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蜜的记忆

2020-05-20郭小祥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茶亭南门娘家

郭小祥

娘家住在坡南汇头,夫家位于十八家路,一南一北,一直嫌两处隔得远,又疏于行走,嫁人后多年去返娘家皆是靠四个轮子代步,于是乎,很多熟悉的路皆成了那些走过的路。

那日,忽然兴之所至,逛到南门,想来已有些时日未去娘家了,甚是想念,可一想到这南门到坡南需上坡下坡,心里差点打起了退堂鼓。后在老姐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捷径。

原教育局侧边有一条小巷,这似乎是一条仅容得下两人并行的夹墙,一眼望不到底,墙上青苔零落散布,久远的时光印于石縫,脚下石板歪歪斜斜,不知名的小草随处乱窜,我竟然有些许兴奋。细碎的雨丝,也知趣地在这个时候来一段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浙南该有的韵哟!我迷离了,若玩自拍,应是应景的角儿,没有唐诗的婉约,也有宋词的韵味,若走来一个撑油纸伞的豆蔻少女,想必是一幅水灵的风景图吧。如是遐想,已拐过三道弯,走过了一级级台阶,遇见不少独立的小院落,门前盆栽生机盎然。走出小巷弄,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光洁的水泥路向前边延伸,这就是西马路,我小时候常常来玩的地方。此时,总感觉似曾相识又觉得哪里不同,大部分房子的坐落基本未变,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绿植,点缀着争奇斗艳的花儿,沿着斜坡往上,一些房子二层在西门路边,你探出身去瞧瞧,一层紧靠山脚边,各个门廊内都有一个别致的小庭院,很是温馨。

一个人静静地在西马路上走,细雨蒙蒙的天,路人不多,这样刚好,在记忆的时光里慢慢品味过去,唯一不变的是沿路边的那条小沟渠,仍然山水潺潺,清澈见底,不觉已来到了通福门。遥想通福门当年“星恒连北斗,驿路达南闽”的盛况,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气,如今虽已重新修缮,城墙上,每一块花岗岩都是历史的见证,浸润着每个年代的魂灵,无声地迎接每一个慕名而来的到访者,徐徐开启尘封在时光里的那些温润的往事,走进另一段时空。仰望城楼,想起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那句话:“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却想冲进来。”曾几何时,昆阳的老百姓们也是如此,一门之隔,从坡南经过通福门坊间都说是“进城”,城里经济繁荣,多少坡南人一生忙忙碌碌只为在城内置办下一套房子,做个城里人。我倒偏爱城外的安静,清晨安稳地沉睡,不论城内窗外如何如何的闹腾,自顾自踏实!

往坡南老街走,便经过了茶亭。

二十多年前,驿道茶亭虽简陋,却是路人憩息的落脚点,走累了歇歇,下雨了躲躲,那时候每逢盛夏,总有善事者泡制了伏茶供路人解渴,茶亭也由此而来。茶亭里住着一位老妪,摆了一个小摊,炎炎夏日下,我们小孩子常来茶亭嬉戏,最喜欢在她这买各种零嘴,吃着零食围着亭子里的六根石柱追逐打闹。那时候,还有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翁,摆了一个算命的摊子,记得我也曾去卜了一卦,至于卦象是什么早已不记得了,听说那老翁也早已作古。如今的茶亭金碧辉煌,香火袅袅,梵音不断,已然换了旧貌。

踩着青石板,一路瞧去,那座木结构的小院子干净清雅,泛白。一只喵星人踮着脚立在二楼阳台,无辜的双眸泛着蓝色的光,不知那对貌如桃花的姐妹,是否已嫁为他人妇?

责任编辑:青芒果

猜你喜欢

茶亭南门娘家
南门立木
江畔独步寻花
茶亭品妙联
吾野茶亭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