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1971—2018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2020-05-20田宝星

农技服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置信区间分析方法降水量

陈 晶, 杨 帆, 田宝星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气象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2.黑龙江省气象局 机关服务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3.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近年来,国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有一定影响;同时自1990年以来,降水趋势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年代际降水存在30年左右的周期性,降水减少趋势不明显[1-7]。黑龙江省属[8-9]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降水少。夏季短而日照长,雨量相对集中,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在6—8月,夏季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因此,笔者利用黑龙江省1971—2018年(48年)的降水资料,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为优化利用降水资源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71—2018年的日降水量,来源于黑龙江省72个气象站点。

1.2 分析方法

依托ArcGIS 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构建农业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型,将黑龙江省降水要素推算至1 km×1 km的网格上,然后应用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绘制出空间分布图。运用趋势性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精确反映黑龙江省降水变化的分布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1971—2018年黑龙江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2.1.1 总体空间分布 从图1可知,黑龙江省降水总体呈东部高、西部低、中部有2个降水中心的分布特点,年平均降水量在388~668 mm,全省48年的平均降水量为519.7 mm。受海拔高度和纬度影响,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伊春到五常一带,降水比较丰富,达608~668 mm;尚志降水最多,达到636.17 mm;位于北部的大兴安岭北部边缘地区和西部的齐齐哈尔南部、大庆地区降水量很少,其中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平均降水量最低,仅390.31 mm。

2.1.2 月分布 从图2可知,黑龙江省月平均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量比西部地区降水量多。1971—2018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降水量的月际变化以7月最多,为134.85 mm;2月最少,为3.88 mm;降水集中期在6—8月,平均为333.64 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2.2 1971—2018年黑龙江省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2001年黑龙江省的年降水量最少,为378.5 mm;2013年最多,为684.9 mm。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年份相差306.4 mm,降水分布不均衡。总体看,黑龙江省年均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图3),线性拟合增长率为1.3 mm/10年,即年降水量每年增加0.13 mm。

2.3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的降水变化突变

从图4可知,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在突变置信区间内,UF曲线波动明显,与UB曲线存在多个交叉点,但突变都不明显。UB在2000年以后超出置信区间外,说明降水呈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期有缓慢上升趋势。

图4黑龙江省1971—2018年降水量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71—2018年48年的降水总体呈东部高、西部低、中部有2个降水中心的分布特点,全省近48年的平均降水量为519.7 mm。年降水量每年增加0.13 mm,总体呈增加趋势;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月平均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东部降水量比西部降水量多。1971—2018年黑龙江省月平均降水量以7月最多,2月最少,降水集中在6—8月,平均为333.64 mm,占全年的60%左右,对要求雨量同季的作物极为有利。

猜你喜欢

置信区间分析方法降水量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阐述
基于预警自适应技术的监控系统设计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效应量置信区间的原理及其实现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TD-LTE网络覆盖的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