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

2020-05-21王笑宇

商场现代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摘 要:对于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为此,想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需要从全局的观念上进行考虑,保证区域之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并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使人口的流动趋势能够更加合理,以此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减少贫穷。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据,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共同发展。本篇文章对于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背景和采用的模型进行了介绍,探究了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在区域相关性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使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趋势分析;影响因素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较强,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贫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区域经济无法共同发展,导致我国的资源分配并不是科学合理的,存在着一定的倾向,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根据分析对比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为此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了解经济的发展情况,为达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支持。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使我国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内陆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发生了转变。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了各行各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的政策出现变化,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形势。最明显的一点是我国在制定区域经济计划的过程中,不再只侧重于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上,更加注重各个空间内的合作。比如说,随着北京人口数量的剧增,将北京作为核心城市所成立的京津翼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其他跨行政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关专家也提出想要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地方政府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合作,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等,使各个城市群之间能够合理地进行分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从而达成建设集中、大规模、绿色、环保的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

但是,从当前我国各區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的不同区域经济依然存在着贫富之分,差别较大。虽然并没有进一步地增强彼此之间的差距,但是这一问题也没有从源头上得到解决,并没有呈现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一局面。从我国的大部分省市的GDP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GDP最高的地区是最低地区GDP的数十倍之多,这并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各个区域之间所得到的发展机遇并不一样,无法合理分配资源,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为此,尽可能地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降到最低,或者使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能够大体上保持一致的进行增长,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找到对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模型

较常使用的模型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Moran's I指数,其是我国和国外相关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模型,能够了解到变量的空间相关性。Moran's I可以被划分成为从全局观念进行工作的Moran's I和针对于某一部分的局部LISA。依据全局观念所制定的指标被应用于判断系统性的研究区域内某一个因素是否具备空间自相关,而从局部出发所制定的指标则被应用于对于某一部分中所出现的特征或者是某些属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本篇文章借助于Moran's I指数来对于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并且利用局部性LISA来判断行政区域和附近区域之间的关联,从而推测出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第二种,是B-N分解模型。目前,我国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是并未对于空间相关性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出现空间相关性是由以下两种原因所影响:第一,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存在着周期性;第二,经济的发展受到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会出现某一特定的趋势。为此,在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出现空间相关性的原因。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HP滤波、B-N分解等。但是,HP滤波所做出的假设是较为平滑的,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数据很可能是随机出现的,导致最后的结果和周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其进行比较,B-N分解所获得的周期性可以涵盖更加全面的内容,能够适用于较长周期的使用,并且随着不断的发展,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使其从单变量变成多变量,并且建立了较为统一的体系来进行分析。当前,B-N分解模型被普遍应用于对于GDP的发展进行的研究中,本篇文章借助于B-N分解模型来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种,是回归模型。立足于空间相关性来对于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本篇文章使用的是操作难度较低的OLS回归模型。详细的说,就是把从全局观念制定的Moran' s I指标当做变量,把对其产生影响的艺术当作另一种变量,从而进行计算。

三、区域经济相关性趋势

1.立足于Moran' s I指数下全局观念的空间相关性的趋势

通过使用Moran' s I指数立足全局来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各个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并且空间相关性会受到不同行政区域所处位置、经济水平以及是否是周边城市所影响,其中能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的是经济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空间相关性。在距离较为接近并且经济实力差异较小的区域中经济的相关性最为明显。而中国不同位置所具有的资源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着不同的趋势。

2.立足于Moran's I指数局部LISA指标和“一带一路”倡议

借助局部LISA指标从部分的角度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可以表述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带以及渤海区域的经济水平较高,但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着较多的行政区域,并为每一个区域划分了发展目标。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部分行政区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3.B-N分解模型

利用B-N分解模型来进行研究,分析出现区域经济相关性的原因,最后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空间相关性受到经济发展周期性的影响比较少,只有当经济存在着确定性趋势时,才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确定性趋势,主要来源于投入成本的增加、物资的增多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等,发现经济之所以会得到发展,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变化。我国不同区域的人们都可以自由的前往,贸易比较自由,导致各个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四、对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第一,通过使用OLS回归模型,以及B-N分解模型等,可以发现区域经济之所以会存在空间相关性是受到区域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等影响,流动人口会改变原本的空间布局,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到这一结论:流动人口的数量越多,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相关性越不明显,这和人们所希望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是由于一旦发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时,地方政府就会通过制定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使人才被留在当地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支持,这提升了区域经济之间的贫富差异,导致空间相关性并不明显。

第二,技术水平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稳定的,会发生一些变化。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是由于我国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交易市场为技术交易提供支持,不同区域之间的技术水平相同,无法直接地了解技术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造成的影响。所以,要加大力度研究技术水平对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造成的影响。

第三,国外企业的资金投入。区域在对于经济发展时,需要有资金来源,并且保障资金的稳定才能够顺利地达成发展目标。国外企业的资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能够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借助于国外企业所进行的资金投资,使各个区域之间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协同发展经济。

第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在对于地方进行建设时,需要使用财政支出来实现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不会关注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较为频繁的出现,为此中央财政支出需要站在系统、全面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保障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不同资源,使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能够缩小。

五、总结

根据所进行的研究,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在发展时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为此,我国有关机构应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推动相关区域的发展,并提升周边的经济水平,缩短贫富之间的差异,使各个省份之间能够协同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莎莎.R&D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9(03):44-56.

[2]桑祖南,邓志伟,时朋飞,丁晓楠,韦福巍,李星明.“一带一路”(中国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基于非均衡协调发展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04):556-564.

[3]温瑞霞,赵春雨,孙亚军,郑永瑞.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9,19(05):1-11.

[4]周国富,熊宇航,王晓宇.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与各省市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34(11):26-34.

[5]周慧,苗洪亮,曾冰.创新驱动、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04):95-102.

[6]陈婧祎,罗红霞,胡林利,李秋红,江汶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大都市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04):330-336.

[7]陈文新,潘宇,马磊.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0):22-30.

[8]张彩江,覃婧,周宇亮.技术扩散效应下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2):124-132.

作者简介:王笑宇(1998.12- ),女,汉族,籍贯:河南开封,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