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昆山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2020-05-21杨静
摘 要: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初步获取研发胜任特征要素,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补充研发胜任特征要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市场意识、个性特征等六个维度构建胜任特征模型。这些要素是制造企业进行研发岗位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
一、引言
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但是,相对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中国工业由于发展时间过短等原因,一直处于多制造、少创造的地位。为了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人才为本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本方针,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是企业研发实力的标志,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因此,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胜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鲜明的民族禀赋,更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进一步融合,制造业无论在生产方式还是在产品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制造2025”将促进传统工厂向智能工厂转变,高新技术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转型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5月底,昆山已有348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链条完善、体系完备的产业生态圈。但是昆山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产业基础优势不明显,产业层次待提升;缺乏高层次人才,人才的功能配套还不够完善;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急需提升。因此,本文将基于胜任力理论,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研发人员的新要求,联系昆山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探寻制造业研发人员胜任力要素,构建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二、胜任力及胜任特征概述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其核心观点是认为胜任力是一种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某领域的特殊技能等一切可以被测量的能与他人显著区分的个体特征。它可以有效区分卓有成效者与普通者。
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志强、张提、朱永跃(2013)分析了服务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结构问题。靳娟等(2015)构建了科技型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发的三维模式。赫连志巍(2016)从支持性能力、提升性能力、协调性能力三个方面7个维度构建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导向的创新团队胜任特征模型。李文辉(2017)以陕西省现代企业软件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四维一体”的方法获取软件研究人员的胜任力要素,从五个维度构建软件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吴贵明(2017)建构了文化创意研发人才“三心两意”胜任力结构模型。刘晖(2018)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由动力与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能力、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十八项胜任力指标。
根据以上学者们的研究,不同行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是普遍适用的特征模型。但是,“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背景下,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研发生产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因此,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文献对满足创新导向要求而需要相关研发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特征的研究很少。
三、构建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1.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为了探寻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文中使用了多种胜任特征要素收集方法。先用“文献阅读法”界定基本的胜任特征要素,再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优秀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进行访谈对基本胜任特征要素进行补充完善,最后选择昆山智能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验证和修订,最后总结得出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特征。
(1)归纳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
本研究采用统计各胜任力要素在以往研究结论中出现频次的方法,提炼认可度较高的研发人员胜任力要素。在归纳总结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时,本文采用权威的学术论文库CNKI作为检索平台,以关键词“胜任特征”或“胜任力”+“研发人员”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时间为2010年-2018年,共有15篇相关文献。通过对15篇文献的阅读,根据其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多少,初步获得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成就导向、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意志力、自信心、沟通能力、抗压能力、集体荣誉感、人际关系、诚信等13项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
(2)補充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
为了增强所选胜任特征要素的代表性,在阅读相关文献基础上,选择制造企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企业里从事实际科研工作的优秀科研人员,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胜任特征要素进行补充、修正。
本文从昆山智能制造产业群入库名单随机选取昆山迈斯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鑫腾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昆山智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作为样本,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要求,共选择九名绩效优秀研发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被访谈对象性别、年龄和学历具体分布见表1
通过对九名研发人员的访谈结果整理,另补充了6项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特征要素:责任心、敬业度、知识面、发展潜能、收集市场信息能力、挖掘顾客需求能力。
(3)确定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
综合文献归纳、行为事件访谈及行业分析,最后归纳提炼出19项制造企业研发人员所需的胜任力要素: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专业技能、抗压能力、团队合作、团队交流、人际关系、责任心、诚信、敬业度、集体荣誉感、知识面、专业知识、发展潜能、自信心、成就欲、意志力、收集市场信息能力、挖掘顾客需求能力。
2.昆山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设计
在前文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设计19个题项。从昆山智能制造产业群入库名单随机抽取10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经过整理得到有效问卷86份。
(2)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探索“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维度,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因子分析。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利用KMP检验观测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P值为0.768(>0.7),本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
确定因子分析具有可行性之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得到因子负荷如表3所示。
3.构建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
本文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一共包含六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括若干胜任力要素,得到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结构如下表4所示。
维度一为创新能力。本文将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专业技能、抗压能力归纳为创新能力。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 “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这对研发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专业技能、抗压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区别于传统的单一产品,通过增加产品服务组合的技术含量及价值增值能力来提升产品的异质性显得尤为关键。研发人员需要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综合运用多种专业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产品服务的创新升级。
维度二为协作能力。本文将团队合作、团队交流和人际关系归纳为协作能力。制造企业的研发活动多采用项目组的运作方式,研发人员与上级、同事、客户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研发人员不仅要高质量完成自身工作任务,而且要与上级、同事、客户等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研发主体多元化和研发活动的客户需求导向,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如何在项目组开展工作、如何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也变得至关重要。
维度三为责任感。本文将责任心、诚信、敬业度、集体荣誉感归纳为责任感。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不仅要能够设计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且要深刻理解客户体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因此,这就需要企业从客户端出发,为其提供合适的信息与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研发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完成既定目标。
维度四为学习能力。本文将知识面、专业知识和发展潜能归纳为学习能力。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研发人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技能观念适应技术革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更需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地领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维度五为市场意识。本文将收集市场信息能力、挖掘顾客需求能力归纳为市场意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商务、移动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伴随着消费意愿的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越来越偏向理性,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成为他们一个至关重要的关注点,因此,他们希望企业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尽最大的努力满足自己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应主动了解市场动向,做好市场调研,认准客户需求,实现自己的产品价值,更好地服务客户。
维度六个性特征。本文将成就欲、意志力、自信心归纳为个性特征。研发人员是企业中拥有创新知识和开发应用能力的特殊群体,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研发成果。企业把他们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就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利润,并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发人员要避免简单重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安全区,多做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研究。当然,在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研发人员具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并有较强的追求自身价值的欲望。
四、结果与讨论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在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探究,从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市场意识、个性特征六个维度构建制造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借助对研发人员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研究,可以为制造企业研发岗位的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方面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制造业要主动求变,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的要求,充分把握机遇,构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价值网络。在此背景下,研发人才的需求不断上涨,对于研发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因此,各制造企業应聚集如何培养研发人才、如何打造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如何更加充分地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为众多制造企业吸引、甄选、培养、评价和开发研发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张提,朱永跃.服务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2]李文辉.胜任力视角下软件研发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以陕西省现代企业软件研发人员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6).
[3]靳娟,郑霞,幸怡.科技型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结构维度与开发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
[4]赫连志巍,袁翠欣,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团队胜任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2).
[5]刘晖,杨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8(4).
作者信息:杨静(1982.12- ),女,江苏灌云人,研究生,讲师,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