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溺

2020-05-20王升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干活儿河西毛病

王升君

她五岁时,父亲被劳教,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几乎靠着半乞讨供她读到五年级才辍学。十一岁开始跟爷爷放羊,呆坐在山坡上看那些不解人间风情的闲云飘来飘去,听爷爷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爷爷奶奶是她最亲的人,爷爷奶奶去世后,她就成了一个爪娃子,常常一个人坐在山坡上,和羊说话,拿鞭子抽风撒气。

十八岁那年,舅舅带她到河西去寻生活。说河西张掖不愁吃,不愁穿,要啥有啥。对她来说,活命比啥都重要,她像一只羔羊般被丢弃在河西羊台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里。舅舅走后,她懵懵懂懂地成了一个鳏棍的媳妇,人家说舅舅走时收了彩礼钱,她就得安心当人家媳妇。她也曾听说过被拐卖的女子的命运,至于自己,天知道。她就永远成了一棵稗子,或者一截汉代孑遗的土墩,任风吹筋骨,日头一层一层剥落。

天上有鸟叫,地上有鸡啄食,白天有日出,夜晚繁星满天。真实與不真实,一切都似梦非梦。无数个夜晚,向定西方向张望,即使那边有一声鸟叫,有一颗星星闪一下,都是那么亲切,都会让她热泪簌簌。

能够得着的幸福就是一遍遍地回想爷爷奶奶,回想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曾经给她的温暖。一遍遍回想那些熟记在心的故事,一次次看到爷爷奶奶的喜悦、忧伤;看见刘家屯庄的沟沟梁梁,坡坡凹凹。把爷爷奶奶的故事写下来,让世间的人都记住他们。产生这一念头的时候,她像一条回归大海的鱼,兴奋地畅游在无边的柔软里。把爷爷奶奶的那些传奇和辛酸的经历写下来,把爷爷讲过的故事写下来,把爷爷奶奶的恩情写下来。这一念头的产生使她在漆黑的夜晚看到彼岸的光焰,上帝为她打开一扇天窗。

半夜里她点亮煤油灯,窸窸窣窣得像一只偷油的老鼠,拿出一沓稿纸开始写。在文字里,她常常看见爷爷奶奶温馨的笑脸;闻到从灰堆里扒拉出的山药蛋散发的香,常常让她涎水泪水混合。此时,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学,甚至对当作家的概念,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她就是想写一本书。

小说《乡路弯弯》的出版让她兴奋得一连几夜睡不着。她把爷爷奶奶写进了书里。

《乡路弯弯》出版时已改过第十三稿。小学五年级文化的她,靠一本字典,阅读一摞一摞从别人那里搜找来的书籍,硬是要写一本书。先是从30万字改到10万字,再从10万字改到出版时的20万字。18个年头,像用心磨砺出的30万麦粒。

18年,六千五百多个夜晚。她白天在田里劳动,晚上孩子、丈夫入睡时开始拿出纸笔写到半夜,第二天早上,照样下地干农活儿,晚上继续写。左邻右舍的女人热嘲冷讽,你一个女人家,晚上闲了做做针线,有空打工挣钱养家过日子才是正事。写那一文不值的玩意儿,又不顶吃,又不顶穿……哪怕友好的同情,带有怜悯的嘲笑都是冬夜里顺头浇下的凉水。

她常常在农闲时节到新疆、酒泉一带打工。深夜,别的工友睡熟了,她还在写。在酒泉下河清农场摘棉花时,刻薄的老板发现她半夜不睡觉写字,嫌她耗电又影响白天干活儿:“世上比你聪明的大学生成堆,都不写那玩意儿,你一个农民半夜晚上做那个梦。你真要写出一本书,我手心里给你烧个麻雀!”当晚,她被解除工约,赶出了工房。

也许上天总会眷顾至诚之人。在另一个工地,她向老板提出要求,只要允许她晚上写字,绝不会耽误干活儿。年老温和的老板说:“你没毛病吧?”她说:“毛病就是晚上读书写字。”老板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要你不耽误干活儿,那不算啥毛病,就留下来吧。”她感激得泪流满面,天底下还是有好人!这个秋节她不但挣到了钱,还写了几十首诗歌。在她的诗里,我读到:“人/不仅活着/还需要开放的花朵……”“蜡烛/你别灭/你是我心中的天灯/你是我黑暗中的圣火……”

她翻稿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右手食指像一个“7”字形弯曲。她说是长期写字就成了这样,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把手移开。这弯曲的“7”字又是命运的哪一劫?能见证什么?

原来,她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女人。

责任编辑:秀丽

猜你喜欢

干活儿河西毛病
肝不好,脾胃就闹毛病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Helping kids“heal”
厨师请吃饭
燃烧吧!小羽宙
小拇指的自述
升级版河西之战
毛病
河西行(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