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2020-05-19裘潘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7期
关键词:途径研究服务育人独立学院

裘潘芳

摘 要:高校后勤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事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独立学院,因体制机制与公办本科高校不同,在后勤服务工作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更能体现服务育人的理念。但是目前一些独立学院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存在诸多弊端,笔者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育人现状分析及服务育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具体工作有非常直接的指导作用,将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从而提升独立学院后勤服务的优质高效,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服务育人;途径研究

高校后勤的服务育人功能逐渐得到研究者和社会的关注,高校后勤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事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凭借在独立院校后勤服务岗位工作的优势,与后勤资深服务工作者以及大量后勤服务人员密切接触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独立院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为营造良好的后勤服务育人氛围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为实现学生的素质目标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一、独立学院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内容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分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素质目标是经过多门课程的学习,各种知识不断融合 、作用 ,尤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锻炼学习而成的。它贯穿于专业培养的整个过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价值主要体现的素质目标的培养过程当中。

服务育人,即高校后勤在做好公寓管理、饮食服务、校园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服务保障的同时,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素质,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高校学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相互补充。

二、独立学院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现状

1.后勤环境育人建设失调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环境建设包含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调查表明高校后勤在环境建设整体上重视硬环境建设,忽视软环境建设;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忽视休闲娱乐设施和医疗卫生条件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忽视寝室及餐厅和谐氛围营造,导致高校软硬环境失调,不能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2.后勤行为育人缺乏沟通

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组织纽带,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支持、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桥梁。调查结果显示,沟通不畅也是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过程中现实困境之一,究其原因,大部分高校后勤工作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后勤服务队伍老龄化严重,因此对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与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代沟也较深。

3.后勤服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正确理解服务育人的概念

高校后勤服务对于人员的要求实际很高,高校后勤不仅要求员工的服务水平高,也要求人员素质高。后勤本身对于员工的技能有一定要求,但是高校这个特殊的场域对于员工自身的素质提出了一定要求。而后勤社会化改革把后勤工作承包出去,承包商追求利益降低成本的同时难免会雇用一些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他们的一些言行过于随意化难免会与高校不符。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员工的个人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很难再短期内断定,员工仓促的上岗工作对于工作的效果很难保证,而后勤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关系重大。这些问题都会对后勤服务育人功能产生极大的冲击。

4.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相对较差,只把服务当做职业

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都未能意识到高校后勤的服务育人功能,他们仅仅把后勤当作提供服务的部门,并未意识到伴随着服务和后勤人周围营造的隐性育人环境;甚至有些后勤工作人员也并未深刻了解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高,对于身边的后勤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忽視,甚至对于后勤工作也不甚关心,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后勤服务的主要对象深受后勤服务以及工作人员的影响。

三、独立学院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强化高校服务育人的意识观念

1.端正高校后勤服务育人观念

高校领导和后勤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加强后勤服务育人的宣传,加强后勤部门和学生的沟通,使后勤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贴近,面向高校全体成员消除对后勤育人的偏见,既重视后勤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又要充分发挥后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作用。

2.强化后勤育人功能。

后勤工作者要尊重理解学生。当前大学生多数是初次离开家长庇护,幵始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入学时面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或者与学生发生冲突,甚至对后勤管理服务提出荀刻的要求,这就需要后勤工作者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解释,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与后勤工作者达到相互沟通和理解,让学生在关爱中感受如家般的温暖,用实际行动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二)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队伍素质

1.建立高标准的服务队伍

高校后勤的服务队伍,是直接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开展服务育人的主要载体。然而目前大部分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大多数只接受过中等教育,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普遍偏低,社会经历参差不齐。与此相反,他们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掌握丰富知识,具有较高学历,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社会经历却相对缺乏的大学生群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高校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后期服务人员不断结合岗位的根本目的和服务于高校的根本目的,必须承担起维护高校稳定的政治使命,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首先要具备教育属性,不能够将追求利润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

2. 坚持服务与育人统一

高校后勤是为高校师生顺利幵展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充足的学习生活保障,从而间接提高学校和师生在教育环境中的竞争力。这种在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学校、师生之间传递的服务能动力,可以称之为高校后勤的“服务力”。然而这种服务力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服务企业的特征,即高校后勤服务力是无形服务和有形服务的有机统一。所以“后勤无小事,处处是教育”,高校后勤的育人时时刻刻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每一次的服务之中。高校后勤服务与育人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服务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育人是服务的总结和升华。

(三)加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制度建设

1.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完善的后勤内部管理制度是后勤服务育人的保障,也是后勤管理的执行标准。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开展服务育人提供保障机制和工作依据。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高校后勤机构应建立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明确性、整体性、平衡性及精细化的原则设计考核指标体系,使每一个考核指标既有明确的内容,又与其他指标相互关联,既反映了组织内的相互关系,又能有效地反映真实问题。通过对教学、后勤、教师、学生等各项内容的综合考核,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后勤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田晓明.高等学校服务育人工作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1):24-35

[2]高晓东、自议高校后勤管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J].职业时空,2009(7):14

[3]高厚荣.浅谈对把握高校后勤服务“双重属性”的认识[J].高校后勤研究,2010(1):24

[4]吴伟民.对拓展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途径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 9):199-200

猜你喜欢

途径研究服务育人独立学院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研究
夹江县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