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的记忆
2020-05-22蔡云飞赵亚楠
文_蔡云飞 图_赵亚楠
周末带孩子去田间踏青,看到金黄的油菜花伴着绿莹莹的麦子随风摇曳,这才惊觉已经快到麦收的季节,脑海中不由得涌起小时候那段无比珍贵却又十分特殊的麦收农忙时节的记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说起麦收的农忙,学过白居易《观刈麦》的人应该能从字里行间体会一些,这首诗确切地描述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
如果让我来形容,我会说忙得跟“打仗”似的,全家老小齐上阵。为此,那会儿学校里还专门有一个假期叫麦假,是让孩子回家帮助大人抢麦收的。
麦收时节最突出的一个字就是“抢”,所谓的抢,是跟节令和风雨抢收成。农村里的老话说“麦熟一晌”,随着天气的变化,麦子熟得很快,这期间最怕遇到风雨天气,麦子倒伏不说,还有可能被雨水浸泡,所以要抢在恶劣天气之前将麦子收完,保证颗粒归仓。
那会儿的麦收可没有收割机,别看现在收割机几个来回就能将几亩地的麦子收光,但在过去却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所以,麦收之前父亲会早早地将镰刀、木杈、木锨等农具准备好,这期间还要把镰刀磨锋利,把该修的农作工具修理好,不至于干活的时候拖了后腿,之后,就是摩拳擦掌等着麦子成熟后的抢收了。
麦熟后,头一天夜里父母会让我早早地睡觉,到了第二天,清晨三四点就要被喊起来。之所以起大早,一方面是为了抢收赶工,早一天忙完就不怕变天了;另一方面是要趁着天气凉快多干一些活儿。尤其是夏天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早一天收完麦子就能早一天安心。
下地收麦子的时候不管天气有多炎热都要穿长袖衣服,否则那金黄的麦芒会将皮肤划伤刺疼,最恐怖的是被麦芒刺了皮肤后,就会有一片连着一片的小红疙瘩,又疼又痒,难受得很,小时候的我没少受这份罪。
我家有两块麦地,土质好、墒情足、麦秆壮。到了地里的时候,天其实才蒙蒙亮,望着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麦浪,父亲总会拽下地头的麦穗在手上搓搓,将饱满的麦粒搓落到手心,然后黝黑的脸上浮起欣慰的笑容,跟母亲说上一声:“得嘞,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父亲是个割麦能手,割麦子的时候,他总是能将我们撇开很远,每当我抬头看时,就能见到被放倒的金黄麦穗中父亲那弯腰忙活的身影,我就会鼓起勇气,低垂着头使劲割着麦子,母亲总是在离我不远的前方,不时叮嘱我小心点儿,不要割伤自己。
只是我年纪小,就算铆足了力气去割,也总是落在最后,而且不一会儿就腰酸背疼,本来轻便的镰刀也会觉得越来越重,母亲这时候就会挥动她的镰刀接应我,让我看到希望。
那一陇陇的麦子割过后,地里还会掉落不少漏下的麦穗,看我累得不行了,母亲就会心疼地拉过我,给我一个篮子,让我把掉落的麦穗捡到篮子里。
收麦子时,要在地里待一整天时间,母亲会在饭点回家做饭,再将饭给我们带过来,我们围坐着麦垄边,匆匆吃完后接着干活。
“娃啊,好好上学吧,等你长大了,有了本事,就不用吃这些苦了。但是你要记住,咱们农民种地虽然辛苦,却是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不丢人!”每当我干活不耐烦时,父亲总是隔着草帽摸摸我的头说。
等麦子割得差不多了,就要将捆好的麦子拉到麦场去,整个麦场里都是戴着草帽忙碌的人,堆起来的麦秸垛在麦场随处可见,金黄的麦穗摊开了在太阳下暴晒,入目处都是一片金黄,如同一幅隐喻丰收的美丽画卷。
时光荏苒,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再也不用为了抢收起早摸黑,以前那似乎怎么也到不了头的麦田,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很快变成麦粒,但以前麦收的一幕幕却在记忆里越发清晰,那脚踏黄土背朝天的一段经历,成了我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成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