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特发性震颤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0-05-21田现杰王大力

临床荟萃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加索多态性基因型

张 江,田现杰,王大力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河北 唐山 063000)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 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1],近些年有研究显示还包括一些认知功能障碍、嗅觉障碍及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部分ET患者预后差,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持物、写字、倒水等日常生活,甚至在疾病后期会出现步态障碍和共济失调,且ET患者的病死率在逐年增高。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 D3 receptor gene, DRD3)位于染色体3q13.3上[OMIM190300]位点上,研究显示DRD3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上的第9密码子存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导致原密码子丝氨酸(Ser)向甘氨酸(Gly)的转换,称为“Ser9Gly多态”,进而影响ET的发病风险[3]。在人群中,基因频率最大的为Ser(A)等位基因,为野生型,Gly(G)等位基因称为变异型。本研究综合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ET的相关性,为ET的发病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 应用计算机分别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9 月30 日。其中中文检索词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多巴胺D3受体基因or DRD3、特发性震颤、多态性or易感基因等。英文检索词包括:Case-control study 、dopamine receptor D3 or DRD3、essential tremors or ET、variant or polymorphism or genetics等。并追溯其参考文献以获取更多相关研究。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 ②病例组中的ET诊断明确;③能够获取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数据;④若检索到同一人群的重复文献,选择样本量最大、数据最全、质量最高、年份最新的文献纳入;⑤对照组的基因分布规律符合哈迪-温伯格( HWE) 遗传平衡定律;⑥文献以中英文形式发表。排除标准:①无对照组的研究; ②重复发表的文献; ③无法获取各基因型数据的文献。

1.3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检索词独立检索、筛选并提取资料,遇到分歧时由第三位研究者仲裁,必要时通过电话或邮件联系原文作者。提取内容包括: 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种族、基因分型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和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纳入文献均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4]量表进行质量评价,NOS评分总分9分,≥6分为高质量研究[5]。入选文献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14.0。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合并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 描述。对等位基因G&A及以下四种基因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显性模型(GG+GA vs AA)、隐性模型(GG vs GA+AA)、杂合模型(GA vs AA)和纯合模型(GG vs AA)。异质性评价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 α=0.1),Cochranq检验I2进行异质性的定量分析,P≤0.1,I2≥50%,判定存在较大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表偏倚采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回归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文献筛查结果 初检相关文献共113篇,通过层层严格筛选后,最终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6-13],其中病例组1 456例,对照组1 651例。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本次Meta分析最终纳入文献8篇,其中6篇是关于高加索人种的研究,其余2篇是关于亚洲人种的研究。纳入本研究的文献质量评分均≥6分,提示研究质量较好。见表1。

2.3Meta分析结果

2.3.1G vs A统计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80.2%,P<0.1)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终结果表明,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等位基因与携带A等位基因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CI(0.95,1.59) ,P=0.116](图2) 。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及亚洲人群中,ET发病风险在携带G等位基因与携带A等位基因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加索人:OR=1.29,95%CI(0.95,1.77) ,P=0.107;亚洲人:OR=1.01,95%CI(0.78,1.32) ,P=0.915]。

2.3.2GG vs AA统计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42.2%,P<0.1)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终结果表明,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3,95%CI(0. 87,1.75) ,P=0.232](图3) 。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及亚洲人群中,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加索人:OR=1.33,95%CI(0.86,2.06) ,P=0.206;亚洲人:OR=0.97,95%CI(0.53,1.76) ,P=0.914]。

2.3.3GA vs AA统计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25.2%,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终结果表明,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A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4,95%CI(0.98,1.33),P=0.099](图4) 。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及亚洲人群中,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A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加索人:OR=1.17,95%CI(0.99,1.38) ,P=0.069;亚洲人:OR=0.99,95%CI(0.66,1.47),P=0.945]。

2.3.4GGvsGA+AA统计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36.8%,P>0.1)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终结果表明,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基因型与携带GA+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92,1.47),P=0.196](图5) 。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及亚洲人群中,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基因型与携带GA+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加索人:OR=1.19,95%CI(0.92,1.54),P=0.190;亚洲人:OR=1.07,95%CI(0.65,1.78),P=0.780]。

2.3.5GG+GA vs AA统计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31.6%,P>0.1)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终结果表明,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GA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1.00,1.35),P=0.043](图6) 。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群中,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GA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0,95%CI(1.02,1.40) ,P=0.027];在亚洲人群中,ET的发病风险在携带GG+GA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9,95%CI(0.68,1.45),P=0.954]。

2.4发表偏倚分析 本研究对各个基因模型进行了发表偏倚分析,提示均未见发表偏倚。Begg漏斗图基本对称(以G vs A等位基因为例,图7)。Egger回归法量化检测,结果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G vs A:P=0.086; GG vs AA:P=0.104; GA vs AA:P=0.058; GG vs GA+AA:P=0.138; GG+GA vs AA:P=0.057) 。

2.5敏感性分析 本文对各个基因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有较高稳定性。以GvsA等位基因为例,采用逐一排除文献的方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效应量无显著改变,提示研究结果的稳定,见图8。

3 讨 论

目前更多证据提示E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迄今为止,连锁分析研究在冰岛和北美家庭已经确认ETMI(3q13)[14]、ETM2(2p22-p25)[15]、ETM3(6p23)[16]遗传位点。而仍有许多家庭没有证据表明ET与这些位点的变异相关联,因此也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ET易感基因。

DRD3基因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已有大量研究报道DRD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17]、精神分裂症[18]、迟发性运动障碍[19-21]等疾病的相关性。DRD3位于染色体3q13.3 区域,与ETM1 区域重合,且DRD3基因Ser9Gly位点具有多态性,这使得其作为与ET 相关致病基因被广泛研究。Lucotte等[3]对 30名法国ET家族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该位点在研究对象间具有一定的聚集倾向,且发现携带DRD3Gly/Gly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较早。Jiménez-Jiménez[22]、Kuhlenbaumer等[23]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ET患者中携带DRD3Gly与DRD3Ser等位基因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亚洲人群中进行DRD3和 ET相关性的研究并不多,其中黄赣湘等[24]对80例湖南地区的ET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DRD3与ET遗传易患性无关。这与王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越来越多的研究对不同种族间DRD3基因与ET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然而, 一些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系统研究Ser9Gly变异与ET相关性的Meta分析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应用Meta分析对Ser9Gly多态性与ET的关联性作系统分析。截至2019年9月30日,共纳入8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病例组1 456例和对照组1 651例,结果显示,显性基因模型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即携带GG+GA基因型ET发病风险高于携带AA基因型人群,这与Lucotte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显示这种差异存在于高加索人种间,即高加索人群中携带GG+GA基因型ET发病风险高于携带AA基因型人群,这提示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ET的关联性受到种族因素的影响。而对亚洲人种却没有明显差异,考虑可能的原因是:不同人种本身的遗传背景不同;亚洲人种纳入的样本量小于高加索人种;基因检测方法的差异;随机误差等。

本研究局限性包括:第一,本研究未考虑ET在此基因位点中是否存在其他变异与Ser9Gly的联合作用;第二,本研究纳入仅限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缺少其他语种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可能会存在语言偏倚和发表偏倚;第三,本研究分别对高加索人、亚洲人2个种群进行了亚组分析。但2个人种的纳入研究量均小于10项,尤其是亚洲人种的研究仅有2项,且样本量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高加索人群中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ET易感性相关,但由于以上局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ET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高加索多态性基因型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PD-1和CTLA-4 3′UTR基因交互作用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纳卡争端:缘由、影响及前景
高加索的摩登时代
俄罗斯文学中的高加索形象
数学工具在自交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