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文本,培养小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2020-05-19黎巧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老汉想象文本

黎巧玲

无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我们都绝不能脱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回归文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本承载的内容、风格、情感等,还要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续发展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从课文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入点,是训练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运用文本的题目,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课题中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主动阅读,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我问学生:同学们读完题目有问题产生吗?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提出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呢?”或者是“文中讲了伯父什么事呢?”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那就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吧!学生们在默读中摈弃“无用”的内容,用“跳读”方法找寻对问题有用的信息圈画批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再如教学《少年闰土》时,我引导学生从文题中质疑,学生都能提出探究的问题:“闰土是个怎样的人呢?”然后我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的阅读,都能收到非常好的阅读效果。巧妙利用文题起“疑”,放手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挖掘文本耐人寻味的“留白”或结尾,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的教学任务。课文中经常有耐人寻味的“留白”或结尾。运用文本中的“留白”或结尾,让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延续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进行编故事比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讲授《桥》中有一句话“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我提醒學生这个“望”字中包含了什么内容?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说出人们对老汉的期望,都能抓住主线说出。如:“老汉,说吧,我们都听你的!”“老汉,您下命令吧,我们该怎样做!”“老汉,您赶紧想办法指挥大家逃出去吧!”学生深刻体会到老汉在人们群众中的威望很高。教学《穷人》一课后,我抓住课文结尾向学生提出:“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以后,她家的生活将来会怎样?”我鼓励学生进行短时编故事比赛,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们“海阔天空”地想,编出来的故事丰富多彩,让人欣慰。其中有一位学生编的故事具有深远性和广阔性,她说:“桑娜夫妇俩对西蒙的孩子非常疼爱。他们含辛茹苦地把西蒙的孩子抚养。后来这两个孩子读了名牌大学,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他们赚了很到很多的钱……”从简短的故事可以发现,学生已经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他们凭借积累的知识进行组合迁移,产生新的知识结构,对原文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文本中的“画面”,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孕育创新,也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课文中的很多语句都可能出现强烈的“画面感”。利用文本进行想象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比如,学习《月光曲》第9自然段,这段文字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的优美意境。教学时,我播放《月光曲》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用轻缓悠长的语气朗读第一幅画面:“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到“洒满了银光”。用稍强的语气朗读第二幅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用高昂激越的语气朗读第三幅画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到“朝着岸边涌过来。”我提醒学生要从朗读中体会出“画面”。接着,我让班上的朗读王子再示范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再让学生脱文说出想象的画面内容,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巧读文本中的精彩词句,培养小学生积累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材中,每一篇都有值得学生积累的精彩词句。“诵读”是积累最好的方法。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对“积累”词句有很好的效果。

1.对比朗读法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说了一声:“走吧!”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紧跟在班长后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通过对比朗读以上两个句子,学生很快分辨出第二个句子的不同地方。我让学生把第二句中多出的重点词单独脱出读一读,然后连句读,这样就加深了对第二个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记忆。

2.镂空法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让学生先填空,再读填上的词,最后朗读整个句子加深加重语气朗读括号中的词。由此反复几遍,学生轻而易举记住了所填的词,并把句子熟读成诵。

3.有感情朗读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朗读要求。选取文中优美的句子,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朗读即根据语文的意境进行语气语调的变换而轻重缓急,从而收到积累的效果。如课文《桥》描写洪水的精彩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我指导学生用急促、紧张的节奏读,用低沉的语调朗读句子,这样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就出来了。学生通过反复几遍的感情朗读,也成功理解记忆句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回归文本,坚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相信能如期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一晨,张东兴.小学语文智能发展导练(配人教版)六年级 上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课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2-89.

[3]王新篇.重视读法教学,让阅读有法可依[J].时代教育,2015( 8).

猜你喜欢

老汉想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