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隧道的另一端
2020-05-20刘健
刘健
时间对今天的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它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一去不回头。然而,与人们的想象不同,时间对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时间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日升日落,到月圆月缺,再到四季更替,乃至治乱兴衰。所以,他们并不需要精准的计时。至于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更是只有极少数圣贤和哲人才会去考虑的问题。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生产和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让人们对于精准计时的需求与日俱增。时间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过去、现在、未来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明确。科学巨匠牛顿,则通过那些简洁优美的方程式,证明了人类身处一个稳定且恒久不变的宇宙之中。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心。
乔治·威尔斯及著作《时间机器》(图片来源/Wiki)
1888年,英国人乔治·威尔斯在《科学学派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叫《时间的鹦鹉螺》的短篇小说。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受到了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影响。不过,在当时,这篇小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威尔斯将这个短篇反复修改,到1895年拿出了第五稿,并正式出版。这便是科幻文学史上的名著《时间机器》。小说中,主角没有姓名,只被称呼为“时间旅行者”,在他看来,时间就是我们这个时空内除了长、宽、高之外的“第四维度”。于是,他呕心沥血,最终制造出了能够在“第四维度”——时间上任意穿行的机器,并将其命名为“时间机器”。从此,时间旅行成了经典科幻题材之一。
然而,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宇宙和时间的看法。尽管相对论已经证明,光速是宇宙间一切物体运动的速度极限,但许多人还是抱着超越光速也许就能逆转时间的希望,于是,各种有关时间旅行的科幻作品大量涌现。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电影《回到未来》三部曲。主角马丁借助一位科学狂人由跑车改造而成的时间机器,在第一部中穿越到过去,促成了自己父母的婚姻,改变了自己家庭的命运;在第二部中穿越到未来,帮助了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而在第三部里,他与科学狂人博士一起穿越到了西部拓荒时代,在经历了货真价实的西部冒险的同时,也帮助博士找到了真爱。
特德·姜及著作《商人與炼金术士之门》(图片来源/Wiki)
中国台湾科幻作家张系国在1981—1992年期间,创作了经典的华语科幻小说《城》三部曲。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名为“呼回”的外星世界,呼回文明建成了横贯古今的时间甬道,从而创造出了精确完整的全史学,将过去未来一并囊括,历史研究中再也没有空白地带。但也许正是因为全史学过于发达,一切变得确定无疑后,呼回人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最终盛极而衰。身为历史研究者的王辛深知,不管怎么努力,自己所在的城池,不久后终将为异种蛇人攻陷,仍然决定投身到卫城之战。在他看来,纵然无法改变历史,但面对强敌时的奋力搏杀并不是徒劳,而是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体现。
同样身为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在他的小说《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中,把故事的场景放在了中世纪的中东。在一座宏伟的都市中,一位商人遇到了一位自称“炼金术士”的人。炼金术士自称制造出了一个巨大的金属环,通过它可以穿越时空。尽管炼金术士说一切都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但商人仍是希望通过金属环穿越回20年前,拯救他早逝的妻子。就像炼金术士所说,商人最终没能如愿救下妻子,但却从旁人的口中得知妻子一直深爱着自己。他终于放下了淤积多年的愧疚和心结,回到自己的时空,继续平静的生活。
相比之下,《孟德之痛》可以算是一部历史假想小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曹操,搭上了外星人的飞船,在“梦”中穿越上下五千年,看尽治乱兴衰;而《星槎来客》则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朝的“第三类接触”的故事。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类似的故事并不罕见。只是古人没有地球与外星、时间旅行之类的概念,于是便把这些故事归结为神仙志怪。如果我们细心整理,无疑将会发掘出一座巨大的科幻故事宝库。
已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谈到时间旅行时曾经指出,宇宙法则中很可能存在一种防止逆行的机制,以确保任何人无法回到过去,而对现在或未来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在面对时间这层帷幕的时候,人们总会生出穿越其中的冲动。其实,正是昨天的决定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决定则是明天的缘由,我们每个人都是时空隧道中的“旅行者”。所以,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件事,就能让我们拥有最完美的时光旅行。
(责任编辑/陈莹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