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法律科技发展对我国青年律师的影响

2020-05-19王佳妮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6期

摘要:近几年,“法律+科技”作为热门话题,不断被大家提起。伴随着法律科技的发展,“律师最终将被法律科技所替代”的言论此起彼伏,青年律师的执业选择已经出现分叉路。本文尝试以法律科技发展为切入点,初探青年律师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法律科技;青年律师;法律职业共同体

1. 何谓法律科技?

要给法律科技下一个定义,首先要明确科技是什么。科技,即科学和技术的统称,其本质是发现或发明事务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组成特定的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法律科技,科技与法律行业融合下的产物,即发现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客户之间、法律职业共同体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基于联系创设特定的系统,以提升司法办案及法律服务效率,提升获取法律服务的体验满足感。

关于法律科技,国内外各研究所、科技公司都在不同程度搜集全球与之相关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分析预测。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服务对象为司法机关、律师、客户的不同,将法律科技作简易区分,以便从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分析法律科技对青年律师的影响。

2. 法律科技的发展:历经3个版本迭代。

2.1 法律科技最早起源于美国,到目前经历了3个版本的迭代:“法律信息化”、“互联网法律”、“法律科技”。

法律科技的1.0版本为“法律+信息化”,主要针对法律行业内部,通过传统的IT技术,对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改造,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科学内部管理。该阶段的产品围绕司法机关联合办公、律师协作办案、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等环节帮助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搭建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法律科技2.0版本为“互联网+法律”,主要针对法律行业对外交流方式,即以互联网为纽带,在司法机关、律师、当事人之间开辟通道,促进三方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在线法律服务供应商开始兴起,打算与律师相竞争,在愈来愈大的法律服务市场中分一杯羹。

法律科技3.0版本为“法律+科技”,其整体方向开始向专业化应用转变。不仅注重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同时也更为注重利用技术手段确保法律服务的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

2.2 法律科技的发展特点与局限

法律科技的发展势态非常迅猛。浙江省高级人民检察院2017年成功创建浙江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创建成功,解决跨部门办案数据交换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出台的《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的规划内容现已基本上实现;律师事务所纷纷购买法律科技产品,更有甚者参与到国内法律科技创新去、法律科技公司的大量建立。伴随着法律科技的发展向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部分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系统所替代。

不过,法律科技的发展也是有局限的,完全依赖科技去完成法律服务是不可实现的。因为法律科技发展,是需要法律人才+科技人才相互配合协作。但是,由于这两门职业门槛高,越往上走,行业交融的困难度就越大。技术人员不懂法律、法律人不懂技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使得法律科技产品的智能化、推理能力、可信任度达不到预期。另外,在一些非常见类型案件的处理上,法律科技的审判辅助能力会显得很薄弱。往往新型案件、新型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出现的。对待法律未加以规定的部分,应当需要从法理上,结合实际去解决。而在这方面,预设好程序的法律科技产品作用非常有限。

3. 法律科技背景下,青年律师话未来

3.1 法律科技与青年律师发展之关系

关于法律科技与青年律师发展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当辩证看待:法律科技与青年律师是相辅相成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一方面,法律科技是青年律师的机遇。科技在法律行业内的大变革,已经在不断提升青年律师的案件办理效率以及办案质量。司法机关的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络调查令自动生成(深圳部分法院已使用),已经让数据跑路替代律师跑路。同时,借助数字化律所服务平台的IT运营服务和专业级法律产品,青年律师可以方便的完成移动办公、任务分拆、进度监控、文档协同、知识管理、办案指导、客户维护等工作,以上节省了青年律师的大量精力和工作时间。另外,法律科技对类型化案件的智能审理、同案同判、文书自动生成的功能,对司法腐败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为青年律师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环境。

另一方面,法律科技又是对青年律师的一个挑战。近日,国外报道了一则新闻,法律AI平台LawGeex与高校法学教授等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由训练好的法律AI与20名经验丰富的顶尖律师进行比赛,其结果是人类律师完败法律,这重现了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的一幕。不得不承认,法律已经进入AI时代,当普通人可以通过法律AI解决简单的法律问题时,一般从事低层次法律服务的人将被淘汰,而律师则必须依托于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努力精进业务,提高自己的水平,才有可能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青年律师的未来发展之路

法律科技发展势态迅猛,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市场产生弥足深远的影响。当前,是法律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又是青年律师发展的“黄金时代”。青年律师相较于老律师而言,经验有所欠缺,但对互联网,对科技的理解、运用和掌握能力较强。因此,青年律师应利用好法律科技,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保持敏锐嗅觉,坦然应对法律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对律师行业的冲击。

居安思危,提高对法律科技的重视程度。笔者曾围绕“法律科技的发展”向身边的青年律师做了相应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青年律师对于法律科技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仅仅认为,法律科技就是辅助律师用来办案的工具,例如用来检索法条、判例的北大法宝、Alpha,无讼,威科先行等辅助软件。一部分青年律师从功利的角度解读法律科技,其认为科技可以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将来便可以在新的领域获得客户。但是法律科技仅是如此吗?青年律师早已潜移默化被法律科技所影响,习惯于接受法律科技带来的便利,却又忽略法律科技带来的挑战。因此,青年律师首先要提高对法律科技的重视程度,关注法律科技最新消息。

顺应潮流,接受并熟练运用最新的法律科技软件与系统。短期来看,这能够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办案质量;长期来讲,运用法律科技的跳板,能够缩短自身的成长周期。如今,检索能力也是一門技能。对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的深度检索,对同类案例的整合,以及用可视化方式对结果的呈现,足以影响一个判决的走向。在过去,一个律师或者一个法官的成熟周期往往有4-5年之久。因为“法律的生命在与经验,而非在于逻辑”。没有AI,没有大数据的时代,需要大量的案例的积累。如今,信息唾手可得,只要青年律师足够用心,就足以缩短自身的成长周期。

精进业务,促使自己提供的法律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今后法律科技的发展,必然使类型化、重复性的法律工作被科技替代。如何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何让自己的服务高端化、专业化。则是青年律师所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更深度参与变革。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史宇航于2017年提出了“想要人工智能?试着自己做一个聊天机器人”的建设性意见。他建议学习编程,至少是通过编程了解一些计算机原理与网络的结构,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更加清楚、直观的认识。花一天时间学习编程,收获抵得上花十天时间看互联网趋势的书籍。我很赞同史博士这个观点。在时间、精力充裕的条件下,尝试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技术,往“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去努力,不失为青年律师未来发展的良方。

4.结语

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穷极思变。法律服务行业本身就不可避免要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常年和数据、信息打交道,若耳目闭塞,只会被社会淘汰。作为一名青年律师,不能固步自封,默守陈规,需提高对法律科技的敏锐度,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把握住时代所给予的机会,参与进法律的变革,才能拥抱未来。

参考文献:

[1]摘自百度百科“科技”。

[2]《律师会被LawTech替代吗?探究法律科技的前世今生》,载自微信公众号律媒智库,2019年8月1日。

[3]刘俊亭刘豆汪榆淋麻家杰张昊:《“AI+法律”技术在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设想》,载《法制博览Legality Vision》 2019年12期  ISSN:2095-4379。

[4]马建红:《法律AI不可怕》,载《浙江人大》2018年04期  ISSN:1672-6707。

[5]史宇航:《科技驱动的法律行业》,载至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48173。

作者简介:

王佳妮(1994-),女,四川省广安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