液两相主体之间的界面;Sg、SL、Si分别为气相、 液膜及气液两相间的界面润周,m;λ为摩阻系数, 无因次;g为重力加速度,m/s2。
且有:当液膜蒸发时,如φg>0,则va=vL;
当液滴蒸发时,如φg>0,则va=vD;
当气相凝结时,如φg<0,则va=vg。
(3)能量守恒方程
气液混合物满足如下能量守恒方程:
式中:E为单位质量的内能,J/kg;H为高程,m;HS为质量源的焓,J;U为管壁的传热量,J;mf=Vfρf(f=g、L、D)表示质量,kg。
以上三个方程,所有流型都适用,然而对于一些流型,例如段塞流,公式中跟液滴相关的内容可以省略。
(4)压降方程
式中:T为环境温度,℃;Rg为气体常数, 取8.3143kJ/(kmol·K)。
1.3 适用性验证
OLGA采用双流体模型, 以三个守恒方程及压降方程为基础来判断管道内流型,并计算出相应的压力、温度、速度及持液率。
潘峰等[20-22]用OLGA分别对龙岗气田某湿气输送管道、海底立管和海底水平输送管路、鄂南油气区混输工艺建立水力计算模型,分析了管道地形起伏程度、管道气体流量、管径、含水率等因素对管道水力特性的影响,并将实际工况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为气田集输管道、海底管道、混输管道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坤[23]用OLGA对煤层气集输管道的流量、管径、含水率、压力进行模拟研究,得出含水率过高的煤层气管道内会生成积液,应考虑管道排液问题。
王国栋等[24]用OLGA模拟流量、管径、含水率、压力、组分对凝析气管道持液率的变化规律,对凝析气的积液问题具有很大意义。
王文光等[25]将普光气田现场数据与OLGA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数据精度较高、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小,可以应用于湿气管道模拟。
可见,OLGA 软件应用较广且计算精度高,OLGA软件计算模型对起伏管道、凝析气管道、煤层气管道都具有适应性。
2 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影响因素分析
某煤层气集输管道长度2km, 直径120mm,壁厚7.9mm, 管道的入口压力0.21MPa, 出口压力0.05MPa,管道入口温度35℃,管道入口流量50kg/h,气液比2000m3/m3。管道入口煤层气组分如表2所示,管道地形和管段划分见图1。
表2 煤层气组分
图1 管道地形和管段划分
根据OLGA软件对未排液前煤层气集输管道压降、流型模拟结果(图2),未排液前煤层气集输管道总压降为0.16MPa,煤层气集输管道共有5段上坡管段,流型为段塞流,段塞流压降为0.15MPa,占总压降的93.75%;5段下坡段为分散流, 分散流压降为0.01MPa,占总压降的6.25%。
由于煤层气集输管道内存在段塞流会造成堵塞, 需考虑减少段塞流管段以保证管道集输安全。大量段塞流的存在会在管道内形成积液,导致压力骤降,管道积液是管道压降不可忽视的因素,而管道内积液分布是通过管道持液率表征的。 当动力大于阻力时,气相促使液相流动,管道持液率会减小;当阻力大于动力时,液相流动减缓,管道持液率增高,易发生积液现象[26]。 因此,本文进一步利用了OLGA软件,分析不同入口流量、管径、气液比和出口压力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的影响,判断积液规律,分析煤层气集输管道中持液率最大的可能位置。
图2 排液前煤层气集输管道压降、流型图
2.1 不同入口流量对管道持液率的影响
入口流量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较大。当入口流量较低(50kg/h)时,管道持液率较高且沿流动方向下降较快,随着入口流量上升,管道持液率降低,且下降趋于平缓,当入口流量较高(300kg/h)时,管道持液率变化平稳,管道持液率几乎为0(图3)。 本文研究的管道入口流量为50kg/h,管道持液率较高,易造成管道积液,因此,基于入口流量对管道持液率影响分析, 应在管道持液率较高处(BC段、DE段、FG段、HI段和JK段)设置排液点。
图3 不同入口流量下管道持液率分布曲线
2.2 不同管径对管道持液率的影响
管径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有一定影响。 当管径为200mm时,管道持液率最高可达0.9,管内将产生严重积液,随着管径减小,管道持液率下降,当管径为80mm时,管道持液率最高为0.25,煤层气集输管道积液情况明显改善(图4)。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管径下,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图4表现为不同管径下,各管段箭头平行),随着管径减小,各管段持液率近似呈相同比例减少。 因此,对于煤层气集输管道,在保证输量的前提下,为减小管道积液,应尽量选择较小的管径,同时,当管径较大时,应设置排液点。 本文所研究煤层气集输管道管径为120mm,最大持液率出现在BC段,应在此设置排液点。
图4 不同管径下管道积液分布曲线
2.3 不同气液比对管道持液率的影响
气液比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较大,并且与入口流量具有相似的影响规律。 当气液比较低时,管道持液率较高且沿流动方向下降较快,随着气液比上升,管道持液率下降,且下降变化平稳,当气液比(GLR)较高(达到8000m3/m3)时,管道持液率变化平稳,管道持液率几乎为0(图5)。 本文所研究的煤层气集输管道气液比为2000m3/m3,管道持液率在BC段、DE段和FG段较高,应在相应管段设置排液点。
图5 不同气液比下管道积液分布曲线
2.4 不同出口压力对管道持液率的影响
出口压力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显著。在不同管道出口压力下,管道持液率沿流动方向均迅速下降。 同时, 在出口压力相对较高时 (大于0.05MPa),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同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当出口压力略微下降时(出口压力为0.02~0.04MPa),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出现明显变化: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某点迅速下降为0(图6),故对于不同出口压力的煤层气集输管道,应根据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规律,设置相应排液点。 对于本文所研究管道,在不同出口压力(0.02~0.06MPa)下,BC段均具有较高的管道持液率,应在此设置排液点。
图6 不同出口压力下管道积液分布曲线
综上所述,入口流量、管径、气液比和出口压力会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本文所研究管道,应在BC段、DE段、FG段、HI段和JK段设置排液点,以减少管道持液率,减少管道内段塞流出现,降低管道压降,保证煤层气集输管道安全运行。
3 排液方案优选
3.1 排液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结论,排液点设置在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出现较高值的BC段、DE段、FG段、HI段和JK段,故本文提出4个排液点的方案1个,3个排液点的方案3个。
图7 各方案煤层气集输管道排液点位置图
方案一共4个排液点, 分别设置在煤层气集输管道B、D、F、J处;方案二共3个排液点,分别设置在煤层气集输管道B、D、F处; 方案三共3个排液点,分别设置在煤层气集输管道1、2、F处;方案四共3个排液点,分别设置在煤层气集输管道B、2、H处,如图7所示。
3.2 排液位置优选
利用OLGA软件对4种排液方案的压降、管道持液率、流型进行计算,排液后不同方案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分布如图8、压降流型图如图9所示,4种方案参数对比见表3。
表3 各方案参数对比
综合分析图9及图2可知,设置排液点后,管道持液率明显下降, 且未排液前上坡段均出现段塞流,设置排液点后煤层气集输管道上坡段段塞流情况明显改善。
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将排液点设置在上坡段中点(如图8中1处和2处),其上坡段中点之前的管段内仍有较高的持液率(如图8方案三B1段、D2段和方案四D2段),结合图9可知,煤层气集输管道内出现段塞流,压降较大;当排液点设置在管段低洼处时(如方案一、方案二),各管段管道持液率小于0.05,且结合图9可知,管道内无段塞流出现,压降较小。因此,在设置排液点时,应尽量设置在管段低洼处。
图8 4种方案排液后持液率分布图
图9 4种方案排液后压降流型图
对比4种排液点设置方案可知, 方案三与方案四中管道持液率较高,且有段塞流出现,管道压降较大;而方案一与方案二中,管道持液率均较小,且无段塞流出现,压降降低。 同时,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仅需设置3个排液点, 故方案二为最优设置排液点方案。
4 结论
(1)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较高值均出现在上坡段,并在此出现积液,形成段塞流,使得管道内压力骤降。
(2)入口流量、管径、气液比和出口压力均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入口流量和气液比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较大,且具有相似的影响规律。 当入口流量或气液比较低时,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较高,应设置排液点防止管道积液;出口压力对煤层气集输管道持液率影响最显著, 应根据管道持液率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规律,设置相应排液点。
(3)煤层气集输管道排液点应设置在管段低洼处,此时管道持液率最低,且各管段均无段塞流出现,管道压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