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2020-05-20麦家
麦家
一
我的第一本书《解密》被退过17次稿。但正是因为《解密》被不停地退稿,所以在这种备受打击的过程中,它像打铁一样被打好了。
过去了那么多年,我还清晰记得写《解密》时的情景。
那是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我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即将毕业离校而忙忙碌碌,我却发神经地坐下来,准备写个“大东西”。
这种不合时宜的举动,似乎在暗示我将为它付出成倍的时间。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要用“11年”来计。
11年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11年就是我全部的青春。
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也就20万字,可我删掉的字数可能有4个20万,因为我在不断地推翻、重写、修改。就这样,《解密》生生死死、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
在写《解密》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性格里的优点和我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缺点都被无限地放大了。那时候我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变得日日新、天天快的时候,我要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
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念想,而是我对自己一生的认定和誓言。
然而很遗憾,我没有守住自己。我迷失了,一度。
二
这个时代是容易让人迷失的。因为这个时代崇拜速度、崇拜欲望,每个人的欲望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地绽放。
我不是个圣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锁不住欲望之门。
随着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的成功,我被捧为所谓的“谍战之父”。出版商、制片人纷纷抱着钱找上门,守着我的稿子。那个时候,我忘记了曾经的誓言。
你们无法想象,从2009年到2011年,3年的时间我写了多少东西。100多集的电视剧,还有两部上下卷的长篇小说,累计近300万字。我变得超级自信,牛气冲天。可这不是真的我。
我不属于那种才思敏捷的人,但是那个时候的我,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几部作品都乏善可陈,甚至出现了很多恶评。
我不应该这样的,可我就是成了这样。为什么?因为我做了这个时代的俘虏,在名利和诱惑面前乱了套。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了。
三
很多大是大非的转折,需要一些外力和契机。2011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亲去世了。
那天晚上9点多,我突然接到电话,说父亲病危。我当然回去了,但是我只在父亲身边待了2个小时就又走了。为什么?一是因为我觉得父亲可能不会走,另一个原因是我当时正在赶一部书稿,稿子的前半部分已经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下半部在等米下锅,而我只剩下一天半的交稿时间。
我在心里默默对父亲说:给我一天时间,等我交了稿再来安心陪你。但父亲没能坚持一天,他只坚持了2个小时。我刚刚回到家,就接到电话,说父亲走了。
我年轻时不懂事,和父亲关系非常紧张,等我懂事了,他也老了。2008年我特意从成都调回老家,就是想陪陪他,尽尽孝心。没想到,最后一刻,我最应该陪他的一刻……我觉得父亲是有意的,他就是要给我这个难堪,好让我去痛思、痛改。
真的是很难堪。杂志社尽了最大的人道给我宽限了10天,但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哪是写稿的时候?我不得不在灵堂上守着父亲的遗体写,在亲人不绝于耳的哭声中写,在荒诞和绝望中写……这不是写作,而是对我的嘲弄和惩罚!
我想这一定是父亲安排的,只有一个上了天的人,才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这么极端又贴切地羞辱我、教训我。
从那以后,我整整一年没有打开电脑。我完全做好了不再写作的准备。
我在父亲去世的床上睡了半年,陪母亲度过最难熬的日子,直到最后母亲把床拆了,赶我走。
但我不知道去哪里。我就像一部因急刹车而翻覆的车,许多部件坏掉了,并且拒绝被修。
四
你们一定在想,我这部破车后来是怎么被修好的?是时间修好了我。
2014年夏天,我在强烈的冲动中坐下来开始写新作《人生海海》。
这是我全新的一次出发,不论是题材、手法还是思想情感,我都和过去一刀两断了。
我回到了故乡,回到我的童年,聆听我最初的心跳。我写乡村小世界,写命运大世界,写父子情深,写世道人心,写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写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本书也是父亲安排我写的。
我花了5年时间,才磨蹭写出二十几万字,平均下来一天不到200字。
2019年4月,这部书终于出版了。我通过写它完成了自救,治愈了我的老毛病,沒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我没有报废,我自己修好“故障”,重新出发了。
今天,我想对年轻人说:人生的路非常长,岔路口非常多,你如果走错了路,必须要想办法回头、改正。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
(李金锋摘自《解放日报》202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