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2020-05-20陈惠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监护心肌梗死重症

陈惠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损伤、坏死而引起的[1]。在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的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并伴随着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等动态变化,通常情况下可使患者有严重的濒死感和恐惧感,且死亡率极高,及时抢救是保障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2]。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对患者实施全程的护理,将一系列的常规护理方式按照规范化、模式化的标准去执行,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抢救过程重点额盲目行为,还可以实现降低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的目标[3]。因此,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120 例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对收治的患者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并将其进行对比,进而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的非常显著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2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46 例,女14 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2-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5.7)岁;观察组:男39 例,女21 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0-72 岁,平均年龄(46.6±5.9)岁。经诊断表明,所有患者入院时,胸骨下均有疼痛,且排除外伤性疼痛,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但是并无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关于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均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均知晓病情、签字同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并且给予实时病情的观察与心电监护,同时予以吸氧、镇静止痛、静脉溶栓等常规护理手段,护理过程需严格要求患者谨遵医嘱。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首先,由专家及相关医护人员组建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制定小组,按照疾病的病理特点、病人的个人情况、医护人员自身的经验、临床的研究文献以及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抢救措施相融合,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其次,将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的措施落实到实处,相关护理人员需对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定时、定期的进行各项检查,并实时将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记录在临床护理表中;针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也要及时记录、及时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抢救完成后,及时填写相应的抢救时间等各项信息。

再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饮食指导与活动指导;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可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盐的食物;活动指导:指导重症监护期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保持身心的愉悦放松,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最后,履行义务,责任落实。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措施顺序,将完成的工作在表中相应的位置进行适当的标注,执行护士进行确认签字,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重症监护室观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SPSS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并以χ2、t值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以P<0.05 为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ICU 观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为2 例(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 例(2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作为冠心病高发病症之一,病情复杂长伴有疼痛、心律失常、心率衰竭、低血压或者休克的等症状,但是在实际临床救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知识与疾病认知意识不足,在心肌梗死疾病发生时没有及时就医,从而使得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最终酿成惨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200 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而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主要致死原因之一[4-5]。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疾病,尤其是处在重症监护期的患者,仅依靠医护人员的常规护理和治疗是完全不够的,这还需要医学领域人员不断汲取当下最新医学技术,并有效运用,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6]。临床护理路径的问世恰恰解决了这个严峻的问题,其本身就是一种以护理为基本框架的新型的护理特定疾病抢救的操作流程,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将常规化护理进行了规范化、程序化,特别是为重症监护期的患者的抢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不仅使得护理更加高效、有序,同时还为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升了抢救的成功率[7-8]。

综上所述,医院的诊疗科室,首先应当根据疾病特征组建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在护理过程中,时刻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严格遵守临床护理措施,依据流程逐条完成抢救措施,并进行记录填写,由执行护士签字确认,从而确保整个护理流程的完整性、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整组在抢救时间、ICU 观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这进一步表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使得护理更加完整、安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期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抢救事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对患者最终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猜你喜欢

监护心肌梗死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神奇的太阳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