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分析及其实现路径
2020-05-19梁博
[摘 要]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大量的就业创业配套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經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环境也更加良好。本文主要运用SWOT法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并分析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实现路径,同时提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保障性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SWOT法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7-44-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文献研究比较多。赵立成指出,新时期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是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有效措施。政府要为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便于大学生创业就业[1]。严鸿雁指出,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可以选择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就业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业创业、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就业创业以及农产品市场销售就业等,提升农村知识化、科学化水平[2]。薛江谋指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存在多元化和矛盾化取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已有的文献对大学生农村创业环境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较少。
1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的SWOT分析
1.1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优势(Strength)分析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有一定的优势,农村创业就业的要求比较低,同时大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优势能有效识别农村创业机会,高效整合农村创业资源。而且国家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有大量的政策支持[4]。此外,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能快速学习新知识,能主动适应农村创业就业的新要求。
1.2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劣势(Weakness)分析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环境相对比较艰辛,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当代大学生娇生惯养,难以适应农村相对比较艰苦的条件[5]。同时,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经验不够丰富,缺乏农村创业的实战经历,而且缺乏一定的创业资金和社会资本。
1.3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机会(Opportunity)分析
2015年,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在“双创”时代,大学生农村创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国务院办公厅对大学生反向创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健全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进一步放宽了经营范围,降低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门槛等,大学生迎来了农村创业就业的大量机遇[6]。同时,各地政府对于大学生在农村创办企业给予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增强了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自信心。
1.4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环境威胁(Threat)分析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存在很多压力,如社会舆论压力。虽然国家层面鼓励大学生农村创业,但是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会受到社会传统思想的冲击,部分村民认为“学而优则仕”,如果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说明大学生不优秀。同时,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社会保障条件要比城市差,许多大学生的创业意志不坚定。加之现代职业农民和农村能人在农村创业就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竞争压力较大。
由此可见,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需要大学生善于抓住机会,有效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一些农村创业就业的不利风险,提高农村创业就业成功率。
2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实现路径
在新时期,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需要大学生识别农村创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创业机会;组建农村创业团队,有效发挥创业团队的力量;整合农村创业资源,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2.1 识别农村创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创业机会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需要发现农村中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寻找不易发现、识别难度较大的商机,发展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智慧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工艺品加工、产业链细分服务等[7],具体见图1。大学生要识别农村创业机会,充分利用农村创业机会。
2.2 组建农村创业团队,有效发挥创业团队力量
大学生到广阔的农村进行创业就业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能力。大学生需要构建一支高效的创业团队[8],团队由自我驱动力很强的成员组成,建设农村创业团队更加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农村创业团队需要加强任务型组织建设,弱化科层组织,通过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获得成功。
2.3 整合农村创业资源,优化农村创业就业环境
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各个地方需不断优化大学生农村创业环境,加强构建政策知识和服务创新体系,并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开通更加多元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开拓更加丰富的筹资渠道,减少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大学生需要整合农村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农村创业就业成功。
3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保障性措施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家庭构成四位一体的支持体系,以保障其的成功率。
3.1 社会层面的支持
社会方面要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过去的一些错误观念会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选择;社会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是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方式。
3.2 政府层面的支持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进行创业就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政策支持,加强各方面的保障,如创业用地、创业组织设立、税费优惠等。对大学生农村创业进行政策方面的保障,为大学生开创更多的融资渠道,缓解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资金压力。
3.3 高校层面的支持
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指导,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创业就业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农村创业就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农村创业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就业的成功率。
3.4 家庭层面的支持
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需要家庭层面的支持。家庭成员既要在精神上给予大学生鼓励,让大学生心无旁骛地在农村创业就业,有条件的还需要给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资金支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家庭保障,减少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心理压力。
4 结语
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新创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智慧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立成.新形势下大学生农村就业与创业路径的探索与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3):11-12.
[2]严鸿雁.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111-113.
[3]薛江谋.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基本取向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1):33-35.
[4]李华明,覃杨,黎艳艳.“双创”时代大学生农村创业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知识经济,2017(12):37.
[5]袁成龙.回乡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路径分析[J].学术论坛,2014(7):46-50.
[6]谢定一,李东.浅谈创新企业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6):8-9.
[7]王飞龙.创新创业形势下农村大学生择业去向引领: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J].鄂州大学学报,2016(4):75-77.
[8]付强,牟棉.“双创”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104-106.
作者简介:梁博(1988—),男,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