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运用

2020-05-21王雯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王雯

摘  要:将逆向思维的教学思想引入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其教学效果、教学目的等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与进步。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所面临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138-01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反向思考,将想要达到的效果作为结果,以结果反推过程及出发点,进而解决问题。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就是将预期达到的教学成果及目的为结点反向梳理教学设计方案,从而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成果。将逆向思维教学设计运用于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对于培养小学生审美水平及美术鉴赏能力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提高课堂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1.以往小学美术欣賞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照本宣科,缺乏延伸扩展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美术课并不是主科,只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即可。在美术欣赏课时,教师也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既不延伸相关知识,也不扩展授课范围,久而久之学生更是将美术欣赏课当作“活动课”、“休息课”,这对于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和美术知识的掌握来说是消极的、阻碍的。

(2)美术欣赏课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多年如一日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都让学生对美术课渐渐失去了兴趣。此外,在美术欣赏课中所用于欣赏的作品也比较单调,有的欣赏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深奥,有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缺乏生活元素。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程度必然会降低、从而失去兴趣。

(3)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互动与活动

目前大多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仍是由教师作为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其中缺少互动与课堂活动等环节,使得小学美术欣赏课变得枯燥、无趣,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不高,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预期。

2.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方法

(1)创新思想,打破教材局限性

美术欣赏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将作品的风格特点、题材选择、构图思路、色彩运用等知识进行细致讲解,还要通过观察美术作品反推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等内容,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创作情怀与内心世界,并鼓励学生在未讲解的前提下试着独立欣赏某件作品,根据作品推断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完成对学生自身美术欣赏水平的提升,进而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强化审美水平。

以《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为例,教师在讲解之前先抛出论点:“提起齐白石,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这时多数学生就会说“齐白石画的虾”,之后教师就以《群虾图》为例,讲解此画的构图思路、技巧手法、情感意境等。教师以此画为开端引出齐白石所在年代背景、人生经历等,再通过其代表作品(如:《秋》、《借山吟馆图》《喜上眉头》、《鱼蟹》、《花鸟工虫册》)展现齐白石最擅长的山水、花鸟画,在作品中体会“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魅力。

(2)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好奇心”的作用,以激发好奇心、提高兴趣为教学目标,通过逆向思维反推教学新方法、新思路、新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兴趣点”,比如,多媒体、电子化教学用具等,并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在欣赏作品的选择上尽量贴近生活、切合实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历史意义及创作情感等。

例如,《身边的设计艺术》,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多的查阅、收集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展示所收集到的各类设计,小到餐具上的花纹、大到巨型雕塑,从构图、技艺、色彩选择、实用特点等不同角度对物品设计进行观察,思考各自的艺术性及实用性。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或播放“宣传海报”和“广告”,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总结这些事物的设计思路及实际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所知道的事物哪些运用到了美术,让学生发现身边的设计,体会其中的美术运用。

(3)增加互动环节、丰富课堂活动

对于一堂课来说,“气氛活跃”是可以激发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但若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授课,那么课堂将可能会因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缺失而变得“枯燥乏味”、“暮气沉沉”,想要打破这种教学思路,就必须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剪纸中的古老记忆》,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我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其次,再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图片,讲述各地域、各民族的剪纸在风格上也各有不同;最后,教授学生一些简单剪纸的剪法,让学生自己学一学、练一练。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设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剪纸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以此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学生也会因此加深对美术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运用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学更具灵活性,课堂气氛也由此变得更加轻松活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让逆向思维教学设计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姚育晓.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探究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2]李筱.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8(12)

[3]李娜.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