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2020-05-20黄立丰
黄立丰
[摘 要]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始终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历史实践证明,社会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亦是自我革命的攻坚克难时期,自我革命的重大进展又往往能够推动社会革命实现历史性飞跃,两者统一于党的领导及其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必须始终遵循“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历史规律,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涉及矛盾风险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所触及利益格局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所实现伟大使命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这就更需要一以贯之继续协同推进好“两个伟大革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协同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20)03-0056-0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有过多次重要而精辟的论断。其中,他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1](p87) ,“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2] 。这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我们党将继续进行好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而且明确了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伟大革命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根本方法和具体路径”[3]。这也着实意味着,“两个伟大革命论”必将为我们党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强大的指导作用。
一、“两个伟大革命”的内涵及其协同本质
“革命”的本义是指变革天命,如《周易》最早就有记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主要是一种改朝换代的本源意义。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革命”一词的词义也不断丰富、拓展。直至现在,“革命”泛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是一种革故鼎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则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来深刻地认识“革命”的实质,即“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4](pP2-3) 。由此,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5](p456) ,“使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发动机”[6](p38) 。这不仅是一种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运动。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所指明的革命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甚至对于实现社会形态更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我们党一直都在不断地坚持、发展和运用,这也为我们当前认识“两个伟大革命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两个伟大革命”的深刻内涵
关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论及党的自我革命时,始终反复强调党要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党对自我革命的深刻认识,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据此,党的自我革命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坚决革除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从而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此,党的自我革命显然不同于常规的异体革命,是革命“主体-客体”的一体统一。换言之,“党的自我革命是革命主体把自身作为特殊客体的革命,自我革命就是革自己的命,簡单说,就是革命主体同时也是被革命的客体”[7]。
关于社会革命。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九十七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2] 据此,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具体而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通过暴力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新旧社会及其制度的更替,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对此,伟大社会革命,在方式方法上,既内含了疾风暴雨式的政治革命,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也包含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如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系列重大改革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8](p311) 。
(二)“两个伟大革命”的协同本质
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鲜明的协同性,换言之,两者是协同推进的关系,其本质在于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并确保实现伟大社会革命,即重点在于必须勇于进行好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目标在于党领导人民进行好伟大社会革命,关键则在于两者要协同推进。对于这一协同本质的深入认识,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可以为伟大社会革命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毋庸讳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革命的推进都不是自发的,其必须依靠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才能获得一次次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中华民族不断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历程,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伟大社会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其能够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从而将自身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一般的,党的自我革命能够达到怎样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着伟大社会革命能够推进到怎样的实践深度。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气,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p11) 。
二是以伟大社会革命升华党的自我革命。伟大社会革命能够进一步锤炼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品格。历史实践证明,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终身使命,其实践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总是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奋斗历程。尤其是新时代新形势,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其中“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且考验始终是长期的、复杂的,危险始终是尖锐的、严峻的。因此,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更需要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坚决革除影响自身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也着实说明,伟大社会革命也在不断锻造和升华党的自我革命的能力。
三是“两个伟大革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就一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是两者的相伴相随、相辅相成,谱写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如果没有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就缺乏必需的动力,可以说,伟大社会革命就是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是党成立以来就确立起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反之,如果没有党的自我革命,伟大社会革命也就难以顺利推进,也可以说,伟大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顺利推进的坚强保证。不仅如此,而且“从二者的主体来看,都是中国共产党;从二者高举的旗帜来看,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二者的初心和使命来看,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二者贯穿和体现的精神状态来看,都保持了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和一往无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9]。总之,两者始终有机统一,协同推进。
二、“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历史实践及规律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加强自身建设,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毋庸置疑,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成功推进社会革命的伟大历史。在这一历史实践中,“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充分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规律。
(一)社会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亦是自我革命的攻坚克难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经历了数次重大历史关头,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与这些社会革命相互伴随、相互促进的,是党进行的一次次重要的自我革命。在“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过程中,社会革命越是经历重大历史关头,自我革命就越显得艰难但却更加重要,进一步来说,“伟大社会革命酝酿发生的关键时期,往往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攻坚时期”[10]。
如遵义会议,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会议前,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但由于当时推行“左”倾错误方针的中央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得红军连续遭受重创,引起了党和红军内部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逐渐改变态度,在毛泽东的帮助下深刻反思失败的教训,这为之后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会议上,与会代表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等错误,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会议后,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由此实现了伟大转折。正如遵义会议的总结决议所指出,“党勇敢的揭发了这种错误,从错误中教育了自己,学习了如何更好的领导革命战斗到彻底的胜利。党在揭发了这种错误之后,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11](p678) 。这也说明,“这时,不进行自我革命、不自己起來纠正当前工作中的错误,党就无法摆脱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所陷入的困难局面而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2]。因此,遵义会议就是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坚决批评和纠正“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关乎党、关乎红军、关乎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断攻坚克难,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光辉典范。
(二)自我革命的重大进展能够推动社会革命实现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是其作为使命型政党特质的必然体现。这也充分说明党的自我革命并不是孤立和单独推进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伟大使命而内生形成的精神和品质。换言之,党的自我革命是服务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需要的,同时,党的自我革命的进展程度又决定着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实践深度。历史实践证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进展能够推动社会革命实现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13](p508) 。这一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够实现历史性飞跃,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端正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党的自我革命所取得的重大进展。1981年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明确指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14](p173) 。这无疑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正所谓“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15](p591) 。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足以印证“化险为夷转机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而是通过纠正错误、修复自我和转变方略把党引上正确的轨道,用自我革命的方式提高了党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16],而这样的自我革命,显然能够大大地推动社会革命实现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三)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统一于党的领导及其不懈奋斗的实践
“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历史实践,始终遵循了党的领导。即是说,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统一于党的领导,且统一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从而承载起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在党的一大纲领中确定了“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7](p68)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正是党领导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懈奋斗,最终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在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加强自我革命,如着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理论建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培育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明确提出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通过党不断地开展自我革命,把自己锻造成了“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18](p1480)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奋斗,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在这过程中,党又不断加强执政条件下的自我革命,继续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始终密切联系群众,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决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等。改革开放以后,黨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过程中,党始终加强自我革命,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自己,以强烈忧患意识警醒自己,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锻炼提高,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之,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两个伟大革命”的实践统一者,“两个伟大革命”相辅相成,高度统一于党的领导及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实践。
三、新时代继续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实践向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深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这也意味着我们党也要继续一以贯之进行好自我革命,并以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也就是继续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当然,在新时代的新的逻辑起点上,党领导人民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继续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所涉及矛盾风险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所触及利益格局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所实现伟大使命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新时代需要始终遵循“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历史规律,并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以贯之继续协同推进。
(一)政治引领:始终坚持并统一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这也意味着党的领导直接决定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变色、更不变质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依然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这也表明,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重任,就必须要有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也就是必须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正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为新时代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深入推进,奠定了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当然,新时代也为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因为,“四个伟大”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最终才能更好地领导伟大社会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19](p188) 在此,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就是指向党的自我革命;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就是指向伟大社会革命,新时代无论是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还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两者都必须辩证统一于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两个伟大革命”有效地实现协同推进。
(二)动力支撑: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就不得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革命的坚定的战略定力,弘扬承载着红色基因的革命精神。新时代就是要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当然,若要保证党以饱满的精气神坚强有力地领导和推进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任务越是艰巨繁重、风险考验越是严峻复杂,越不能丧失革命精神,这就是“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20](p285)。毋庸讳言,共产党人的这股劲、这股革命热情、这种拼命精神,就是其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2]。显然,革命精神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只有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才能确保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推进力量。因此,新时代我们仍需充分认识到,曾经革命的环境和土壤中孕育和生成的革命精神,依然是当前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其为新时代继续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