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群体微信与微博自我呈现差异研究

2020-05-22何鸿婷

数字传媒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博好友对象

何鸿婷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100081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微博、微信的时间,微博、微信好友数,微博、微信发布内容,微博、微信情绪表达等,问卷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发布。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90 后”群体。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67份,剔除无效问卷26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41 份,有效率为90.26%。其中,男生有71人,占比29.46%;女生有170 人,占比70.54%。对收集好的问卷进行审核、分析、统计。

一、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

“自我呈现”原型来自于我国本土文化中的“面子”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他将社会互动比作戏剧表演,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演”,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自己塑造出一个合适的、可被接受的角色形象。每个人都会调解或操纵自我呈现的策略和范围,以达到自己设定好的社化会角色。

80年代起,有学者将自我呈现的概念扩大到意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提出“印象管理”的概念。认为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社会互动中所反映的印象”,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情景中,计划、采纳和执行一种传达自我形象的过程和方式”。[1]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传播学对于“自我呈现”不断解释和发展,自我呈现、印象管理等词常常被一同提起或互相替代,这两个相似的概念并未明确区分使用。[2]

近几年,网络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网络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个人或群体自我呈现的“舞台”也有所改变,在不同的“舞台”中,其自我呈现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不同。

二、微信与微博自我呈现的差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交时代的来临,人们将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与自我呈现延续到了虚拟的网络平台之中,在微信和微博两个平台中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也呈现出不同。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216 位调查对象表示其在微信和微博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差异,占到总数的89.63%;仅有25位调查对象认为其在微信和微博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差异,占到总数的10.37%。如图1 所示。由此可见,90 后在使用微信和微博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就其在微信和微博两个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的差异进行描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层差异

1. 使用时间差异

图1 微信、微博使用是否存在差异意见表

总体来看,“90 后”群体对于微信的使用时间大于微博,不论是在使用两个社交媒体的年限还是每天使用两个社交媒体的时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结果显示,在241 份调查问卷中,91.29%的调查对象使用微信的时间超过3 年;使用微信时间2~3年的有13 人,占比5.39%;使用微信时间1~2 年的仅有8 人,占比3.32%;没有人使用微信的时间在一年以内。对于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3 小时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55 人,占比64.32%;使用时长2~3小时的人数次之,为41 人,占比17.01%;使用时长1~2 小时的人数为36 人,占比14.94%;每天使用时长小于1 小时的人数最少,仅有9 人,占比3.73%。对于微博的使用来说,使用微博超过3 年的人数仍占大多数,只是相对于微信优势不够明显,占到总人数的68.88%;其次为使用时间1 年以下,人数为40 人,占比为16.6%;使用时间2~3 年和1~2 年的人数均比较少,分别为21 人和14 人,占比为8.71%和5.81%。在每天使用微博的时间上,与微信有着天壤之别。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使用微博在1 小时以内的调查对象有121 人,占比50.21%,其次为1~2 小时以内,共50 人,占比20.75%,使用时间3 小时以上以及使用时间2~3小时的人数分别为44 人和26 人,占比分别为18.26%和10.79%。具体如图2、3、4、5所示。

2. 好友数差异

图2 微信使用时长统计图

图3 微博使用时长统计图

图4 每天使用微信时长统计图

图5 每天使用微博时长统计图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 后”群体微信和微博的好友数有明显的差异,微信中的好友数量远大于微博好友数。在241份“90 后”群体的问卷调查中,微信好友数集中于51~400 人,其中,有96 人的微信好友数为51~200 人,占比39.83%,有88人的微信好友数为201~400 人,占比为36.51%。好友数为400 人以上的有54 人,占比22.41%,好友数小于50 人的仅有3 人,占比1.24%。而微博好友人数则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样态。在241位调查对象中,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微博好友人数集中于1~50人,占比高达63.07;有50 位调查对象微博好友数为51~200人,占比20.75%;微博好友数超过200 人的比例很小,其中有22位调查对象微博好友数为201~400 人,占比为9.13%;仅有17位调查对象表示其微博好友数在400人以上,占比为7.05%。具体如图6、图7所示:

图6 微信好友数统计图

图7 微博好友数统计图

图8 微信注册信息真实性统计图

3. 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差异

依据调查结果显示,“90后”群体在注册信息的真实性上,微信的真实性远高于微博。如图8 所示,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真实性的比例很高,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其在微信注册的个人信息完全真实,占比达到52.28%,有93 位调查对象在微信注册的个人信息大部分真实,占比为38.59%;认为自己在微信注册的信息虚实各半的有18人,占比7.46%;仅有4 人表示其微信注册的信息为大部分虚构,占比为1.66%;没有任何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在微信注册的信息为完全虚构的。对于微博注册信息的真实性,与微信相比其真实性相对较低。如图9 所示,有50位调查对象表示其在微博中注册的信息为完全真实,占到20.75%,有106 位调查对象表示其在微博中注册的信息大部分真实,占到总数的43,38%,认为其在微博注册的信息中虚实各半的人数比微信中多很多,共有64人,占比为26.56%,表示其在微博注册的信息大部分虚构的人数和完全虚构的分别为18 人和3人,占比分别为7.47%和1.24%。

(二)自我呈现差异

1. 发布内容差异

“90后”群体在微信和微博两大社交平台中,发布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差异。朋友圈承载了微信一部分的社交功能,被多数人视为生活场景,而用户利用微博进行自我呈现时的形式更为丰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41位受访者中,有196 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微信和微博中发布的内容存在差异,占比高81.33%,仅有45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微信和微博中发布的内容不存在差异,占比为18.67%。具体如图10所示:

“90后”在微博和微信中发布的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朋友圈和微博中都比较喜欢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微信中比例更高。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213 位表示自己更新朋友圈的主要内容为“分享日常生活”,占比为88.38%,在微博中,有138 位表示他们会在微博中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微博中,“表达心情”和“转帖评论”的人也占到很大的比例,分别有53.53%和53.11%。具体如图11和图12所示。

2. 更新动态的频率

图9 微博注册信息真实性统计图

图10 微博、微信发布内容差异调查图

图11 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统计图

图12 微博发布内容统计图

微信和微博是“90后”的主要社交媒体,他们在两个平台中更新动态的频率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图13 和图14 来看,在微信中更新动态的频率大于在微博中更新动态的频率。微信中,关于更新动态的频率,各个阶段的分布较为均匀,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每月1~2 次的人数最多,有62 人,占比27.53%;每周发朋友圈1~2 次的人数次之,有56人,占比为23.24%;基本不发朋友圈的人数为50 人,占比20.75%;有46个调查对象发朋友圈的频率为数月发1~2次的,占比为19.09%;发朋友圈频率为每天一次或数次的人数有27人,占总数的11.2%。在微博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表示自己几乎不更新朋友圈,人数为11 人,占比46.06%;次之为更新频率1 月1~2 次,人数为52 人,占比达21.58%;有40位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为刷屏党,人数为40人,占比16.6%;更新朋友圈频率为每周1~2 次的调查对象有38 位,占比为15.77%。

3. 表达情绪的差异

图13 微信朋友圈更新频率图

图14 微博更新频率

“90后”群体在微信与微博情绪的表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人们更倾向于在微信中表达喜悦、惊奇的情绪,而对于悲伤的情绪、愤怒的情绪、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愿意表达的内容等相对负面的情绪,他们更倾向于在微博中进行表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204 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微信中表达自己喜悦的情绪,占比84.65%,有37 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喜悦的情绪,占比15.35%;对于惊奇的情绪,有158 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微信中表达,占到总数的65.56%,有83位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微博中表达,占比为34.44%;对于悲伤的情绪,有89个调查对象选择在朋友圈中表达,有152 个调查对象选择在微博中表达,占比分别为36.96%和63.07%。对于愤怒的情绪,选择在微信中表达该情绪的有34.85%,人数为84人,选择在微博中表达该情绪的有65.15%,人数为157 人。对于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愿意表达的内容,人们更倾向于在微博中表达,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177 位调查对象表示更愿意在微博中表达,占比为73.44%,有64 位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愿意在微信中进行表达,占比仅为26.56%。具体如图15所示。

4. 自我呈现的真实性差异

微博和微信都是自我呈现的一个“舞台”,而在这两个平台中,人们呈现出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存在差异,两个平台中哪个平台呈现出的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更接近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16 现实,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133 位表示自己在微博中展示出的形象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占比为55.19%;有55 位调查对象表示在微信中展示出的形象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占比为22.82%;有53位调查对象则表示在两个平台中展示出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占比为21.99%。

图15 微信、微博情绪表达差异对比图

图16 自我呈现的真实性差异图

三、微信与微博自我呈现产生差异的原因

1. 拟剧论:人生就是一场表演

“拟剧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关于人际传播的一个理论,又被称之为“表演理论”。该理论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运用各种符号来预先设计或展示自己的形象。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行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呈现”,或者说是一种“表演”行为。在社交平台中的人际传播过程,也是人们在“自我表演”的过程,使得自己通过“表演”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期待”。“拟剧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行为提出的,但对于网络上的人际交流来说也同样适用。微博和微信两个社交媒体都是“舞台”,我们在这些“舞台”上都是“演员”,我们将自己的生活状态通过一些文字和照片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在表演,而取他人对我们发表的内容进行点赞、评论,他们就是“观众”。因为微博和微信属于两个不同的“舞台”,与之相对应的也有不同的“观众”,所以在两个平台上进行的自我呈现也有所不同。

2. 情境论:前台与后台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还提到了一对概念,即前台和后台,这两者均属于“表演区域”的范畴。戈夫曼认为,所谓前台,便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是“个人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前台是让演员按照固定的方式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或社会所接受的形象,是为观众设定的固定情境。所谓后台,便与之相反,是“那些被竭力抑制”、“可能有损于它所要造成的印象的那些行动”。后台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禁止观众观看或防止观众进入的场合,人们通常会把他人或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设定在后台。简而言之,前台就是我们想要呈现给他人的样子,后台就是我们最原始的不想过多给别人看到的样子。

总体来说,大部分的“90后”将微信作为其前台,用来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将微信作为后台,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平时不敢或者不方便说的话。这与其一开始使用这两个社交媒体的原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41 位调查对象中,有177 位表示最初使用微信的原因是身边的人都在用,占比为73.44%,其次为便于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人数为167 人,占比为69.29%,仅有13 人表示使用微信是为了找到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占比仅为5.39%。对于最初使用微博的原因来说,占比最高的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关注社会时事新闻,占比分别为61.41%和51.87%。有122 人表示其使用微博的原因是为了找到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占比为50.62%。通过此可以看出,微信成为了品味展览与自我披露的“前台”,微博承载了原有的部分“后台”功能,成为放心去飞的小天地。

3. 关系论:强关系与弱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与1973 年提出“强弱关系理论”。他认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反之,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相比较来说,微信中,我们的好友数更多,且大多为强关系,大部分为“熟人”,即老师、同学、亲人、同事、朋友等,陌生人的数量很少,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交平台。在我们微信中的工作圈、生活圈、家庭圈、学习圈等一层层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朋友圈,虽然更加具有私密性,但是也带来了更加严格的空间规范。虽然从情感沟通、社会支持、社会资本等角度看, 强关系、强互动或许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回报,但过多的强关系线索、过于频繁的互动,使人们在微信自我呈现的过程中束手束脚,不敢过于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表演的成分更多。而微博中,我们的好友数量与微信相比数量很少,“我关注的人”和“关注我的人”中,仅有一部分为身边的好友,有很大一部分为陌生人。在微博中,由于人员成分复杂、连接性较为广泛,不一定所有人都会接收你的信息。内容接收者也大多与你萍水相逢,不会过于关注你所发布的信息,所以在微博的自我呈现过程中,可以相对来说更加“随心所欲”一些。

4. 功能论:平台差异化

微信和微博都是自我呈现的重要平台,但在这两个平台中的自我呈现存在差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微信与微博这两个平台本身的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微博偏向于媒体化,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交流平台,观看的是大千世界,以信息的广泛和共享著称,主打全民传播,注重的是信息的发散状流动,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微信偏向于社交化,是一个闭环传播,观看的是周边生活,主要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与沟通,是一种小范围的信息传播模式。根据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网络用户传媒接触行为的发生条件之一就是媒介印象,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因此,这两个平台的功能差异化,使“90后”的媒介印象与两大平台的触媒特性相匹配,也就导致“90后”群体在两个平台上的自我呈现自然就会有诸多差异。

结 语

微信和微博作为“90后”使用最广泛的两个社交平台,其在这两个平台中的自我呈现也有着不同。本文对“90后”群体在微信、微博两个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其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在使用时间、好友数量、注册信息真实性、发布内容、更新动态的频率、情绪表达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并从拟剧论、情境论、关系论、功能论四个维度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使其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平台环境的差异,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管理好自己的社交网络形象,帮助人们越来越便捷、流畅地进行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自我呈现。

猜你喜欢

微博好友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属羊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删除好友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神回复
雪花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