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5-19李庆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李庆敏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共有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24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使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NDS、ADL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在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的NDS、ADL评分差异较小,无可比性(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分别为(11.51±5.41)分、(57.48±22.63)分;参照组分别为(16.62±8.73)分、(50.55±20.31)分,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十分满意患者16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83%);参照组中,十分滿意患者14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83.33%),满意度之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针对性,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护理;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2

前言:近年来,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各类疑难杂症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病症为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模式下,急性脑梗死护理质量相对较差,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以至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针对性不高,从而极易造成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更加精细化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并增加心理干预、健康知识宣教等措施,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次对照实验中详细分析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48例,均为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且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无精神类病史。入组后,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每组随机分配24例患者。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54~72岁之间,平均年龄(64.26±2.19)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2∶12,年龄介于45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61.25±1.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参照组中,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来开展护理操作,并严格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采取紧急措施[1]。

研究组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第一,科室内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将组内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均分派护理人员,针对每一组内的具体情况采取护理计划。在护理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并解决[2]。第二,急性脑梗死发病急,发病部位位于脑部血管中,在该病症的影响下,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前,必须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如患者脑梗死病症时长、是否存在禁忌症、过敏史等,以此作为制定护理方案的重要依据。第三,患者急性脑梗死在发作后,使得患者可谓“鬼门关前走一遭”,势必会对其心理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亟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若任由患者心理问题不断滋生而不采取抑制措施,极易使患者产生严重抑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对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面带笑容、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此来感染患者,使患者的心理能够得到疏导。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能够促使患者心理状态更加舒缓。第四,多数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浅,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同时,还存在部分脑梗死恢复后,依然我行我素,抽烟、酗酒等,导致脑梗死再度复发,均是没有正确的认识急性脑梗死。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护理过程的始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第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保证三餐,且要确保饮食中必须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患者的NDS、AD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作为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处理工具,以(P<0.05)表示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仅为(83.33%),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常见临床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中,由于该病症发病较急、变化较大,治疗难度大,在改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会被伤害,常规护理模式下,过于重视患者的生理护理,模式化现象严重,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将护理措施的每一个步骤均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实现质量更高的护理。据本次实验来看,研究组NDS、ADL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数据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适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张巍.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90-91.

沈烈农.品质链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05):264-266.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