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
2020-05-21赵海成
赵海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做好“育才”“养才”“用才”工作,人才引育数量、层次、效益实现了新提升。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收获启示,要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需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近年来,市委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市委常委会听取研究人才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对做好人才及相关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西宁市落实“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持续增强,党管人才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党管人才既是爱才的表现,又是兴才、聚才的制度保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总要求,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导小组定期议事制度,全面实施以县区党委向市委述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向领导小组述职、县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向领导小组述职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三述职”制度,推动党管人才职责全面落实。
二要强化人才政策供给。近年来,市委加快打造人才政策升级版,制定出台《西宁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试行)》,设立总规模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开发基金,实施创新创业扶持和“引才聚才555计划”, 共有143名创新创业人才、2个团队入选,市财政安排专项支持资金4445万元,吸引更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来宁创新创业,重点培养一批优秀本土人才,以“政策红利”释放“人才红利”,推动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厚植人才发展的土壤,以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就能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认真贯彻《关于“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实《关于提升“昆仑英才”行动计划质量效益的实施办法》,积极申报“青海千人计划”,重点实施西宁市“引才聚才555计划”,突出“项目揽才、产业聚才”,以政策红利吸引人才加速集聚。统筹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育质量。加大“组团式”赴外引才力度,探索建立线上招聘机制,引进更多本市急需紧缺人才。
三要加快平台载体建设。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组织实施“西宁市四区双创孵化‘人才摇篮”省级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组建成立西宁智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举办“青海人才回家看”系列活动,评选命名“西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加力、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人才创造活力。实践证明: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合作平台,发挥好平台载体的撬动作用,是有效激发和释放人才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重要保障。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牢牢把握“搭建平台、广纳人才”这一原则,加快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提升“西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条件。充分发挥西宁智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搭建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医疗、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师带徒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效益。开设“夏都英才”讲堂,积极探索“以才育才”新模式。
四要完善柔性引才机制。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借助“博士服务团”、援青干部、“京青专家服务团”“浦东专家服务团”援青资源“组团式”引才引智、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项目和载体,积极吸纳阶段性、候鸟式人才,大力实施“共享人才行动”,一大批援宁人才在促进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积极探索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人才聚集效应的路子,是破解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困局的有效办法,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化。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持续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拓展这种“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脑开发”新的用人模式,充分利用中央援青资源,大力争取省级专家人才,加大与南京等地的人才交流力度,将“浦东专家西宁行”活动打造成柔性引才工作品牌,建立与温州的人才合作关系,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交往圈”“朋友圈”,推动建立多载体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实施更高水平的“共享人才行动”。
五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不断改善并优化人才开发建设发展的“生态圈”,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的若干措施》,制定实施《西宁市加强援宁人才教育服务管理的十条措施》,设立西宁市人才服务中心,在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首席人才官”制度,组织援宁干部及高层次人才开展健康体检,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事宜,协调资金540余万元购置市级人才公寓,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实践证明,以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为基底,以提供温暖温情服务的全过程服务为侧重,持续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就能人才聚、事业兴。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不断延伸人才“服务链”,深入实施《西宁市加强援宁人才教育服务管理的十条措施》,分层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对引进人才在薪酬待遇、人员编制、住房、医疗服务、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人才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规范人才流动秩序,加强市级人才公寓日常管理,提升西宁市人才服务中心运行水平,在部分医疗机构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
六要加强人才政治引领。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播《西宁优秀人才风采录》专题广播节目,策划制作《凤栖夏都》人才工作宣传片,举办西宁市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建立高层次人才微信交流群,不断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实践证明,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是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基于以上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我们将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开展人才专家政治理论培训,办好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暨能力提升培训班,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大身边人才典型的选树,不断扩大优秀知识分子影响力,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依托“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人才之家”,组织开展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发挥人才参政议政作用,邀请人才专家代表列席党的有关会议,推荐、邀请人才专家参加重大节庆活动,注重从基层一线专家中推荐先进模范人物担任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作者系西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