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袈裟”
——泸西大白彝女性服装“袈裟”的调查研究
2020-05-22云大附中师大实验中学官渡区第五中学
云大附中 师大实验中学 官渡区第五中学
郭泠君 郑清心 卫文萱
指导教师:房影 祁云 王榕
大白彝是彝族中白彝支系的一个分支。“袈裟”是陪伴大白彝妇女一生的重要服饰。但是现存的“袈裟”数量已经很少了,在我们的主要调查地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小直邑村,村民了解袈裟文化内涵的也寥寥无几。为调查这项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了“袈裟”的留存状况、制作流程、款式、功用、群众对“袈裟”的认知及熟悉程度、大白彝的传说,从而呼吁人们认识和了解大白彝,成立有关组织、机构对他们的文化理念、传说故事、民风民俗进行全面考查,以此来挽救大白彝文化遗产,不让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彝族大白彝“袈裟”成为无可挽回的过去。
一、背景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全国彝族人口达770多万人,云南彝族人口共计约500万,彝族可算是云南的多数民族。大白彝是彝族支系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支系,目前仅有几百人。能真正深入了解大白彝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人已经很少。
小直邑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直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白水镇东边,距离白水镇11公里,这里是大白彝聚居的村落,全村有137户人家,人口为658人。
本课题小作者之一的郭泠君曾这样对我们说:“我从小就听外婆说大白彝的服饰——头上两朵红红的玛樱花,绣满红薯藤和花朵的衣服,还有一种特殊的礼服……我多想亲眼看看呀。”但当我们去到大白彝人最多的小直邑村时,却没看到一个村民完整地穿戴着外婆描绘的大白彝服饰,不由深感失落和遗憾,我们又向当地村民询问了关于服饰的传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回答我们。其后,我们又走访了白水镇上果衣、红石岩、下果衣三个有白彝人聚集的村子,依然未找到答案。于是,我们就有了以此为课题进一步研究、调查的想法,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大白彝的文化遗产。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内容
“袈裟”在民间的留存状况、分布区域等;“袈裟”的制作工艺流程(如选料、纺织等);“袈裟”的款式、质地、装饰工艺等;“袈裟”的功用(如作婚礼服、丧服、寿服等);当地群众对“袈裟”的认知和熟悉程度等等。
我们先后两次到小直邑村,向当地的村民(特别是长者)了解袈裟及本民族服饰的现状;和当地的孩子交朋友,了解他们对本民族服饰的看法;请村里的长者、文化站站长黄金贵介绍小直邑村的服饰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到海埂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请教邱文发教授。
图1 访问小直邑村里的小朋友
图2 与小直邑村里的小朋友合影
图3 指导老师带我们拜访专家
图4 聆听邱文发教授的讲解
(二)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法。在节假日期间,我们观察当地村民的着装情况,进行统计;对谈话进行记录,并且拍摄了大量相关照片。三个同学分头在电脑上和图书馆里查找彝族和大白彝相关的背景资料。我们在小直邑村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份。
三、调查地点、时间和访问对象
(一)调查地点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直邑村委会小直邑村。
(二)调查时间
图5 “袈裟”四件套之帽子
图6 “袈裟”四件套之上装
图7 “袈裟”四件套之围腰
图8 “袈裟”四件套之腰带
2012年1月开始着手准备,3月制定出调查计划并上网查阅资料,6月第一次到实地进行考察,回来后整理资料。2013年8月第二次到实地调查,分发和收集情况调查表、交流、访谈,7月至10月整理数据、写调查论文。
(三)主要访问对象
王桂英:女,60余岁,郭泠君同学的外婆,退休前为泸西县文化馆文辅人员,曾十余次到过小直邑村进行文艺辅导。
黄金贵:男,50余岁,白水镇文化站站长,泸西县白水镇小直邑大白彝人。
四、实地考察、访问的结果及分析
(一)实地考察并访问“袈裟”的基本情况
“袈裟”是云南泸西白彝女子的礼服,这种礼服过去主要流传于泸西三塘、向阳、白水、午街铺、金马、永宁等乡镇村寨的白彝当中。
访谈得知,过去,白彝人每家都有“袈裟”,“袈裟”由帽子、上衣、俗称“两片瓦”的围腰、腰带四件组成。传统“袈裟”图案多为玛樱花、长寿花等,色调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帽子、上衣、围腰、腰带都缀满、绣满艳丽的红花,可以说是“一身红”。
以下是王桂英老师转述的,从已故的黄金贵老师的父亲黄立礼和当时的祖头顾宗义处了解到的内容——“袈裟”的制作过程:
姑娘和家人一起种麻、纺线、织布,麻布料备好后,就开始制作“袈裟”的四件套。
“袈裟”上装的制作和寓意:家人帮助白彝姑娘先把根据自己身材织好的两块麻布连在一 起,成为一块长方形(全长约为236厘米),再按前块短(约为50厘米),后块长(约为186厘米)的比例,在前后块的分隔处开一个V型的领口,并锁上边。接着用翠绿、粉红、桔红、大红四色线(四色表示一年四季,从翠绿到大红依次象征春、夏、秋、冬,大白彝人崇拜的红玛樱花恰恰是冬天盛开)绣上花。再按领口六十个,长方形麻布长边一边一百个,短边一边五十个,加起来共三百六十个羊齿边花型锁好边(以示阴历一年有三百六十天)。
帽子的做法和寓意:先用硬麻布块做成下大上小的圆筒,串六粒大塞巴封顶(象征戴盖福禄),帽子后方垂下12条赛巴为经线(表示每年有12个月),帽面横着的五条细珠为纬线(大白彝情歌、酒歌均为“五言诗”),经纬线把整个帽面盖住。帽子前沿垂下系着羊毛缨的9条塞巴和8条细珠组成的小帘子。这个小帘子的运用很巧妙,当白彝女子出嫁时,帽上的小帘子是自然垂下的,遮住脸颊,类似红盖头;当白彝女子为长辈戴孝时,小帘子是往上翻起的,露出脸来,以示对长辈的孝意;当白彝女子去世时,帽上的小帘子又是由儿女为她放下的,让离世的白彝女子如出嫁时一般美丽。发丧时法师口中用彝语念着“你娘带来见了天公,天公又护送你去见地母。”这又可以和下面要介绍的围腰的寓意联系起来。
系在袈裟外的围腰很有讲究,大白彝人称这种由前后两片组成的围腰为“两片瓦”。前片长、宽分别约为89厘米和63厘米,围腰上挑绣四色镶成的八角花或日月星辰的形象图,以示遮拦八方风雨,前片称阳片(即天公);后片以麻布本色为主,镶上绿边,称“阴片”(即地母)。黄金贵老师说以前大白彝传统围腰是用“两片瓦”,小白彝传统围腰是用“四片瓦”(前、后、左、右共四片),现在随意性较强,大、小白彝的“两片瓦”“四片瓦”已无严格区分。
图9 “袈裟”穿戴第一步着上装
图10 “袈裟”穿戴第二步系围腰
图11 “袈裟”穿戴第三步系腰带
图12 “袈裟”穿戴第四步戴帽子
图13 “袈裟”着装正面图
图14 “袈裟”着装背面图
腰带由四色毛麻混织而成,四周第一道边绣着红薯藤叶图案,第二道边以挑绣的玛缨花花瓣组成,中间以红色调为主。这些图案及主色调与“5.3白彝祖先的传说”有密切联系。
穿戴时,头从“袈裟”上装开领处钻出,把袈裟上装披在身上,系上围腰,围上腰带,戴上帽子,就完成了这套礼服的穿戴。
王桂英老师说,在八十年代,她参加大白彝的葬礼时看到一个姓顾的大嫂穿了九件袈裟在身上,一问才知,她代表着未能到场的八个人来参加葬礼,可见“袈裟”在大白彝人心目中的份量。“袈裟”一般不用水洗,如果脏了,就用米粑粑在脏渍上来回滚擦,花和图案就会变得干净如新。据了解,大白彝人中的老人去世后,仅是女人戴孝。再联系“5.3白彝祖先的传说”可看出,大白彝文化有很明显的母系氏族痕迹。
可惜的是,我们借到的这件袈裟无论是上装的羊齿花边个数,还是围腰上的挑绣图案,都与黄金贵老师已故的父亲黄老先生所述不尽相同,可见袈裟的制作已越来越随意,其间蕴含的文化未得到传承。
在过去,大白彝女子十二岁就开始在家人帮助指导下种麻纺线、织布、缝制“袈裟”。大白彝女子这一身“袈裟”,一般得二至三年才能缝制好。而后,待女子出嫁时便穿上这套衣服,此时“袈裟”是嫁衣;往后每逢女子的上一辈亲人去世,白彝女子就要取出这套衣服来穿着去参加葬礼,此时“袈裟”是孝服;到大白彝女子过世时,儿媳为她净身后,娘家人又给她穿上这套“袈裟”,此时“袈裟”又成了寿衣,陪伴女子装棺入土。这就是一衣三穿的“袈裟”。这套“袈裟”将陪伴大白彝女子一生。
今天,“袈裟”的缝制比过去简单了,有的人干脆到街上买来大红花布,用料一般是九尺左右,缝法简单,前面短后面长,前面破成两半,后面是整块,套头的地方剪一个洞。在调查地——大白彝聚集的泸西小直邑村,我们找了多户人家,只看到了两件传统缝制的“袈裟”。
这些习俗和服饰蕴含着丰富的大白彝文化,通过调查,大白彝的村里人70%不知道这些习俗,90%的人不知道服饰含义。据黄金贵老师介绍,能详细讲述袈裟缝制法的姓黄(黄金贵老师父亲)和姓顾的两位老人已相继过世。这说明大白彝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必须立即保护的时候。
图15 村民收藏的袈裟
(二)白彝祖先的传说
通过采访黄金贵老师得知,传说很早以前大白彝人在平坝区,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遭到一些外族人的嫉妒,他们说大白彝人会对别族“下五海”(人中了“五海”后不是丢掉魂魄就是染上瘟疫,后果很可怕。),于是大白彝人遭到了外族人的联合追杀,住房被烧毁,族群被虐杀,大白彝惨遭灭族之灾……幸而一个叫密芝的孕妇在山上放羊时因为打瞌睡而误了回家的时间,她被烧杀声吵醒,发现有人向山上追杀而来,急忙赶着绵羊向山洞方向跑,追杀声临近,密芝吓得不知所措。突然安静乖巧的绵羊一边叫一边朝山洞相反的方向奔跑,引外族人朝着绵羊追去……密芝乘势躲到一棵白玛樱花树下。密芝惊魂未定,突然肚子剧烈疼痛起来。一番挣扎后,她生下一个粉红肉球,密芝不由吓得昏了过去……一切都平静下来后,绵羊回来寻找主人,它用头顶上坚硬的羊角挑破肉球,只见肉球里滚出一个男婴,密芝听见孩子的哭声,苏醒过来,忙解下围腰布,把孩子包好。头上沾满鲜血的绵羊,一个劲地甩头,血甩在周围盛开的白玛樱花花朵上,奇迹出现了,花朵上的红色扩散开来,一朵朵、一蓬蓬,很快一座山上的白玛樱花都变成了如血的红色,而拥托红花的绿叶颜色也逐渐加深,成了青黑色(即现在大白彝男性用的包头和绑脚布颜色)。
密芝抱着孩子跪下连连向红玛樱花磕头,口中念着“喳扎喏!喳扎喏!”(即“好兆头”),然后摘下两朵红玛樱花插在自己头上,躲到山洞中。晚上,密芝乘天黑到一块红薯地挖红薯充饥,突然,从她拉动的红薯藤下传出婴儿微弱的哭声。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小生命抱回洞中,原来是一个白彝女孩。密芝激动地把俩孩子搂在怀里,噙着泪说:“有后代了!大白彝人没绝!”密芝为俩孩子取了名,男孩叫扎克热(即“好男子”之意),女孩叫扎麦若(即“好女子”之意)。密芝随时让男孩头上和小腿上包着红薯藤、玛樱花枝,女孩头上戴着两朵大红玛樱花。
图16 村中的妇女穿上了许久未穿的大白彝传统生活装
现在泸西小直邑村上的大白彝,女子延续着他们祖先的服饰模式:先用两丈八尺长的白麻线绕数圈把头发缠压住,再套上缝着两朵大红玛樱花的“龙头”;衣服是白底上挑绣大红、粉红相衬的花朵及绿色、蓝色的红薯藤叶条形图案;热闹的红花图案全挑绣在外层对襟褂子上(生活装),里一层是蓝色批领长袖衬衣,衬衣只在袖口到大臂中段挑绣三道紫红、大红或粉红相衬的花,裤子上从衣服盖不着的位置开始,除膝盖上绣一朵大花外,也是挑绣着三道紫红、大红或粉红的花,越往下越宽,从远处看去,一个穿着全套衣帽的白彝妇女,恰似盛开的红玛樱花。据传统记载,男子头饰使用的是青黑色布条,布条两端挑绣上白色和红色的红薯藤叶图案,边上缀着红色的小玛樱花球,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服饰已非常少见了。
采访小直邑村民情况统计表
图表1 小直邑村不同年龄人群对大白彝服装的态度
图表2 小直邑村村民对大白彝文化问题的回答统计
五、当地人对本民族服饰和习俗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与调查分析
因部分村民,特别是老人不识字,所以一部分统计表是采用口头问答后,调查者用笔录、统计的方式进行的。此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
从图表1看出:
65%的小直邑村民是喜欢自己民族服饰的,据询问(调查),年老者多数表达喜欢态度,年轻者或摇头或笑而不答,这说明年龄越小者越不喜欢本民族的服装。可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白彝有着传奇色彩的服饰渐渐淡出了他们的生活。
从图表2中看出:
对于简单的问题(如直接通过服饰可回答的问题),58.37%的受调查者可答对,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如服饰中所蕴含的文化)知之者只有20.16%,而且能回答者多为老人。可见服饰文化传承已面临很大的危机。
从图表3看出:
大白彝的村民对自己民族的服饰觉得太土和不好意思穿的人各占到了40%,不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本土文化的衰落,以及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
(二)小直邑村大白彝民俗习惯、文化现状
令老文化工作者王桂英老师感到遗憾的是,过去她能与一些当地村民交流大白彝的丧葬婚嫁习俗和文化传说,而现在村民中知道本民族传说、服饰涵义的人已相继去世,连白水镇文化站站长黄金贵老师及祖头在谈及这些民俗习惯、文化时,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去大白彝家女孩十二三岁就开始学做嫁衣,现在的彝家女孩和小媳妇大多不自己做嫁衣,“袈裟”已简化为到街上买一块长方形花布,开一个领口,套上身即成。做袈裟的活计只有少数大白彝老者才会做。
六、调查结论
大白彝是彝族各个支系中人口最少的支系,目前仅有几百人,其中真正深入了解白彝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只有一至二人。现在,大部分大白彝村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即将消失,更不会理解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透过大白彝文化的保存现状,拯救这些快要消失的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要拯救这些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应该对他们的文化理念、传说故事、民风民俗进行全面地考查、收集、整理,同时启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衷心地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和保护大白彝文化遗产。
大白彝文化遗产是云南弥足珍贵、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它蕴含着该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以及想象力,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能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能帮助各族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创造的力量,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爱乡热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为此,我们希望借助参加创新大赛的机会,呼吁人们认识和了解大白彝,成立有关组织、机构,对他们的文化理念、传说故事、民风民俗进行全面地考查,以此来挽救大白彝文化遗产。不要让承载着这个民族文化和生活的“袈裟”成为无可挽回的过去。保护好这些珍贵遗产,使之世代传承,是我们这代人应尽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袈裟”的故事源远流长。
图表3 小直邑村村民对大白彝服饰的喜好
七、建议
(一)有民族文化活动时,把“袈裟”展示出来,让大家认识和了解它。
(二)春节期间,党、团员带头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以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为活动地点,参加者以本村村民为主,欢迎外来人员参加。活动内容是:请知道大白彝传说、风俗的族中长者或文化站工作人员举办讲座,让人们了解大白彝的传说和服饰,且请外出打工者和外出求学的学生们将大白彝文化向外界传播。
(三)制作图册进行宣传。邀请摄影师到实地采风,开办摄影展。还可以请文学爱好者以大白彝的文化为基础进行文学创作,以此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白彝。
(四)因为当地还在种植麻,所以有条件组织大白彝中会做服装的中老年人缝制大白彝的“袈裟”,并传授给下一代。政府应成立一个大白彝文化基金会,使传统“袈裟”能够传承下来。
(五)在幼儿园、小学的地方美育教材中加入大白彝民风民俗、传说故事的内容。例如,在美术课、手工课上,教孩子们画含有大白彝文化的图案、做大白彝的服饰,从小培养孩子对大白彝文化的喜爱;把大白彝民风民俗、传说故事推广到电视、网络上。我们提议,由于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地方美育教材应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六)借泸西“阿庐古洞”这个平台以及泸西老年艺术团,来宣传大白彝的文化。大白彝的文化站可以组建自己的歌舞队,并在阿庐古洞等景区表演这些歌舞节目,如现有的大白彝传统歌舞《爬山调》《酒歌》《刀叉舞》,文辅人员根据大白彝民风民俗创作的《认新娘》《木叶声脆马缨花红》等。同时,让游客及能歌善舞的当地人一起和歌舞演员互动,泸西文化馆开展的广场舞也可以加入大白彝传统歌舞内容,邀请电视台拍摄大白彝的歌舞节目,并进行宣传。
八、体会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有许许多多的感受是不迈出家门就无法体会到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上、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学习和感悟。
我们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选择课题时的我们茫然无从下手;定下课题后我们十分担忧,不知道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地考察时遇到语言障碍;在老师的指导、家长的帮助下,三人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调查。最后,希望我们的课题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真正留住美丽的“袈裟”,留住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每一点每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