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中小学在线教育迎爆发期
2020-05-19任叁
任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在线教育已成为教育和互联网领域的热门产业。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4538亿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出台,增加了学校、线下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和融合,使得中小学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契机。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运行监测报告》(下称报告),对中小学在线教育的优势、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指南。
疫情对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均有利好影响
2019年,中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1.7亿余人。基于巨大的学生体量规模,以及疫情期间政府关于“停课不停学”“坚决防止超前过快学习”等政策为中小学在线教育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9.6%的受访中小学学生家长认为在线学习方便、安全,但有46.7%的受访中小学学生认为在线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52.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在线学习效果一般。
报告指出,由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用户量的大幅增加,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升学压力影响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是重点细分领域。
受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停止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大批课程在线直播、录播,并要求学生学习指定内容。
报告认为,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了与线下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既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也推进了传统教育创新。对于在线教育,一方面更多学生家庭购入和安装相关应用和硬件设备,增强了在线教育基础设备条件;另一方面,疫情使得在线教育普及率和曝光率大幅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线上教育的习惯,提高家长对在线学习的认知。
此外,疫情还使得远程交流工具类需求迅速提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半数受访中小学学生使用远程交流工具类以及互联网课堂类产品进行网课,83.0%的中小学学生所上网课为直播课形式。
中小学在线教育发展独具优势
报告称,中小学在线教育发展独具优势。在疫情的笼罩下,不能出行的中小学生有效享受在线教育带来的便利,还节省了交通时间成本。
在线教育补充学生课外辅导需求。除了在疫情期间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外,在线教育还担当着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工具的角色。未来,利用在线教育产品进行课内课外学习辅导将成为主要趋势。
在各类在线教育产品中,综合网校类在线教育产品的渗透率较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中小学在线教育用户中,有58.0%使用过综合网校类产品进行在线学习,其次是学科辅导类以及作业辅导类,用户也超过五成。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家长对学生课外辅导重视程度加深,课外类型在线教育产品渗透加强。而综合网校类在线教育产品提供的课程较为全面,涵盖学科辅导、作业辅导等,因此成为当前使用最多的在线教育产品类型。但未来,在线教育产品细分趋势明显,垂直类在线教育产品具有潜力。
同时,在线教育教师资源强大、形式多样、课程内容丰富多元、学习选择更为自由,能够满足学生如课程学习、习题发布、答案详解等不同需求。学生还可通过一对一直播课程模式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有助于及时查缺补漏,针对性解决问题,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此外,大数据和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识别知识薄弱点,提供精准化推荐,提高学习效率。
疫情期间,还有其他领域的直播平台“跨界”在线教育。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使得在线教育能很好的完成补充线下教育或转换线下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替代线下教育的任务。
中小学在线教育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报告指出,尽管发展势头强劲,但在线教育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目前上市的多款在线教育产品,提供的服务和功能日趋同质,产品皆往综合化方向发展,缺少垂直深耕领域,多数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
其次,课程标准乱,且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报告称:“部分提供在线课程的平台质量不高,课程存在不系统、内容重复等问题。还有部分低价出售网课的恶性竞争行为,扰乱行业市场秩序。”
同时,减负政策及行业监管趋严。教育部门推行减负政策,在線教育需考虑如何平衡政策与开展教学计划。
在线教育,尤其是直播教学对宽带和服务器的能力要求较高。在疫情线上复课初期,多个平台出现服务器宕机现象,网络卡顿、服务器过载等技术不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当线上教育成为必需品,线下差异更显突出。大量贫困户或偏远地区无法满足线上授课的设备和网络需求,扩大了教育的不公。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及家长认为在线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互动,没有课堂氛围。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直播课目前仍存在产品互动设计不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问题。而且,直播卡顿也意味着平台服务器还需技术升级以容纳更多需求。
数据还显示,超半数中小学教师认为,疫情期间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一般。仅有19.0%的教师认为,在线学习效果好及非常好。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称:“目前,中小学在线教育市场迎来发展契机,但产品体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竞争格局未定,能够在用户体验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存在突围机会。”
深耕细分领域,内容和师资依旧是竞争关键
在教育部“停学不停课”的要求下,中小学在线教育需求在2020年第一季度急速爆发。
报告指出,行业原本发展面临的家长观念接受及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在各地统一组织下都暂时得到解决,良好的在线教育产品体验有望进一步消除家长及学生顾虑。且在线教育的推行,使得更多家庭需要配备基础支持设备,也有利于疫情过后用户继续使用中小学在线教育产品。
目前,各类中小学在线教育产品个性化特征不明显,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在巨大的学生体量规模基础下,报告认为,未来,各在线教育平台需要继续深化在细分领域的发展,包括产品内容设置、针对辅导学生、课程类型设置等方面均可细化发展。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政府对于中小学教育发展重视程度高,对如学生减负等方面有具体措施规范,在线教育平台在该领域发展需要紧跟政策指导。同时,家长对于平台选择最为注重教学质量。因此,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平台竞争的关键仍在于内容和师资资源。
报告指出,在疫情的影响下,学生课内学业、作业在线化辅导得到进一步推广。对于教师而言,也在疫情期间逐渐适应了线上教学模式,传统中小学教育结合线上发展的趋势得到增强。另外,中小学学校对于学生课外网课学习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未来在线教育在补充学生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方面的应用有望进一步加强。
LINK · 典型案例
疫情期间,作业帮、学而思、方直科技等在线教育平台积极响应相关政策,陆续推出免费直播课程。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8.6%的受调查者对疫情期间部分在线教育机构免费开放课程服务的行为表示认可。
报告称:“这一公益行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助于赢得关注和良好口碑,同时也能在短期内吸引大量用户。但如何实现付费率转化及留住客户是后疫情时代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好未来:避风港计划获认可
好未来在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营业收入达7.03亿美元,增长率达27.6%。报告显示,好未来网络评价较好。疫情期间,好未来反应迅速,成为首批推出免费直播课的机构之一,并推出“避风港计划”,得到广泛认可。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好未来作为课外辅导综合类网校的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直营式线下培训保证教学专业度和质量,标准化教学方案及模式化营销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成果的稳定输出。但目前,好未来在线教育营销成本扩大,2020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获客及留存是其疫情后时代发展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方直科技:提供整体教育解决方案
报告显示,方直科技网络评价较好,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疫情期间,履行社会责任,免费开放学习资源;二是公开2019年年度报告,净利润达3243万元,营收形势利好;三是在AI赋能教育技术方面取得成效,未来发展具有潜力。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方直科技作为中国在线教育同步垂直领域的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利用企业内外资源,打造资源、平台、应用于一体的教育应用生态,综合服务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重互动对象,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整体教育解决方案。
作业帮:千帆公益计划紧跟政策
报告显示,作业帮网络评价良好。一方面,疫情期间开放免费直播课程,发布直播操作指南,推出“千帆公益计划”紧跟政策,赢得口碑。另一方面,寒假直播课招收增长,获得资本青睐。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作业帮作为学科辅导类在线教育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以“拍照搜题”自有流量池完成在线直播课流量转化,获得获客成本。同时,依托于庞大题库量及丰富课程内容、打造三师服务的在线直播模式成为作业帮巩固竞争壁垒的重要武器。
猿辅导:冠名电视节目,提升品牌影响力
报告显示,猿辅导网络评价较好。疫情期间,与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联手推出免费直播课,并发布防疫科普视频,助力疫情防控。在品牌營销方面,其成为2020年央视春晚特约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影响力。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猿辅导以小猿搜题产品成为在线教育题库类型的典型代表,其核心优势在于:依托作业搜题答疑,打造系统性多元学习闭环;针对低中高各年级,分别推出特定产品,完成全学科、全年级、全流程的三全覆盖产品竞争矩阵。