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生活皆课程

2020-05-21程春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研生活化幼儿

程春梅

摘  要:课程来自于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处处都是教育的契机。因此,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在一日的日常活动进行;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和语言思维能力训练是在各个活动中进步的;幼儿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在丰富多彩、动静交替的一日活动中实现的,让教育回归生活,是生活成为课程资源,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45-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而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挖掘一日生活中各环节资源和细节,来进行幼儿生活环节的教育十分有必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平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三个环节来进行。

1.生活化教育活动

(1)教育内容贯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以前的一日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是注重集体教学和游戏的开展环节,而对于幼儿的生活活动如:如厕、洗手、用餐、喝水、遵守各项秩序等环节往往比较忽视,更谈不上有目标、分阶段地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有一次,我们进行集体活动之后,我带领幼儿去厕所时,看见孩子们奔跑拥挤互相推搡,大声提醒“不要推!不要挤!”,但是效果甚微。自从学习了“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后,知道了幼儿这一生活活动环节其实也是我们的一种教育方式,于是我就利用《门口》“四只小猴,挤在门口,你挤我挤,谁也难走。四只小猴,排在门口,有先有后,出了门口。”通过小猴子不文明的排队行为,教育幼儿碰到拥挤时要自觉排队,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育内容生活化。一切源于生活又将回归生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孩子们更加融入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学习发展。例如,在我们的主题《分享》中,通过“小田鼠的背带裤”、“我们都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等集体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了交往、分享的重要;通过和小朋友一起过生日,让孩子进一步体验关爱朋友,与朋友共处的快乐。在游戏中好朋友间的相互合作,并在区域活动中还用绘画、手工进行“友情与分享”相关的创造活動。

(3)创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学环境更多的是注重安全、卫生、整洁,要让孩子在学校体验生活化的教育,需要教师布置更加贴近于生活的教学环境。只有让孩子在富含生活气息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4)让游戏活动更加生活化。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基于这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多的是要利用游戏活动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孩子们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态,成长发展的生活能力,终生受益的无穷潜能。通过“一日生活皆课程”主题教学,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锻炼生活技能,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2.有助于加强管理和人才培养

(1)“一日生活皆课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老师们在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中,观察、解决、回应孩子的行为,反思、调整、充实教育的策略,在对孩子生活成长的理解与关怀中,收获着自己专业的成长。在过去,一提到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大家就会认为是打扫卫生,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服务的机械劳动。通过园级培训、现场提问、年级每天的督促检查、每周的班会交流等一系列“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落实工作,大家才醒悟到:在管理幼儿吃喝拉撒睡的同时,是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的过程,是加强教师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让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改进专业素质,有利于教师长期的发展。

(2)“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层级的管理职能。在我园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过程中,实现了三级双向互动管理模式。过去的教育教研,主要是一个单线走的过程,而且教育和保育不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引领下,用主题课程统领全部的教育内容,在日核心经验的落实下,达到人人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使教育教学是全班教师共同实施的过程。班主任从过去的主要管理班务,转变到班主任具有培训指导本班教师的能力,具有全盘把握和协调本班保教工作的能力,具有调动和促使本班教师有团队精神的能力,具有带动本班教师落实教育理念的能力。年级主任从过去的主要是传达会议精神和被动管理,转变到具有大局意识的管理者,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能形成横向互动,三个年级主任之间又形成了纵向互动。

(3)“一日生活皆课程”是教研的突破口。幼儿园的课程应在三教或两教一保共同协作下开展,其中,班主任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班级在形成周、日活动计划时,是平行班共同研讨的过程,日核心经验又是三教共同研讨的过程,班主任能做到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达到了,周周有教研,日日有教研,时时有教研。这样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所有课程能相互渗透补充达到教育内容浑然一体的探讨空间,是达到人人对课程了解的时机,是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是课程不因人员问题正常进行的途径。

通过生活化“一日生活皆课程”主题实践教育,让师生感悟生活,理解知识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了解生活是我们永久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教研生活化幼儿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