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的影响作用
2020-05-21王宏平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间在该卫生服务站建档的1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慢性病管理方法。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服药依从率、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有助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糖代谢水平。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糖尿病前期;糖代谢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a)-0191-02
糖尿病前期是患者糖耐受量已经受损,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程度的阶段。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管理工作的进步,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及健康管理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推行社区慢性病管理,有助于患者加深病情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糖代谢,达到抑制病情的目标。现分析2018年1—12月间在该卫生服务站建档的1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卫生服务站建档的1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47~71岁,平均年龄(57.82±4.29)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57.37±4.5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 h血糖>7.0 mmol/L,<11.1 mmol/L,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经社区卫生部门建档,能够按时进行就诊。该研究已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管理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患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患者在社区建档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告知患者按时用药和检查,平日应注意控制血糖,开展适当的运动。观察组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法,包括建立档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疏导等。
①建立档案。社区医护人员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病史、体检结果、血糖检测情况,告知患者详细提供健康信息,按时就诊,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②健康宣教。医护人员认真记录该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其他方面特征,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以便制定健康宣教方案。医护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病因、症状,日常应具备的用药知识,按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方便患者随时开展自我学习。
③用药指导。糖尿病前期患者往往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忽视日常服药的重要性。医护人员不仅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叮嘱患者用药时间和药量,而且要告知患者在空腹、餐后、运动后等时间段进行血糖监测,確保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如果血糖过高或过低,应及时就诊。
④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饮食控制原则,少食多餐,减少对糖分、油脂、盐的摄入,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既要防止胆固醇、血糖水平的升高,又要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⑤运动管理。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不佳,运动对于防止血糖过高、增强心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定期进行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柔和的运动,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⑥心理疏导。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糖控制,饮食有严格的禁忌,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并发症,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心态,努力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然后进行随访,对比糖代谢情况、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度评分。①糖代谢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程度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以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计算服药依从率。③疾病认知度评分。向患者发放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对疾病认知越好。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代谢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6.92%,对照组服药依从率84.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疾病认知度评分
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疾病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糖尿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糖尿病不仅发病率较高,同时还面临诊断率、控制率低的问题,如不及时控制,患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前期患者,本身已经存在机体代谢和血糖水平异常等症状,更要加强对病情的控制[2]。
目前糖尿病已纳入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范疇[3]。社区在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可以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健康管理措施,通过电话随访、定期体检和改善生活行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而且糖尿病患者病情具有差异性,公共卫生管理更利于增强干预的针对性,在深入调研、持续跟踪随访、社区宣传教育、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有助于患者不断增强健康意识,明确糖尿病前期病情控制的目标,养成健康习惯,提高生活质量[5]。
该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社区建档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慢性病管理,由社区开展系统的建档及体检、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疏导等措施,干预后观察组糖代谢情况、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社区慢性病管理有利于加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缓解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立娜,张晶.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控制率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9):2474-2475.
[2] 程海燕.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改善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1485-1486.
[3] 任志英.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7):170,172.
[4] 陈伟,彭艳英,马翠.糖尿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8):609-611.
[5] 易丹.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预后生活质量、糖代谢指标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5(31):3848-3851.
(收稿日期:2019-11-04)[作者简介] 王宏平(1971-),男,湖北武汉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