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真实方感人

2020-05-19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肩膀父爱家园

美文引路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掏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

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还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父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

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林场。

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那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想法。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认不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開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著的人,不知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

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4期)

技巧借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本文是一篇写父爱的散文,通过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歌颂父爱的伟大与崇高。文章情真意切,其亮点是:

1.说真话,诉真情,感情真挚。文章是作者情感的结晶,记录了父亲的勤劳能干,也记录了父亲对子女的疼爱。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父亲那浓浓的深情。如“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细节真实,感人至深。细节是作品的血肉,作品的具体性、生动性、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如“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这些细节表达了浓浓的父爱,深化了文章主题。

3.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如“砍柴、担水、掏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通俗朴实的语言,更能引人入胜。

学子仿作

父亲的肩膀

◎孙海英

初中毕业的那天,已经是炎炎七月,天气很热,父亲一如既往地来接我了。父亲高兴地看着她的女儿收拾得如此利落,说了句:“孩子,没落下东西,咱们就走吧。你背那个包,我来扛书柜。”

说着父亲长舒了一口气,铆足了劲儿,弯腰用手抠着箱底,想要一下子扛到肩上,可使了使劲,突然说:“来闺女,帮爸爸一把,把它扶到爸爸肩上。”我使尽了吃奶的劲儿,终于把书柜放到了爸爸的肩上,爸爸趔趄了一下,微笑着说:“里面装了什么宝贝?这么沉。”我隐隐地感觉到棱形钢铁接触到爸爸肩膀时的疼痛。

走出学校的路很长,贯穿了整个校园,头上的太阳毫无怜悯之心似的,出奇地好。路上急匆匆运行李的人很多,爸爸躲闪着穿过人群,缓慢地走在前面,本来高大的父亲,此时背驼得很厉害,活像一个“大写的问号”,更像一个向地球引力求饶的虾米;肩膀被压得向一边倾斜着,一只手扶着东西,另一只手有力地甩着,好似要把沉重的步伐狠狠地摔在地上。

我吃力地挎着背包默默地走在父亲的身后,感受着肩膀的无奈与疼痛。看着那吃力行走、步履蹒跚、肩膀倾斜的父亲,我的心仿佛针扎一样,我很想替父亲分担,可是又不知从何做起。

终于,在走了一段路以后,我发现父亲的肩膀,倾斜得更加厉害了,书柜像是怕被摔着而想要逃走似的。我快步跑到父亲的前面,父亲先是一惊,问我是不是挎不动了。当听到我要他歇一歇时,他微微一笑,身子向上耸了耸,使了使劲,肩膀上的东西微微地颤了颤,又稳稳地落到父亲的肩上,“没事,快到校门口了,我不累。”但是父亲那满脸的汗水和不自然的神情早已出卖了他。“越歇越累,越不想走,坚持一下。”我沉默地咬咬牙,疼在心里,只恨自己不是个男子汉,学父亲的样子,把想要卸下的负重又牢牢地固定在肩上。

东倒西歪,好不容易穿过门口进出的人群,想着终于可以结束这形体与精神的煎熬了。正想缓缓舒一口气,想问爸爸自己家的拖拉机在哪时,我发现小贩们不合时宜的摊位和一些来得早的车辆已经挤占了唯一的道路,爸爸的步伐迈向了远处,肩膀仍坚定地负着重,又是一场艰难的拥挤战……

现在回想起来,无比后悔,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少装些东西。如今那些起初被视为珍宝的书籍虽已不再适用了,却成为了我人生中的重要物件,不能丢掉。

其实父亲的肩膀又何尝只承受了这一次负重,初中三年的每一次寒暑假,三个子女,每一个人的开学放假,这双肩都承载了太多的坚强,诠释了太多的父爱。

点评

感情真挚。文章没有刻意的雕琢,而是写了生活中很平常、很熟悉的事。由于是自己所熟悉、所经历的事,很自然地带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受是自然流露的,不是矫情的,因此写出来很能感染读者,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细节描写。细节最能感染人,它是作者最难忘的真实记录,故也最能感染别人。如“父亲长舒了一口气,铆足了劲儿,弯腰用手抠着箱底,想要一下子扛到肩上,可使了使劲,突然说:‘来闺女,帮爸爸一把,把它扶到爸爸肩上”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真实感人。

语言清新流畅。如结尾段“其实父亲的肩膀又何尝只承受了这一次负重,初中三年的每一次寒暑假,三个子女,每一个人的开学放假,这双肩都承载了太多的坚强,诠释了太多的父爱”,引人共鸣,发人深思。

猜你喜欢

肩膀父爱家园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梦中家园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要借你个肩膀吗?
这是我的肩膀
温馨家园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
沉默的父爱
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