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对照研究

2020-05-19王明波程林林朱富新张红丽麻秀秀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晚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王明波 程林林 朱富新 张红丽 麻秀秀

【摘 要】目的: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12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治疗B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相当,均能够帮助患者延缓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结肠癌;晚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结肠癌现阶段发生率较高,也有不容忽视的病死率。很多患者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明确为结肠癌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对于这类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目前此类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此次研究分析了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12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内有64例患者,其内男性、女性分别有34例、30例;年龄32~70岁,中位年龄(54.17±4.33)岁;病理类型:腺癌55例,非腺癌9例。治疗B组内有60例患者,其内男性、女性分别有32例、28例;年龄30~70岁,中位年龄(51.67±3.16)岁;病理类型:腺癌50例,非腺癌1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治疗A组治疗方案为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073024,罗氏制药)与奥沙利铂(国药准字J20150117,赛诺菲杭州制药)联合应用,具体用法:奥沙利铂以130 mg/m2的应用剂量进行静脉维持滴注,滴注时间2h;卡培他滨以1000 mg/m2的应用剂量进行口服,每天应用2次,于第1~14d。治疗B组治疗方案为卡培他滨与伊立替康(国药准字H20123086,博英药业)联合应用,具体用法:伊立替康以180 mg/m2的应用剂量进行静脉维持滴注,滴注时间1.5h;卡培他滨以1000 mg/m2的应用剂量进行口服,每天应用2次,于第1~14d。两组患者均是以21d视作1疗程,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期间予以升白、保肝、止吐、胃黏膜保护等辅助治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用药进行灵活调整。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明确所有目标病灶消失,同时明确不存在病情恶化或远处转移,评估为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目标病灶长径总和有30%及以上的缩小,同时明确不存在病情恶化或远处转移,评估为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目标病灶长径总和增大在20%以内或缩小程度不足30%,评估为稳定;患者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目标病灶长径总和有20%及以上的增大,或是有新病灶产生,评估进展。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相加为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稳定率相加为疾病控制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的早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患者出现以上症状,不能和痔疮、便秘等良性疾病相鉴别,在一定程度耽误了最佳的确诊和治疗时间,也使得此类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在首次确诊时已处于晚期[2-3]。对于晚期结肠癌,大多以失去开展手术的时机,治疗方面多予以综合治疗,化疗是此类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帮助患者控制肿瘤增长、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4]。

合理的化疗方案选择是保障治疗效率的重点。目前对于晚期结肠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较为常用[5]。卡培他滨属于氟尿嘧啶氨甲酸酯类新型的抗肿瘤用药,在应用后可产生三步酶促效应,将药物有效成分在肿瘤细胞中催化、转换为5-FU(氟尿嘧啶),具备优异的细胞靶向性,可对肿瘤细胞RNA、DNA生成进行干扰,针对多种肿瘤均能发挥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较多研究证实使用该药毒副反应偏少,更利于患者耐受。伊立替康是细胞周期特异性喜树碱类药物,在应用后能够在细胞分裂的S期发挥效用,在身体内由羧酸酯酶向SN-38代谢,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能够对细胞DNA复制需要的拓扑异构酶Ⅰ进行抑制,使DNA产生损伤,进而对DNA的复制予以阻断,获得抗肿瘤效果。奥沙利鉑为铂类第三代抗肿瘤用药,也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有更快更强的DNA抑制效果,可在应用后产生与DNA的交叉联结,对DNA转录与复制进行有效抑制。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效果,强化抗肿瘤效用。此次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相当,均能够帮助患者延缓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张苏展.卡培他滨辅助治疗结肠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杂志,2010(11):801-803.

张信平.转移性结肠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11):868-872.

黄宝强.药物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62-63.

曹玉娟,王德林,刘承伟,杜芳,郝龙英,曹凤,李伟伟,赵聪.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9):593-596.

孙慧琼,薛立光,杜丽坤.伊立替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6,35(19):152-153.

猜你喜欢

晚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晚期胃癌患者的早期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