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剧和影视艺术中的叙事性场景

2020-05-19聂宁宁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戏剧

聂宁宁

摘要:电影诞生的最初,演员表演的模式基本和戏剧的表演模式是趋同的,可以说影视表演是对戏剧表演模式的模仿和照搬。硬是要说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就是戏剧表演可以直接让观众看到,是具有“在场性”的,而影视艺术的表演观众只能通过媒介来观看,具有“非在场性”。叙事性场景一般指的是戏剧和影视艺术在叙事时间的趋同性,本文针对戏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场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戏剧;影视艺术;叙事性场景

在实际的表演之中戏剧和影视艺术都离不开承载其表演的“空间”,戏剧的表演空间是舞台,影视艺术表演的空间是镜头,在表演的时候,演员不仅仅要配合舞台和镜头空间,还要配合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因此,在表演的时候演员除了要把握自身的人物故事,还要把握关键的场景信息。只有将人物要素和场景要素相互结合,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叙事艺术。

一、场景

艺术形象要生动形象,就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场景之中,让人物真正地“活起来”。场景的应用最早出现在小说艺术之中,很多的小说作者都会把场景融入到自己的小说之中,这样的叙事会让文学艺术更具视觉性。可以说小说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场景,场景是小说构成的主要形态。戏剧和影视艺术其实和小说场景的模式是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是小说是阅读者自身对场景进行分析和构造,有读者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在其中,读者是需要自己動脑子想的,但是戏剧和影视艺术是直接将场景视觉化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些是不需要观众自己动脑子的。

场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媒介对其的命名是不同的,但虽然命名不同其内涵却是差不多的。亚里士多德对把悲剧分为了四个部分,开场、场、退场和合唱部分,在合唱这一部分中又将其分为进场歌和合唱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只是对艺术的摹仿,并非是对叙事性场景的否认。在此基础上,“三一律”开始出现在戏剧作品之中,“幕”这个词开始出现在戏剧作品之中。

二、戏剧和影视艺术中的场景

戏剧和影视艺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有的戏剧,再有的影视艺术,身为同源,它们有很多的相似性,只是戏剧是通过对人物的调度来完成故事,而影视艺术可以通过镜头来完成一系列的转换,传播的载体也更加丰富。在影视剧本之中,是需要无数个段落组成的,而这些段落又是由无数的镜头单位组成的,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性场景。在影视艺术之中叙事性场景的最小单位是镜头。

叙事性场景在戏剧和影视艺术中的展示是有区别的,戏剧中的场景是虚拟和简单的,能呈现的元素非常有限,而影视艺术中的场景却是丰富的,不会受到舞台的限制,可以将场景布置得更加真实和生活化。戏剧中演员的表演更多是在演,在影视艺术之中演员可以和场景更好地交融,更好地展现自己。

三、戏剧和影视艺术中场景的特性

戏剧和影视艺术之间最主要的场景特性区别是:戏剧是“在场性”,影视艺术是“非在场性”。戏剧在表演时让演员和观众身处同一个时空之中,让观众能看到演员最真实的表演,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短,能将演员最直接的情绪带给观众,戏剧的存在便是“在场性”,若是失去“在场性”,戏剧将不复存在。影视艺术恰恰与戏剧相反,影视艺术主要是用摄像机记录下演员的表演,再通过后期的剪辑、配音、包装等制作出可以放到银幕上观看的影像,它是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影视艺术作品的展现是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形成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影视艺术将绘画、戏剧和照相等相互结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各种载体在观众的面前展现,这一过程是漫长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要呈现上述的内容,只是呈现的形式和形态有所不同,但是最根本的性质还是一样的。戏剧主要是以“幕”的形式存在的,像《雷雨》是一个场景接—个场景进行表演的,而影视艺术作品则是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内容呈现给观众。相较于影视艺术作品的场景而言,戏剧的舞台表演场景叙事更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戏剧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战马》之马
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
闽西影视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展望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