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护用品“标准”攻略
2020-05-20
防护用品作为有效隔离病毒的工具,成为人们关注和储备的重点,如何购买并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十分重要。为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决策部署,增加社会各界对防护用品标准的了解,近日,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收集整理目前国内现行的各类防护用品相关标准100余份,自主开发完成《防护用品相关标准全文数据库》平台,并于2月1日正式上线对外免费公开。公开的标准涉及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消毒剂、湿巾、体温计等各类防护用品,社会各界登录“福建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pt.fjbz.org.cn:8060/combatcoronavirus/),即可免费在线阅览相关标准题录及全文信息,为购买相关防护用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中,口罩作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道防线”,合理选择及正确佩戴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有: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该标准的4.10条款为推荐性,其余条款为强制性;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强制性行业标准;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性行业标准;而经常提到的N95型口罩,是指通过美国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符合美国呼吸护具标准42 CFR Part 84,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的口罩。注意事项如下:
1、医用防护口罩符合中国GB 19083-2010 强制性标准,具有良好面部密合性,不设呼气阀,过滤效率≥95%(使用非油性颗粒物测试),要求通过合成血液穿透测试(防止体液喷溅),并对微生物指标提出要求。N95口罩经美国NIOSH认证,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KN95口罩符合中国GB 2626 强制性标准,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以上级别口罩的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过滤效率级别基本一致,但N系列和KN系列防护口罩不具备医用防护口罩中防护体液或血液喷溅的功能,因此在医疗环境中,应谨慎使用N95或KN95口罩。
2、对于追求防护等级又怕呼吸不畅的人群日常防护可以选择配有呼气阀的N系或KN系口罩,有助于减少热量积聚保持轻松呼吸,但病毒携带者不宜佩戴带有呼吸阀的口罩,防止病毒通过呼吸阀排出。
3、口罩的过滤效率越高,通常呼吸气流的阻力也越大,容易产生不适感,影响保持佩戴的时间长短,所以在确保基本防护功能要求后,应尽量选择呼吸阻力较低的、整体舒适感较强的口罩,才能保持长时间佩戴,有效防护空气污染。如果仅是防护空气中存在的流感病毒、传染性飞沫或其他有害颗粒物的人群,一般使用普通N90或KN90口罩就够了。
4、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口罩执行的是GB/T 32610标准,这是国家首个民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准,适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主要分为棉布口罩、无纺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滤芯口罩、活性炭纤维毡垫口罩,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不能用于阻止呼吸道病原体,不属于医用范畴。其他普通口罩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海绵、帆布及绒等,只能隔离空气中部分粉尘,基本不具备防护作用。
5、从设计和性能要求上,如果按照对佩戴者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的话(从高到低):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
(稿件来源: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