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经·关雎》教学中的朗读与意象

2020-05-21祝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朗读意象

祝佳

【内容摘要】教学《诗经·关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让课堂充满诗意与浪漫。抓住“雎鸠”“荇菜”两个意象,通过分析、探讨,激发学生想象,在学生脑海里生长出“意境”来,进而“点燃”学生表达的渴望。抛弃“满堂灌”的旧式教学模式,让《诗经》走下神坛,带领学生感受先民的幸福与忧伤,体味情窦初开的激情与美好。

【关键词】诗词教学 朗读 意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一一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品析中完成对诗词的深层解读。所以,对于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文《关雎》,我有意识地抓住“雎鸠”“荇菜”两个意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课堂,力求让学生初识爱情的美好。这堂课不仅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而且点燃了学生表达的渴望。放开手摆脱“满堂灌”的模式,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我也有了别样的收获。

一、读出摇摆的韵律美

《诗经》是诗歌文学最早的鼻祖,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诗歌属于韵文的范畴,韵文是美的。那么,何妨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气息与声韵的自然变化,从而去自主感受这种美呢?所以,在正字正音之后,我就要求学生自由地朗读全诗,尽量读出感情。在三分钟的时间里, “默而识之”者有之,摇头晃脑者有之,俯仰陶醉者亦有之一一我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开口念,我愿意把这份自由交还给他们。在课堂的初始,我甚至默许有些孩子没有“沉浸”于课堂的行为。曲径通幽,我更在乎他们能保持初心,满怀兴趣探究下去。

接着,我先让有意愿展示的孩子来示范朗读,然后让大家评一评: “她(他)读得好在哪里?”趁全班兴致盎然时,我开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平仄。以第一个诗节为例: “关关雎鸠”是平声;“在河之洲”又是平声;“窈窕淑女”是仄声; “君子好逑”仍以平声作结。平平仄平,平声要读得长而缓,仄声则该读得短而转。我一边示范朗读,一边带着学生做朗读标记,标出重音、拖音和断开。再领学生齐读,把握节奏的快慢及音高、音强。读着读着,学生自然就产生了韵律感。不得不说,读《关雎》,有一种水波荡漾、轻柔地摇摆的感觉,如舟行水上;再加上诗歌本身押韵与转韵,使诗歌朗朗上口,自然成诵。此时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来诵读,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摇摆,真是别有一番味道啊!而画面感和意象便也随之自然产生了,于是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抓住意象的丰厚美

意象构成意境,意象本身就包含感情。《关雎》全诗意象有二:雎鸠和荇菜。

从雎鸠鸟说起。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意境,是画面;而其中的意象,即画面的主体就是这一对雎鸠鸟。这是一对怎样的鸟呢?课文注释说: “一种水鸟,传说它们形影不离。”我就抓住“形影不离”这个词,一路深挖下去,引导学生推出:它们如影随形,靠得非常近。它们一雄一雌,时刻待在一起,用不分离。而作者由此想到了“好逑”——人间的恩爱夫妻,他们也是形影不离,白头偕老的啊!这就使“雎鸠”与“好逑”之间相似、相关:雎鸠是眼前景物,“好逑”是心中情事,是作者触景生情产生的联想——这就是《诗经》“六义”之“兴”,托物起兴。而这两只小鸟在千什么呢?在“关关”地呜叫。这种呜叫显然用“和鸣”更确切些。和,应和,呼应,如“同声相和”“一唱一和”。两只鸟儿相互和鸣,互诉温情、恩爱、亲热与思慕。其亲昵之态、呢喃耳语,多么令人神往!这应当是春日里忙着交配、繁衍的鸟儿吧?春风动春情,可这一切却偏偏发生在“河之洲”上!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隔着河看不真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自然有了朦胧美,但小伙子心痒痒啊!所以,《关雎》所表现的恋情,是情窦初开,激情如火,清新美好。抒情的主人公应当是男子,是“君子”对“窈窕淑女”单方的热恋。像这样层层分析,如曲径探微,一步一景,学生自然能跟着教者饶有兴味地步步前行。意境之美,必得激发学生想象方可品味得之。

三、探讨主旨的多义美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这首短小的诗歌,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孔子在《论语》中评价它为: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之作。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評价它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我在备课的时候,曾一度纠结过,这首诗的主旨到底该挖多深。我要告诉初二的学生,这是夫妇之德的典范吗?我要告诉他们,君子与淑女的结合,都与美德与地位相联,婚姻必须讲究“门当户对”吗?甚至于,我要告诉他们,恋爱一行为必须有节制吗?即使很多研究材料上都提到,我上课的时候仍然应当有所取舍。理由很单纯,语文课必须姓“语”,要力求上出其文学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诚哉斯言!希望贯穿整堂课的朗读和对诗歌意象的解读,能让学生感受到爱情的纯洁美好,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培养他们深度思维的习惯,让他们窥见诗歌简约的文字背后那更广阔、更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2]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8.

[3]《诗经》骆玉明解注[M].三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朗读意象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