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主义者的理想主义

2020-05-20袁方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光明

袁方

在《写给未来的你》一诗中,余光中希望他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个理想主义者。

依我21岁的年龄,自然够不着“成熟”二字,但也在“成长”这条必由之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出发时的我,心如赤子,热血难凉,面不改色地背北岛、读食指、摘海子、顾城的诗句,觉得一切阻挠我通往理想主义的路障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然而,人的成长往往不可控,经受几次打击就转换策略,撞上几堵南墙就调转方向,久而久之,洁白似雪的绸布被投入染缸,五颜六色地出来,孟子当年见此情景,不也是泫然落泪吗?在社会染缸之中,理想主义的色彩不断褪散,理想主义的基因不断消亡,执念不断磨损,时刻有激剧的反应发生,也就是不可抗力的社会反应吧。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理想主义是个好词语,至少并不贬义。青年们竞相成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诗中,在信里,在生活中,理想主义是可以观察到的。拍去历史风尘的灰烬,我依旧能热切地感受到那种信仰,一如相信着太阳的光明和皎月的洁白。而放在今天,有人在公共场合谈论它,有人在酒席饭局提及它,有人在公开演讲赞美它,有人在字里行间鼓吹它,但说来讽刺,这些行为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暗藏着功利的目的,本身就是反理想主义的表现。你若不相信这种口是心非,只管按照理想主义者的处事标准过上一阵子,保准被贴上“只认死理”“顽固落后”“呆板木讷”的标签。相比之下,千年之前的孔子倒像极了一名理想主义者,孔子对曾子语重心长地说“吾道一以贯之”,理想主义正是难在一以贯之,也贵在一以贯之。

莫非,理想主义真的是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苦差事?

用北岛的诗句,来宣誓理想主义者的立场——“我不相信。”他们不相信人的一生不能过得光明磊落;他们不相信勇敢善良的品性难容于天地之间,他们要用一生去证道,证理想主义的道。或许他们早已预见了个人的失败,但那种理想主义必将胜利的信条使他们得以忍耐荆棘与泥潭。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人相信并坚持,才会存在。理想主义本不应存在,它全然违背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但理想主义者的出现偏偏让它存在,就像苦心孤诣的发明家守护着自己的成果,他们付出代价将理想主义推上历史的舞台。这代价于他们个人而言未免过于沉重又昂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相当必要而珍惜。在秩序濒临崩塌的时刻总需要奋不顾身的猛士;在规则屡被跨越的关头必须有发声维护的勇者;在正义无法伸张、平等沦为笑谈的黑暗中怎么能缺少燃起炬火的理想主义者,而那发出光明的方式总是慷慨焚身。挺起身板,卷起袖子,发动精神,实干起来,理想主义者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那些坐在舞台下嘲弄的小丑,漠不关心的看客;那些躲在后台静坐的闲人,操纵规则的戏子,不必说了,都是理想主义憎恶的对象。

人各有路,路各不同,就像放出的风筝,在天空画出形形色色的轨迹,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自由,有人追求利益,有人追求理想。同样生而为人,同样身处人间,理想主义者不过是依照信仰行事,以不变应万变,变也如不曾改变。他们在苦海翻涌浮沉,也在精神世界圆满。当收回风筝线,一切走向终结,在终极时刻的我们脑海显现画面,内心翻涌情感,理想主义者在这时看到的是美好,而非残缺;感到的是无悔,而非懊恼。当一生的所作所为化为影片在眼前连环展映,专属于理想主义者的纪录片将会是一片光明湛蓝的晴空,有干净的白云,有理想的飞鸟。或许这样的归宿会被评价为毫无意义,为实现精神世界的高尚而舍去现实世界的既得利益,精明的人们认为是一场亏本买卖,因而抗拒这种形式的交换。偶尔也会有人情愿,他们并不把人生当成生意,不把信仰放在天平的一端去衡量什么,以期得到等价的东西。他们保有可贵的天真,不由自主地觉得无价的信仰怎能用去交换呢?

我不加遮掩地流露出对理想主义者的尊敬,但我无意去贬低那些非理想主义者,人世本就艰险,有时活着本身就是一场挑战。坚持理想主义的人固然可贵可敬,未能坚持的人也应得到理解。提起一口气去冲刺并非难事,但在漫延不绝的生活中时刻不松口气,未免过于严苛。我们多数都是平凡之人,不能永远年轻,不能永远将热泪留在眼眶,但若始终保有对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乡愁,守着道德的底线和人性的希望,做到不以伤害他人为代价去追求目标,不以伪善虚假为工具去实现幸福,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做一个“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成的模样。坚守底线,坚秉希望,坚持原则,坚信人性,但不必分高下的坚决态度,他们并不与坚硬的潜规则硬碰硬,始终留有一塊干净的地方,做自己内心世界的国王,这便是我对“温和的理想主义者”的定义。就像法律将行为界定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积极行为,他们迎着黑暗、不公,就义无反顾地撞上去,定要得出个胜负。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温和而非温顺,虽然无意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的对立面,但当面临考验与抉择时,他们依然能表现出毫不让步的决绝。

平心而论,它的标准不及完全的理想主义者严苛,那简直是近乎完美的存在,因而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往往收获悲壮的结局。若对人性有所体察,我们就知道强迫别人做到那种程度是不切实际的,这无异于将必然的悲剧结果强加于他人的人生,甚至要求别人成为温和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种不应当有的想法。将一个想法施加于他人,不论想法本身的优劣好坏,初衷如何,我们都不具有强加于人的权力。其实,消极的也是积极的,当一名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抑制住不公正的念头,禁止自己做出黑暗的事情,光明正义就有生发出来的空间,希望的种子才得以播撒在现实的土壤。我们改变自己,世界也随之改变。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会一边不遗余力地付出,温和的理想主义者则默默履行本职义务。我无比热诚地希望,理想主义者成为那恒星,以理性的坚持,来呈现理想主义的气质。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蒋建伟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光明
遇见光明
理想主义者的宝贵
黑暗中的光明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走向光明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理想主义者=爵式音乐=爵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